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前,那一場雪,那一次沖動的懲罰,讓我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刀郎!
但不知是為什么,這個人后來竟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換一種較為通行的說法,就是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只是,2002年的那一場雪一直在下;處在急功近利、輕狂浮躁的社會,盡管明知會受到懲罰,但總是有人莫名的沖動!
因為,作為一個老農民出身的人民教師,身處校園,又在校園,一星期、兩星期,都可能不會上街走一遭,更不要說和社會接觸了!至于說娛樂圈里的是是非非,你作為一個骨子里透著一股老農民氣息的下里巴人,有什么資格去關注、去談論人家?
直到今天,刀郎攜《山歌寥哉》低調回歸,但一回歸就熱火,就火熱,就紅火,就火紅,被人聯想到那一段陳年往事——俺這孤陋寡聞、一向后知后覺的人,這才明白:哦,原來如此!于是,不免想多說幾句。
一說起文學,一談其藝術,我們自然會想到那篇光輝燦爛的文藝座談會談話,想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想到“我們的文藝,就是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工農兵服務”,想到“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就連領袖都充分肯定了的文藝基本方針、政策和原則,居然有人耍脾氣,使性子,抖威風,就憑一句口沒遮掩的“沒有美感”“缺乏音樂性”,就一棒子將人打死,讓一個有著大好前程的人,忍辱負重十幾年?這十幾年,沒人可嫉妒了,于是風光無限,就讓你一個人活著的感覺真好!
敢問,你口中的“音樂性”指何而言?你能就這三個字說出一二三嗎?
你可知道“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這句俗語?你嫌別人臭,知不知道,還有人嫌你騷呢!
文學、藝術鑒賞,歷來講究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追求“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狗小狗都有叫的權利”!
再說,你評的是“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歌手”,請問“最有影響力”有具體的量化標準嗎?有具體的評分細則嗎?但是,憑廣大網友一票一票評出來的結果,就因為你是主席,你有一票否決權,說拿下就拿下了?
況且,拿下了,還沒有遞補,讓“十大歌手”變成了“九大歌手”,顯得不三不四,不倫不類,名不正言不順,名不副實……莫非,這就是你的做派?你做人做事就是這樣的不靠譜?
都說“文人相輕”,你也談不上“文人”啊!作為所謂的“大姐大”,所謂的“評委主席”,所謂的“前輩”,當以發現人才、激勵人才,培養人才,獎掖后進,提拔新秀為樂事、為善心,可是啊,就因為你的兩句話、9個字,讓一位歌手消沉了十幾年!不過,要說起這十幾年有什么損失的話,最多,樂壇少了幾首好歌唄!
因為,有人倒是沒有消失,十幾年來一直蹦跶晃悠得得挺歡勢,可是,也沒見你有什么新作問世呀!
閑話說了這么多,但是,話又說回來——
落第更落魄的文人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書名就挺顯豁的:在他的書房聊齋里記下的各種奇人異事。說白了,這就是一部“瞎話”集。據說,蒲松齡為了收集到更多的瞎話素材,也是付出了很大代價的:在門前樹下擺下免費茶攤,到這里免費喝茶的人,必須給他提供自己所知道的“瞎話”,這就是這些“異事”“奇人”的來歷和出處。——當然,在某些所謂的“高大上”人物眼里,蒲氏的這種做法,未免也太“老農民”“下三濫”“沒有美感”“缺乏音樂性”了吧!
刀郎的新歌既然以“聊齋(寥哉)”為背景,那么它的冷嘲熱諷,怎么可能局限在一件事幾個人身上?現實生活中指鹿為馬、非馬非驢、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不辨美丑、不分善惡、不識抬舉等等、等等的人和事,簡直不要太多太多!林子大了,啥鳥沒有啊?
——所以,還請各路大神不要對“羅剎”做過分含沙射影的解讀,免得幫了刀郎的倒忙!刀郎真要像某些人說的那樣雞肚小腸,那他和他的歌可就真的如某人所說,一文不值了!
低下頭的是沉甸甸的稻谷,昂著頭的是輕飄飄的稗子!“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刀郎攜歌歸來,滿血復活!挺你,是因為喜歡你,喜歡你的歌,喜歡你與世無爭的性格,喜歡你埋頭做事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