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它的意思就是說不管是什么樣的藥,七分治病還會留下三分毒素在人體內對人的健康產生危害。所以就算是醫生,在吃藥上面也都會告訴你,如果不是真的需要吃藥,盡量少吃藥,不然對健康無益。
但是這句話宜源致養的小編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叫“藥補不如食補”,從我們祖宗輩就流傳下來的一句話,這是什么意思呢?接下來宜源致養的小編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為什么說藥補不如食補?
其實現在有很多人對食療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了解,但是又說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比較有名的我們唐朝的一位藥物學家孫思邈,在他的名著《千金要方》中說到: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情爽志以資氣血。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后乃用藥耳。
希臘一位名醫希波克拉底也曾說過:要把食物當成藥物,而不是把藥物當成食物。
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祖先輩是比較重視食療的,那么食療的好處有哪些呢?
第一、安全性更高
相對于藥物而言,食物更加的安全,我們平時生活中也經常吃,人體早就驗證過了。而藥物是技術萃取,含有各種化學成分,所以才會有毒副作用,長期吃對人體不利。
第二、含有更多人體有益成分
藥物主要是治療疾病,含有的有益營養成分比較少,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就比較多了。
第三、經濟便捷
藥物的價格參差不齊,相對于食物來說,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食物日常就可以購買到也很便捷,不需要付出多大的金錢,也更貼近生活一些。
宜源致養:以下3種天然“補藥”,常吃或離健康更進一步
1、“白人參”山藥
常被人稱之為“白人參的山藥,保健價值是很高的,首先它屬于是白色食物潤肺止咳,健脾胃,同時對人的腎臟還有補氣填精的作用。山藥中還含有很多的淀粉酶,常吃有助腸胃消化功能的提升,現在有很多中藥方中都有加入山藥。山藥比較常見的吃法有幾種,一種是燉湯,一種是蒸煮,還有一種是切片炒著吃,保留營養最好的一種就是蒸著吃,軟軟糯糯,綿密清甜。
2、補氣血的紅棗
體寒的人,想要溫補可以選擇用紅棗泡水喝,譬如有很多女性月經期間泡上一杯紅棗水喝,就很舒心暖胃。紅棗能入胃經和脾經,在補氣、養血和安神上有不錯的作用。現在有很多人喜歡把紅棗做成茶包或者是熬湯用,還有人會搭配其他藥材譬如黃芪,功效加倍,當然要在專業的人士指導下搭配會更加安全一些。
3、益精潤腸的芝麻
芝麻大家應該更熟悉不過了,很多人喜歡用它來搭配食物一起吃,譬如餡餅上裹上一層芝麻,還有芝麻球,還有包在餡里的芝麻湯圓,或者用在很多小吃,還有菜上面做點綴,吃起來有一種炒貨特有的香氣。芝麻不僅是食物,還是一味中藥材,它可以補肝血、益精血、潤腸便,因為它里面含有豐富的油脂,對排便有著不錯的積極作用,另外還對人的氣血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所以有很多人說,頭發干枯發黃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芝麻,這也不無道理。
宜源致養做一總結:整體來說,正確的飲食能夠扶正補虛,從而達到防病益壽的目的,而飲食是我們日常必需的,所以古人云:“藥補不如食補”,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要重視飲食養生,為我們的身體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