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江湖(ID:VIPIT1),作者:互聯網江湖團隊,授權轉載發布。
當兩個內容平臺碰撞在一起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通過網文小說平臺和短視頻平臺走到一起,告訴我們的答案是一個成了另一個的上游供應鏈。
此前,米讀和快手達成獨家戰略合作,米讀將平臺上熱門小說孵化成短劇IP,并在快手獨播;觸寶依托于瘋讀小說為主的網文內容資源庫進行內容衍生,開始嘗試了3分鐘以內的短劇制作和改編,推動自身作品的IP化;而抖音方面,字節跳動孵化番茄小說的原因自然也是如此。
兩種內容形態彼此選擇,這中間的理由有很多。同樣,其中的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
各取所需的“聯姻”:
小說入世,視頻出圈
從交互方式來看,網文小說在即時互動上是不如視頻的,更像是一個人的“小確幸”,絕大部分人在閱讀時只會沉浸在小說劇情當中,無暇顧及評論的。
而包括視頻化在內的網文小說IP化運作,其實更像是一種小說作品的“入世”。因為短視頻是一種強互動的內容產品,更有利于小說垂直社群的搭建,通過深耕垂直領域,對垂直化、圈層化的內容整合,形成IP流量上的聚合以及價值的延展。
而這似乎是給人一種感覺,網文小說到最后最理想的狀態不只是是內容平臺,而是內容版權平臺,走的是一種類似“迪士尼”這樣的模式。迪士尼最早是一家電影公司,但最終它發展成一家手握許多高價值專利的文化品牌公司,未來免費網文小說的盈利模式或許與之殊途同歸。
而抖音和快手挖掘網文小說的IP價值,其實更像是一種“出圈”。過去短視頻內容包羅萬象,以UGC或者PUGC為主,而網文小說IP的視頻化相對于短視頻平臺自行孵化是PGC內容。
從這個維度來看,快手和抖音,它們在自營內容形態上在靠近奈飛。通過自營網文小說平臺或者謀求對外合作等方式深耕短劇開發。就像奈飛一樣,從線上流媒體到自制內容,全產業鏈打通。
從多個維度來看,這種合作對于雙方或許都有著明確的必要性。
從短視頻的角度來看,此前短視頻平臺的一些PGC內容,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侵權的。有不少“拿來主義”作品,通過電影剪輯、電視劇剪輯的形式充當自己的短視頻作品。此外,短視頻在發展過程中同游戲、音樂、新聞等內容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二次創作作品”。這些跨領域內容融入短視頻的結果就是彼此邊界的模糊化、原創標準的模糊化。
如果說過去對網文小說IP進行視頻化延展是一種嘗試,那么現在則有了加速落地的緊迫感。
國家電影局網站28日發布消息,明確將加強電影版權保護,依法打擊短視頻侵權盜版行為,維護電影高質量發展良好網絡環境。
4月初,愛奇藝、優酷、芒果TV等七十三家單位聯合發布聲明,呼吁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提升版權保護意識,并提出將對未經授權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影視作品的行為,發起法律維權行動。隨后,維權行動又擴大到了500余位影視行業人士發出聯合倡議書。
而在此前快手上市前夕,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官方發布公告,要求快手平臺停止侵權行為并且下架首批一萬部涉嫌侵權視頻。
對短視頻內容版權的重視力度已經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那些剪輯的“二次創作作品”勢必會遭到打擊。這樣一來,除了購買版權以外,平臺可能也需要去尋求新的PGC內容予以補充,而小說拍成的短劇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對于網文小說平臺而言,擁抱短視頻也是必然。畢竟在付費模式已經近乎死掉的狀態下,廣告、內容IP似乎是唯二的兩種盈利路徑。
目前看來,網文小說的視頻化嘗試其實還是比較成功的。
瘋讀小說首部短劇《惹不起的蘇晚晚》就選自其原創爆款網文,分20集,每集2-3分鐘,在抖音、快手、B站、西瓜視頻等各大短視頻網站上映。
而趣頭條旗下米讀小說方面,其短劇《我的契約男友》獲王老吉獨家冠名,單集播放量超500萬;《國民男神是女生》播放量達1.16億,點贊近330萬。
小說創作門檻相對較低,容易成為成功IP的誕生地。每集幾分鐘的形式,制作成本也相對較低,這其實就具備批量化生產的潛力。短視頻平臺也繞開了優愛騰之前走過的巨額版權坑,以一種較低的成本發掘影視內容。
可以說,網文小說與短視屏平臺的結合,是一場各取所需的雙贏。
造IP類似造網紅:
IP雖美,但需警惕“如涵范式”
米讀小說、瘋讀小說等平臺的成功探索,讓不少人看到了小說IP化所具備的潛力。然而與此同時,我們或許也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幸存者偏差陷阱。
從某種程度上講,造IP如同造網紅,很多時候可能“有心摘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不要把IP輸出想的太簡單了。就像之前的如涵,一個張大奕讓如涵嘗到了網紅經濟的甜頭,于是開始做起造網紅的生意,但最終造來造去似乎也只有一個張大奕拿得出手。隨著如涵的退潮,張大奕本人的熱度似乎也受到了影響,與薇婭李佳琦們好像也漸行漸遠。對于網文小說平臺而言,還需警惕自己成了“如涵范式”。
此外,對于網文小說平臺與短視頻平臺的合作而言,在拍攝網文小說劇的時候或許也要警惕一些問題,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能寫的創作者千篇一律,有趣的編劇萬里挑一
寫小說和拍視頻是兩個不一樣的工種,越看越想看的爽文,不一定就是讓人持續看下去的爽視頻。也許某本書是一部粉絲非常多非常受歡迎,可它或許真的不一定適合被拍成視頻。
小說作者,不等于視頻編劇。
此外,“融梗”似乎成了小說創作領域成功的捷徑。當下贅婿流小說受歡迎程度比較高,造成的結果就是大量套路化的寫作開始涌現。如果再加上本就套路化的小說劇本,那么創造出來的作品是否還能吸引用戶恐怕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此前知名編劇宋方金針對影視圈低劣IP迅速泛濫、強行拼湊系列IP的趨勢時表示:“今年很多大IP在市場中其實都是瀕死的狀態,更多是通過水軍、假數據創造營銷上的表面勝利,“他們管這個叫口碑營銷,但實際應該叫墓碑營銷?!?/p>
影視作品挖掘不應該神化IP,不應為了IP而IP。而網文小說聯手短視頻平臺也是如此,在寄希望打造IP產業鏈的同時,要警惕類似的“墓碑營銷”出現。
*如何守好流量基本盤?
從行業層面來看,目前國內有不少具備大量用戶的小說平臺,頭部玩家有米讀、瘋讀小說、番茄小說等,此外,市場上還有不少中小體量小說平臺。
小說平臺本身其實很難出現什么差異化的內容競爭優勢,這就意味著行業其實處于同質競爭的情況。
也就是說,內容、創作者依舊是一切產業延伸的起點。對于各大平臺而言,內容生態是吸引用戶、留住用戶的關鍵,這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自身內容生態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在作品層面,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內容訴求,需要相應的產品給予滿足,不能因為什么火,然后所有人都一股腦鉆進去,需要重視長尾價值。
同時,還要優化算法推薦,投其所好固然重要,但凡事都要有個度。知名作家賈行家老師曾把網文小說對人的吸引力比作是高糖可樂,符合人的本性所使,讓人上癮,越看越爽。事實也的確就是如此,但一直推薦一直看同一類作品,就需要警惕這杯可樂的含糖量越來越高,進而讓人膩味、甚至厭倦。
另一方面則是內容創作者的生態,靠收益吸引創作者,靠體驗留下創作者,能夠給創作者帶來價值,讓他們感受到在平臺能夠獲得價值。在這一方面或許可以試著去把優秀網文小說創作者,孵化成類似知乎大V微博大V一般的社群網紅。既能深度挖掘社群粉絲,便于IP開發,又能夠給創作者帶來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雙收獲。
*警惕內容失格、版權失格
從創作端來看,內容創作這件事,既需要釋放創作者們的天性活力,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又需要給予相應的邊界和約束,否則,就容易出現內容失格,二者的邊界似乎是一門很難完全把握的學問。
在整個短視頻創作領域,UGC版權保護缺失都比較嚴重。一旦“網文小說-短視頻平臺”的IP運作模式試驗成功,按照現在短視頻平臺的草莽之風來看,或許侵權、融梗等現象可能就會撲面而來。
以快手為例,據天眼查APP檢索顯示,在其案由統計當中,侵害錄音錄像制作者權糾紛、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位列前兩位。從名稱來看,針對的似乎應該是版權方面的問題。
內容創作與版權維護二者是個永遠分割不開的話題,侵權者往往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批量化輸出短視頻內容,而且版權方維權艱難。
從這個維度來看,或許網文小說平臺同短視頻平臺之間或許應該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版權保護體系。
總的來看,網文小說通過短視頻平臺進行IP化運作的模式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了。但現在來看似乎還有一些嘗試探索的成分,具體如何打造出批量化的生產模式,如何保護好相應的版權,如何讓更多優質作(?。┢?本)能夠被發現,這依舊需要進一步的探索才行。不過只要方向對了,倒也不必被現在可能遇到的挑戰嚇到。
科技自媒體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