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滑型地震是什么?地震發生怎么逃生?8月8日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初步推斷為走滑型地震,那么什么是走滑型地震呢?地震來臨應該怎么逃生呢?一起來看看。
2017年08月0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M7.0級地震震源機解結果為:矩震級Mw約6.5。斷層節面1走向=326°/傾角=62°/滑動角=-15°;節面2走向=64°/傾角=77°/滑動角=-151°。波形擬合的質心深度為11km。初步推斷此地震為一次走滑型為主的事件。
▲主震震中位置及基本參數,圖中黃色五角星代表震中,最大的紅色圓圈代表7.0級以上,圖片產出單位:中國地震臺網中心
▲根據對這次地震預測的震動圖分布特征,預計極震區震動烈度可能達IX度以上,可能的受災范圍近3萬平方公里。漳扎鎮的震動烈度可能達到VIII度。圖片產出單位: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我國把地震烈度劃分為12度,采用羅馬數字表示。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力大有區別。其中IX度表示:建筑物普遍破壞——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VIII度表示:建筑物破壞——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再看下圖,這是震中周邊人口熱力圖,顏色越深表示人越多。從中可以看到,震中20公里內只有一個鄉鎮,但離景區不是太遠。
▲圖片產出單位:中國地震臺網中心
什么是走滑型地震?
▲紅線代表全新世斷層,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岷江斷裂附近,岷江斷裂是全新世斷裂。圖片產出單位: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此次九寨溝7.0級地震為走滑型地震,發震區域構造復雜,有近南北向的岷江斷裂、北西走向的東昆侖斷裂東段,兩條斷裂分別為巴顏喀拉塊體的東邊界和北邊界。此次地震是巴顏喀拉塊體邊界斷裂持續活動的結果。
走滑型地震,即發生在走滑型斷裂上的地震。平移斷層又稱橫移斷層、走滑斷層,亦稱為扭轉斷層(Wrench Fault),平移斷層作用的應力是來自兩旁的剪切力作用,其兩盤順斷層面走向相對位移,而無上下垂直移動。規模巨大的平移斷層通常稱為走向滑動斷層。由于斷層面是在水平方向移動的,所以在野外的觀察上經常沒有明顯的斷崖,只會在地面上看到一條斷層直線。
走滑型地震是地震的一種類型,不是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遇到地震怎么辦?
如果遭遇了地震,頭腦清醒至關重要。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防震知識。在地震發生時,首先應該馬上就近尋找安全位置。但是請遠離吊燈、書柜或衣柜,這些東西一旦倒塌,后果將不堪設想。還有,不要進入廚房,廚房窗戶有可能在地震中破碎,各種管道在震中震后也會對人有威脅。
如果你暫時被困,難以自行逃脫,那就應該在室內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時,不要產生焦急的情緒,需要保持冷靜并做好長時間等待救援的心理準備,這一階段往往比地震發生時的幾十秒鐘更令人恐懼。在獨自或多人共同等待外界幫助時,首先要懷有獲救的信心,從已經發生過的地震事件來看,震后外界救援的成功率很高。因此被困時,擁有堅定的信心是最終成功獲救的一半。可以使用心理暗示,回憶讓自己開心的往事,向自己灌輸一定能夠再次見到親人朋友的信念。
在被困時,甚至是脫困以后,都要注意次生災害的問題。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震后的次生災害同樣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生命威脅。“次生災害”具體指在地震發生直接傷害之后,陸續發生的由地震引發的各類傷害事件,例如震后的火災、有毒氣體泄漏、山體滑坡等。
如果在地震中被困,首先需要保護好身體,特別是頭部和內臟器官;加固你所在的地點,如果所在位置尚有移動空間,則最好躲在承重墻邊或墻角位置,并且清理周圍可能掉落、移位的磚石并收集飲用水及食物;如果被困在大塊破碎的建筑廢墟之間,則應該馬上尋找堅固的東西來支撐狹小的空間,以減小余震導致建筑二次垮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