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場“月全食”與“超級月亮”的相遇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璀璨的星空、耀眼的銀河、無邊浩瀚的外太空總能勾起無數人的興趣,抬起頭,就能看見相隔數萬光年的恒星;低下頭,我們又能看見什么呢?
這個問題,快手用一場振奮人心的直播給出了答案,低下頭,我們將會看見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正前赴后繼的實現著屬于國人的飛天夢!
6月26日,“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在快手開啟“我們的航天夢想”主題直播,分享自身學習成長與科研探索之路。
直播過程中,歐陽院士還連線了知名雨果獎科幻作家郝景芳以及機靈姐、探索宇宙(鋒輪)、北大小太陽等四位快手達人,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立體多樣的大型科普。
去火星你會帶什么? 三樣東西寫滿了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無限熱忱
歐陽自遠院士是我國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也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同時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還是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院士聯合體第一主席。由于從2003年開始負責中國探月工程,歐陽自遠院士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嫦娥之父”。
直播中,對于人們最關心的趣味問題:如果要帶三樣東西去火星會帶什么?歐陽院士耐心答道:“假如我有機會去火星,不是去旅游,而是去干活的。所以要帶地質包,里面有羅盤、放大鏡、小卷尺、筆記本、采樣布袋等工具,還要帶一個照相機,拍下每一個很難用語言描述的瞬間,以及話報機,用來跟總部匯報工作......”
聽完歐陽院士的回答,直播間原本瘋狂刷屏的彈幕陷入了短暫的停滯,觀眾們看著這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由衷地表示尊敬,紛紛表示,正因為有這種無時無刻想著為科學事業燃燒自己的老前輩,中國人原本遙不可及的航天夢才逐步成為了現實。
科學與科幻的神奇相遇 碰撞出的是一個個航天夢耀眼的火花
在之后與快手達人的連線中,歐陽院士還解釋了月球車如何在低溫的環境下保護自己的問題,原來,我國的月球車全身覆蓋金色的“保溫戰衣”,還內置可發熱的電源,可以保證其在月球的極端環境下正常工作......這個專業的回答再一次為直播間的觀眾們漲了一波航天知識。
接下來,雨果獎獲得者、泛科幻品牌“折疊宇宙”的發起人郝景芳也與歐陽院士成功連線,與歐陽院士探討了“科學”與“科幻”之間的關系。郝景芳面對主持人提出的即興造句,用充滿浪漫的思維給觀眾創造了一個科幻故事,而歐陽院士則是秉承著客觀事實的原則,用一段親身經歷向觀眾們分享了自己對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的深刻感情。
本次直播另一亮點在于歐陽自遠與快手達人的互動,比如年僅七歲的@我是機靈姐,問歐陽自遠院士能否移民到金星,因為離太陽很近可以隨時吃自己最愛的冰淇淋;知名科普賬號@探索宇宙(鋒輪)探討的更深入一些,涉及外星生命是否存在,以及人們是否要在“黑暗森林”中貿然接觸等問題;而@北大小太陽的逆襲人生則更多地從人生經驗、夢想的角度與歐陽院士展開溝通。
把一生所學奉獻給自己熱愛的事業 把滿腹學識分享給每一位有夢想的人
這些交流有的富含深意,有的則聽上去天馬行空,但歐陽院士則認為,所有的科學進步都是從熱愛、執著、幻想開始的,他們所做的不僅是將自己的所學傾注于自己的事業,更多的是將知識傳遞給更多人,只有讓更多人保持熱愛,才能激發科學事業的無限活力。
因此,歐陽自遠院士還在直播中認真談到了做科普工作的意義。據了解,歐陽自遠院士長期致力于科普事業,雖年過八旬,每年都會做科普報告五十余場,累計聽眾數萬人。此前,歐陽自遠院士以個人賬號身份入駐快手,旨在通過快手龐大用戶群體和良好知識氛圍,進行航空航天和天文學科普,為我國航天事業提供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此次直播,也是希望通過快手這個國民級的短視頻直播平臺,將更多的航天知識通過更豐富的渠道傳遞給每一個人。可以看到,快手正在日益成為重要的科普陣地,這得益于“短視頻+直播”的直觀表現形式和傳播能力。據統計,截至目前快手科普已聚集了54萬知識內容創作者,累計生產知識類短視頻1.2億條,總時長超過105萬小時,總計獲得了過333億次點贊,以科普、知識分享為主題的直播次數超過40萬場。
同時,快手科普的覆蓋面也相當廣泛,除了歐陽自遠院士代表的航空航天領域以外,還有自然領域科普大V@花蝕、極地探險領域科普大V@溫旭、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科普大V@云山保護、化學領域科普大V@戴博士等,都是在快手上具有高人氣的知識內容創作者達人,輸出了大量優質科普內容。
隨著我國大力促進科技創新,提升全民知識素養的重要性越來越迫切,網民用戶對于泛知識內容的需求量也水漲船高。短視頻+直播正在成為人們獲取各領域知識的“新課本”,以快手為代表的內容平臺也承擔著讓科學知識觸達更廣域人群的重任,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像歐陽自遠院士一樣的科研工作者,投身這方寸屏幕間的“科普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