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以“屏之物聯 融合共生”為主題的BOE(京東方)全球創新伙伴大會·2023(BOE IPC·2023)在北京·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作為BOE(京東方)面向全球顯示及物聯網生態合作伙伴舉辦的第六屆行業盛會,又恰逢公司創立30周年,BOE(京東方)以IPC WEEK的形式,吸引了全球行業專家、生態伙伴及領先企業齊聚一堂,打造了精彩紛呈的主題演講、專題論壇、BOE×合作伙伴創新展、創新伙伴計劃、戰略合作等系列創新活動,更有眾多行業首發新品重磅亮相。
會上,BOE(京東方)執行副總裁、京東方藝云董事長姚項軍發表了“屏之物聯 讓文化‘活’起來”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在BOE(京東方)“屏之物聯”戰略指引下,京東方藝云在數字文化領域的一系列實踐與創新,詳細介紹了京東方藝云打造的首座全場景數字化藝術館——蘇州灣數字藝術館。姚項軍表示,蘇州灣數字藝術館不僅是藝術館,更是能夠激發人的創造力和創新潛能的地方,可以與各行各業充分融合,“各行各業的故事都值得用文化加科技的方式再講一遍!”,以下是姚項軍演講實錄:
大家上午好!剛剛大家聊的話題更多和科技、產業有關,比較燒腦,希望接下來10來分鐘讓大家輕松一點。聊的話題是屏幕和文化的關系,主題叫“屏之物聯,讓文化‘活’起來”。
人類文明進化長河中,隨著技術進步,文化傳播媒介從陶土、青銅、竹簡、絹紙進入屏幕時代,過去我們說文化人是讀書人,但現在在屏幕無處不在的今天,比起讀書,更多的人實際上在讀屏,所以說,屏幕和文化有著緊密的關系。
文化是一個大產業。2016年,數字創意產業被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我覺得這是中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標志,把軟科學、更多強調右腦的東西,也納入到戰略性新興產業里,去年,數字化成為文化產業的創新焦點。
另外,大家看一下這個數據,隨著一系列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出臺,數字文化產業規模在快速增長,2017年1.8萬億,預計2027年,這個數據將達到10萬億左右。所以說,數字文化產業將會是一個10萬億級的大產業,也是值得我們在座的各位一起想一想,怎么樣在這個產業當中獲得我們的成長機會。
根據京東方“屏之物聯”發展戰略,我們也實施在數字文化領域的實踐,總的來說,和剛才陳董事長分享的三個階段高度契合。在探索期,我們在全球首創推出了數字藝術顯示終端BOE畫屏;在實踐期,我們不斷豐富產品家族,基于畫屏創新基礎,首創數字藝術顯示國際標準,基于這個標準,我們也建立了產業聯盟;到了融合期,我們進入推進我們產品的系列化、場景化、生態化,這個階段我們有重大的計劃,就是要實施“百萬數字文化場景體驗計劃”,這個計劃會讓我們把數字文化帶到大街小巷,帶進千家萬戶。為此,我們做了大量的創新實踐,也豐富了我們的產品體系,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全球首創了全場景數字化藝術館,所以我們這些年在集團“屏之物聯”指引下合作的實踐,總結起來最大的心得就是:要想在創新產業里有突破,關鍵在創新,創新的關鍵一定要堅持首創的精神。
為了更好的和我們的生態鏈伙伴一起做數字文化產業,我們也在文旅部指導下,牽頭建立數字藝術顯示國際標準產業聯盟,到目前為止,包括中國美術館等來自內容端的機構,騰訊文旅等技術端伙伴,萬達影院等應用端伙伴,260多家單位加入這個聯盟。聯盟不是虛的,做了落地的事,就是剛才提到的“百萬數字文化體驗場景計劃”,按照董事長說的,讓屏集成更多功能,衍生更多生態,植入更多場景,我覺得跟文化相關的場景完全符合這三個特征,并且大有可為。
到目前為止在文博機構,比如故宮、國博、國圖等都做了大量應用,另外在更廣闊的公共空間,例如學校、商場、酒店、醫院、書店等等,也有了大量的應用,并且,我們也通過畫屏和小課屏應用到家庭場景。下面分享幾個案例,讓大家理解我們做的事。
去年國際冰雪盛事,美輪美奐的背后有京東方貢獻的“三大件”,第一,超級地屏,第二,主火炬臺,第三,數字胸牌,每一個美輪美奐的背后都需要巨大的科技力量。
另外一個案例,是我們前兩年跟中國美術館合作的“百年百幅數字體驗展”,把美術館里珍藏的100件作品,讓老百姓能更方便地看到,因為那個時候疫情限流,每天只能進2000人,所以真正能看到那些作品的人是不多的。我們通過與美術館合作,把這些作品數字化以后,通過我們在全國各地部署的畫屏,統一調動起來,在各種各樣的空間,比如學校、社區、家庭、酒店等等,同步開展百年百幅數字體驗展,一個月之內觀展人數超1000萬,下面有一個幾十秒的視頻讓大家看一下活動的畫面(現場播放視頻)。
這個片子讓我感動的就是長沙的一個小男孩,他可能很難有機會走進中國美術館,當時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在他學習的學校的教室黑板上和走廊上可以直接欣賞到中國美術館的作品,并且效果和真跡幾乎一模一樣,這就是科技和文化融合可能為下一代帶來的影響,讓我們也覺得,做跟文化相關的事業非常非常有意義的。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我們最新的一個創新成果——蘇州灣數字藝術館,全球第一座全場景數字藝術館,科技要領先,內容要豐富,體驗要好,功能要多元,不僅是數字藝術展覽,也是產業聯盟基地、創新成果展示中心,以及青少年的科普基地。為什么說是全場景的數字藝術館?第一,藝術內容全部實現數字化,傳統經典作品實現數字化,新媒體藝術、AI生成藝術、NFT數字藏品都在里面集中呈現;第二個特點,展陳手段數字化,我們希望通過更多的數字化、交互化方式,打造讓用戶可以參與的藝術館,而不只是看,要參與,所以這里面有很多AR/VR創作,沉浸式體驗,還有五官體感的各種交互方式,讓去藝術館的人對未來,對科技和文化融合產生更多的體驗和想象;第三個非常重要的一點,實現場館運營的全面數字化,我們打造了全場景智慧場館系統,這個系統希望能夠用數據來驅動每一天的運營優化,我們要知道每一天有多少人來,每個人在哪個展項上停留,哪些展受歡迎,哪些展項不受歡迎,我們要怎么優化,另外,讓即使不懂技術的人也能輕松駕馭場館運營。
我們數字藝術館融合大量文化,也融合大量科技,我想強調,這個館不是京東方自己的作品,是我們與11家聯盟成員和超過50名來自文化、科技、視覺健康的專家一起參與的,所以說它是一個跨界融合的結晶。
這個館我們做了很多嘗試,但我們依然覺得它只是1.0版,值得欣喜的是,開館以后,這個館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兩個月我們總的接待量超過7萬人次,政企考察團超260場,最多接待人數遠遠超過預期。誠邀大家方便時候去蘇州到我們的藝術館看一下,大家探討更多的合作。
我認為現在的1.0版藝術館還是不成熟的,因為未來還有很多新的技術,包括AI,包括更多新的顯示,還有更好的文化內容,應該可以持續讓它升級。隨著AI時代的到來,人類最需要、最不可替代的東西就是創造力,我特別希望我們做的數字藝術館是能夠激發人的創造力和創新潛能的一個地方,所以它必須要有持續升級的生命力。現在很多地方跟我們接洽,我們會持續布局,持續迭代出2.0版、3.0版……今天有一些合作伙伴,包括宜賓(宜發展)的梁董事長過來,說我們馬上合作建一個,我特別希望我們更多從技術端、內容端的合作伙伴,我們一起來共建更多的數字藝術館。
大家可能會覺得數字藝術館就是文化的,但是我想說它不僅僅是一個藝術館,其實它是可以和各行各業充分融合的,為什么這么說呢?舉個例子,我們現在正在做的項目,叫眼谷之瞳,溫州有個特色產業,叫眼視光產業,他們曾經想做一個展示館,看了我們的藝術館以后,說應該做成這個樣子,所以我們把它的規劃館改造成了用文博敘事邏輯和數字化的展示手段,展示一個不一樣的展示中心,講述不一樣的眼視光產業的創新故事,讓人們怎么樣能看得見、看得清、看得久、看得遠,這樣的故事來講所有的知名企業的創新故事。所以,我自己有一個心得,過去有一個名言:各行各業都值得用數字化的方式重做一遍!現在我們感覺,各行各業的故事都值得用“文化+科技”的方式再講一遍!
各地都有特色的產業,期待我們多多合作,一起可以打造更多令人驚艷的科技和文化融合的體驗。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也期待能與在座的做技術、做內容、做應用端的合作伙伴一起,攜手共建百萬數字化文化新場景。
謝謝!
隨后,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杰發表了“輝煌中軸 ‘睛’彩呈現”主題演講,對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價值、保護與傳承等進行了介紹,呼吁加強文物的保護與傳承,做到保護第一、傳承第二,傳承方面要堅持“化厚重為靈巧,化古老為時尚,化小眾為大眾”。陳名杰講到:“‘化厚重為靈巧’,無論是故宮還是太廟,中軸線上的文物都是很厚重的,我們要努力讓厚重的文物靈巧表達,真正走入人們心中。‘化古老為時尚’,就是文物要有時尚的表達,真正走進年輕人心里。‘化小眾為大眾’,就是走出專業圈,走出孤芳自賞,真正讓文物走進人民心中,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最后,陳名杰對京東方藝云為首都博物館“輝煌中軸”專題展提供的技術支持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