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逐步普及,手機設備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成為了幾乎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為未成年人接觸互聯網提供了更多新的窗口和便利。面對新形勢下多變的互聯網環境,以及游戲產品的逐漸流行,國家新聞出版署在19年11月5日公開《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被譽為最嚴防沉迷新規迅速席卷整個游戲圈。
各大游戲廠商紛紛對原有防沉迷系統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在過往的實名制認證基礎上,增加了更細致化的規則限制和驗證方式,其中就包括了對未成年玩家的在線、充值等操作進行限制,實施宵禁、特定時間禁止登錄等方式,全方位對未成年人沉迷游戲、過度充值的行為進行封堵。
但是,哪怕在這樣“最嚴”的規則之下,卻仍會出現一些鉆空子、繞開規則的個例,對這道保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防線發起挑戰。例如,有的未成年人會冒用家長身份信息進行賬號注冊及消費。除此之外,更有人專門制作了身份證生成器等不法工具進行投機甚至牟利,甚至堂而皇之地在主流視頻網站上敞開宣傳、叫賣。這無疑妨礙并弱化了防沉迷機制的有效性。
互聯網本身是一個虛擬的開放世界,在游戲企業單方面厲兵秣馬應對未成年人問題的情況下,其他互聯網門戶、產品也應該擔起責來共同守住互聯網企業的底線,而非隔岸觀火版充當看客。另外,針對不法分子專門引導宣傳破解、繞開防沉迷體系等行為,也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集合全社會的力量共同達成保護未成年人在互聯網中的權益。
而在這些挑戰和干預因素之下,游戲企業也在進一步加強防沉迷工作,并融合新的技術以應對各種破解、繞開系統的對策實施。
以網易游戲為例,其在自家原有防沉迷系統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將AI、大數據運用到未成年人保護當中,開發了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拓展的全新未成年保護方式。在防沉迷方面,網易游戲依托多年來沉淀的未成年問題相關處理經驗,搭建了一個基于多種機器學習算法的融合模型,用于識別未成年玩家使用成年人賬號不理性消費行為。針對識別出來的疑似未成年人,使用多種方式進行干預驗證,并采取限制充值或開啟防沉迷的措施,目前共計驗證干預超過17000人,有效減少未成年誤充值、監護人不知情充值的行為,保障了未成年人在游戲時的適度消費和合理管控。
如何針對通過游戲實名認證賬號交易、冒用家長身份信息、付費破解防沉迷系統等一系列繞過防沉迷系統的行為對未成年人群體進行有效管控,其實仍需要游戲廠商、監管部門及其他相關者的共同合作進行解決。但從方法機制上進行新技術的探索創新是值得肯定的一種主動應對方式,因為“防沉迷”勢必會是一張持久戰,無論是為了保護這個行業,還是保護未成年人,都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