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數字化發展和建設數字中國已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預示著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啟動了“快進鍵”、駛入了“快車道”。
作為關鍵數字技術的云計算則被納入到《綱要》的數字經濟重點產業當中,并明確提出:“加快云操作系統迭代升級,推動超大規模分布式存儲、彈性計算、數據虛擬隔離等技術創新,提高云安全水平。以混合云為重點培育行業解決方案、系統集成、運維管理等云服務產業”。毫無疑問,云計算和混合云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云計算自2006年提出至今,過去十年是突飛猛進的十年,也是孕育催生眾多市場“弄潮兒”和大浪淘沙的十年。就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和全國“兩會”閉幕后的春暖花開之際,歷經九年甘當數字化鋪路石的青云科技乘著數字時代的政策東風迎來了嶄新一頁——以“混合云第一股”的身份登陸中國科創板。上市不是目的,而是實現更大發展、創造更大價值、助推經濟社會轉型的新機遇和新動力。
2012年,只有三個人的青云科技誕生了,面對當時中國云計算市場尚不成熟的現狀,青云科技CEO黃允松果斷提出“云之基石,自由計算”的品牌宣言,直到現在已有600多名員工的青云科技依然堅守這一初心。
云之基石,是指青云科技做的是基礎型、困難型工作,而不是應用型工作,專注打造堅實、穩定、可靠、高效的基石平臺,將復雜的事情透明化,讓企業只需關注業務創新,而非底層技術。
自由計算,是指以公私統一架構和高度解耦實現全場景自由計算;尊重用戶需求,不定義規則,不綁架用戶,按照用戶實際業務需求提供相關服務;讓用戶在堅實的基石平臺上,自由創新業務,安心、放心;堅持開放、開源,拒絕閉環。
在這一發展方針的指引下,黃允松帶領青云科技踏上了云探索的旅程。大方向定了,具體路徑怎么走?青云科技決定堅持問題導向,“我們的用戶是誰?有什么需求?這是問題的本質。”黃允松說。但是,青云科技在2013年7月12日最先上線的是公有云而不是私有云,黃允松認為,規模化實踐才是信息技術最佳的驗證之道。經過充分的規模化驗證后,青云的云計算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有業內人士評價,青云科技把國內的云計算水平整體提升了兩年。
有了過硬的云計算技術,青云科技開始為大型金融企業提供私有云服務,并實現了讓客戶滿意的目標。那為何又瞄準混合云呢?黃允松表示,“隨著客戶規模的增長,他們有些需求是固定計算任務的,這是固定開銷;還有突發開銷,就適合跑公有云。這就是混合云。”從2014年開始,青云科技提出混合云戰略,確定了公、私一致架構的技術體驗。
通過與黃允松的交流和青云科技的發展實踐可以看出,青云科技的混合云業務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也不是預先設定好的,而是根據中國企業的實際需求牽引推進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緊扣市場需求、洞悉問題本質,才能找到發展之道。
正是由于青云科技精準把握住了這一真諦,并堅持自主研發、貢獻開源、積極構建國產化生態,才迎來此后突飛猛進的發展,獲得市場客戶的認可,并躍升為國內混合云的“領頭羊”。
青云科技CTO 甘泉表示,“這9年來,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想一個問題:如何保持住青云科技在技術上的領先性。青云科技的混合云有一大優勢,就是公私一體,就是同一套架構,既能夠在公有云交付,又能在私有云交付,用戶能夠無縫地使用云資源,不用管它來自于公有云還是私有云。聽上去很簡單,但是目前絕大多數云廠商都做不到,而青云科技從一開始就是這么做的。”
截至目前,青云科技創造了多個“第一”:是國內最早實現“公私混托”一體化架構的云廠商,國內第一家穩定交付云平臺的云廠商,全球首家實現資源秒級響應和按秒計費的云廠商,全球首家將SDN技術應用在云平臺業務的云廠商,國內唯一在核心架構設計上實現“無限擴展”和“最小規模”交付的云廠商,國內首次把云計算帶入到金融行業,國內首次把云計算引入到省級高速公路業務,等等。迄今,青云科技服務的客戶包括招商銀行、中國銀行、江蘇交控、華潤創業、中陜核、國家電投、四川航空等,涉及金融、交通、能源、物流、制造、政府與公共事業、企業服務、教育、醫療、零售、電商、互聯網等領域。
黃允松表示,現在的企業不再需要單一的產品或服務,而是需要一整套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青云科技通過計算平臺、存儲平臺、網絡及安全平臺、數據平臺、物聯網及邊緣平臺等五大類產品,可為企業靈活組建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我們將繼續把專業的解決方案和領先的平臺能力提供給中國最廣泛的區域和用戶,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用戶值得托付全部業務的數字化基石平臺。”黃允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