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話題莫過于人工智能了,當大家的討論點在于AI是否能取代人類時,一則微博火了。
一位博主貼出了一則對AI的測試:
“我的女兒成績不好,幫我寫一封信給她,標題是《你真的毫無價值》”
一共有三個AI的回復被展示,但其中一個AI生成的信件,內容極其“扎心”:
字字句句,盡是否定;字里行間,毫無溫度。
雖然信的最后來了一句:“我們會一直支持你,鼓勵你,相信你,相信你有能力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但前面言語所帶來的傷害,并不會因此消失。
以至于很多網友在那些令人窒息的話語中,也看到了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
雖然也有人說,博主是為了流量,篩選了一些不好的回復進行拼湊的,加之有AI技術還不夠成熟等因素影響。
但網友們的廣泛共鳴,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有些錯誤的教育方式,確實值得反思。
尤其是家庭中常見的這4種“傷人教育”。
或許看完后的你,能知道如何避開教育的誤區,更好地成為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讓家庭更幸福。
高壓式教育 “你優秀,我就愛你”
上海曾有一名14歲女初中生給父母留下了一封遺書后,結束了自己短暫而痛苦的一生。
信的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父母的憤怒:
“你們愛的不是我,是沖進班級前十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
“我是帶給你們榮譽的人,是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是我太懦弱了,不敢面對下一次語文是六十多分,數學七十多分”;
在這個女孩心中,父母愛的不是她,而是她夠不夠“優秀”,夠不夠“耀眼”,能不能滿足他們的期待,實現他們的愿望。
而那個真實的自己,喪而灰暗,從未被看見,更別提被接納。
可是當孩子被過早地訓練,或者教育被賦予某種功利時,孩子內在的創造力、感知力就會被忽略,形成“空心”。
當到了某一階段時,空心塌陷,抑郁就會隨之而來,甚至會走向毀滅。
這,是父母們愿意看到的嗎?
打擊式教育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比你好”
節目《少年說》中,有個女孩的媽媽經常拿她與“別人家的孩子”對比,然后打擊她。
她最好的朋友是學霸,經常考年級第一。
于是每次考試結束后,她媽媽都會痛心疾首地說:“你看人家誰誰,數學好,英語好,你成績這么差,為什么她會和你做朋友?”
她也曾委屈地說:
“媽媽,孩子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么你不看一下,非要這樣打擊我呢?”、
媽媽則回應:
“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斷打擊你,因為我認為你的性格里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果不打擊你,你就會有點飄。”
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孩子更是如此。
因為他們的自我還很弱小,他們需要借助成人的肯定、贊美等正面反饋,來形成良好的自我。
這時候,越是重要的人告訴他“你是好的”,這個影響力就越大。
想讓孩子對父母失望,不再親近,就狠狠地打擊他吧。
內疚式教育 “我這么辛苦,都是為了你”
所謂的內疚式教育,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相對應的概念:罪疚誘導。
意思是關系中的一方通過讓另一方感受到內疚,從而使對方服從自己的意愿。
也就是說:當父母不斷地給孩子制造內疚,就是在為自己積攢道德資本,為接下來的控制做準備了。
就像綜藝《不要小看我》中黃小桃的媽媽,因為4歲的女兒背不出課文而情緒失控:
“她每到那個地方又背錯,我就抽自己一耳光……然后我就看到,女兒的表情變得特別的驚恐”。
這就是在通過給女兒制造內疚而控制她。
而從小經歷內疚式教育的孩子,長大后也特別容易為別人的情緒負責,甚至就會形成我們常看到的“討好型人格”。
邊界模糊不清,事事自我歸因。
當“負罪感”成為生命的底色,一個人就很難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懲罰式教育 “我愛你,才會毀掉你最愛的東西”
《少年說》里有一位讀初一的13歲女孩,因為熱愛文字,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寫小說,幾年下來寫了56本,共30多萬字。
由于文科成績非常好,就顯得理科成績不是特別好。
于是,認為女兒嚴重“偏科”的父親,某天一怒之下,把女兒寫的小說全部撕碎,以這樣的方式讓女兒專心學習。
然而用女孩的話說,“那段時間,我就像失去了靈魂一樣”......
這樣的家長他們堅信自己的初衷全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成績好,有競爭力,將來前途光明。
然而,這看似“愛孩子”的舉動背后,真正的意圖是懲罰。
只因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和期待。
這對孩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孩子會在撕裂般的痛楚中明白: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自尊不重要。
“我”不重要。
這樣長大的人,無論他有多優秀,他的自我意象都是一個失敗者,一個價值感極低、內在灌滿痛苦的人。
也許會有很多家長疑問,那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支持到孩子?
其實,歸根究底父母與孩子之間,最重要的依舊是愛與接納。
首先,對孩子要有對獨立個體的尊重。
其次,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
第三,學會換位思考。
最后,接納孩子的平凡。
一個被好好愛過的孩子,才會有能力愛自己,愛家人,愛世界。
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不斷學習、調整、磨合出適合彼此的相處方式,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這是每一個家長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