1. 老電腦加個固態硬盤作為系統盤
固態做系統盤當然好,速度快很多。軟件雖然安裝到機械硬盤里面,但是系統在固態中,寫入注冊表的部分還是會存到固態里面。固態做系統盤,其他軟件裝到機械硬盤里面。因為軟件裝到機械硬盤里面會體驗不到固態的優勢,軟件在固態里面使用和機械硬盤中加載速度是不同的。
2. 給電腦加一個固態硬盤
筆記本還是臺式?
筆記本直接開后蓋,吧機械盤換成固態盤,然后把光驅卸掉 網上買光驅硬盤盒把機械盤放里面。這樣兩個盤就能都裝上了 然后系統裝在固態盤就行了
臺式機如果是新主板一般都有m.2的接口 直接買m.2接口的固態盤插上就好,如果是老板子一般用SATA3.0的買硬盤一般都會送sata的線,直接連接主板和固體就好 然后在電源給硬盤供電就好了。系統一樣裝在固態
3. 老電腦加個固態硬盤作為系統盤會怎么樣
固態硬盤的穩定性更差,但是讀取和存儲速度完勝。從故障問題來講,讀取一塊已經出現壞道的機械硬盤比數據塊已經損壞的固態盤要容易的多,而且固態硬盤在即將損壞的時候你很難感覺出什么征兆,而機械盤可能出現讀取慢甚至有異常雜音等警示。另外說系統盤的問題,固態硬盤其實很適合做系統盤,啟動能快上很多很多,而提問所說做系統盤的可靠性問題,個人認為是個偽命題,既然提出系統盤一詞對應就要考慮數據盤,把重要數據存儲在系統盤或者用pc概念來講“系統分區”的行為,本身就不是很安全,因為無論機械盤還是固態盤,重裝系統的時候都很難保全系統分區下的文件(如果只是崩潰硬盤本身沒壞,可用pe系統救出數據等方法不贅述)。
合適的做法是用固態硬盤做系統,另一塊質量過硬的機械盤存儲數據,兩者區分運作。如果不是臺式機或者游戲本,只有一個硬盤位置的話,還是選擇ssd,畢竟現在的ssd技術也不是說壞就壞,重要文件拿u盤和網盤等勤加備份即可。說到底,普通用戶有多少文件能成為不可丟失的重要文件呢對吧?
4. 電腦加了一塊固態硬盤 怎么裝系統
固態硬盤裝系統的方法和機械硬盤一樣的。為了發揮固態硬盤的優勢,需要進bios把硬盤模式更改為ahci模式,并在分區的時候把固態硬盤設置為4k對齊,當然win7系統來說會自動4k對齊。其實240g的固態硬盤不知道你夠不夠用,根據自身需求,電腦可以裝2個硬盤的,既可以裝固態硬盤,原機械硬盤也可以利用,當然需要光驅的接口,如果是筆記本的話,光驅幾乎沒什么用,可以把筆記本的光驅拆掉裝上硬盤的,這樣就實現2個硬盤,當然為了系統速度,系統必須裝在ssd內。
5. 給老電腦裝固態硬盤
10年前的老電腦能裝固態硬盤嗎_ —— 肯定可以,十年前的電腦,基本都是雙核配置了,主板上都帶有sata接口,只是是sata2.0速度,比現在的sata3.0速度慢一倍,實際是只有200m到230m/s(sata3.0普通固態速度達到450m/s左右),但依然比普通機械硬盤的100m/s的速度要快.
6. 舊電腦加了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Solid State Drives),簡稱固盤,是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其芯片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組成。 因為不同的主控之間能力相差非常大,在數據處理能力、算法上,對閃存芯片的讀取寫入控制上會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會導致固態硬盤產品在性能上產生很大的差距。固態硬盤可以用在舊電腦中,但是無法發揮固態硬盤的全部性能,只能發揮一部分功能,即使如此,相比傳統的機械硬盤要快的多。注意;固態硬盤和傳統硬盤一樣需要高速的緩存芯片輔助主控芯片進行數據處理,而有一些廉價固態硬盤方案為了節省成本,省去了這塊緩存芯片,這樣對于使用時的性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7. 電腦加個固態硬盤怎么設置成系統盤
把固態硬盤設置成主硬盤啟動方法1、操作前請確保固態硬盤已安裝在電腦并插好數據線和電源線。
2、電腦開機時按住DEL鍵進入到BIOS3、進入到BIOS后使用上下方向箭頭選擇System Summary后按enter鍵。
4、然后找到Sata drive 0/1/2 查看自己加裝的SSD是否已經識別。
5、看到加裝的SSD后,按ESC鍵返回到主界面,使用左右箭頭選擇startup啟動設置,使用上下箭頭選擇Primary Boot Sequence,點擊回車鍵進入。
6、使用上下箭頭選擇自己加裝的固態硬盤(SSD),按“+”號鍵調節到第一的位置(最上面的位置)。
7、調整到第一位置后,按F10鍵保存設置后退出,此時會彈出一個窗口,選擇YES。
8、電腦此時重新啟動,啟動時不停地按F12鍵,彈出對話框:此時能看到加裝的intel SSD已經為第一啟動項了,按enter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