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18日消息,根據最新數據報告顯示,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L2級輔助駕駛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在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共銷售了82.6萬輛配置了L2級輔助駕駛功能的車輛,而這一搭載率也達到了驚人的62.2%。這一數據顯示,L2級輔助駕駛技術在中國車市的普及和接受度正在不斷增長。
據了解,中國自主品牌在智能輔助駕駛領域的發展超越了合資品牌,特別是新興造車企業在高級輔助駕駛技術的應用方面占據了領先地位。在銷量排名前十的L2+輔助駕駛新車品牌中,自主品牌占據了9個位置,總裝量達到了93.6%,其中新興造車企業的總裝量更是達到了70.6%。
中國的一些自主品牌在L2+級輔助駕駛功能方面表現出色。例如,理想汽車和蔚來汽車在前裝L2+輔助駕駛領域的市場份額接近50%,而理想汽車更是獨占32%的市場份額。
Canalys指出,隨著市場教育的不斷深入和L2+輔助駕駛技術路線的清晰化,大多數自主品牌正在加快布局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如高速無人駕駛(Highway NOA)和城市無人駕駛(City NOA)等高級輔助駕駛功能。與此同時,輔助駕駛產品的定位也將逐漸下探至15萬元市場。
在供應端,中國市場涌現出五大主流玩家。創業型企業包括地平線、黑芝麻、Mobileye、芯礪智能和后摩智能。國內消費電子跨界品牌華為也進入了輔助駕駛市場。
此外,海外消費電子跨界企業英偉達和高通以及傳統車規芯片供應商德州儀器和薩瑞也都在該領域占據一席之地。此外,特斯拉和零跑(大華持股)作為自研車企也在輔助駕駛領域有所斬獲。
2023年第一季度,英偉達在中國(含進口)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中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44.2%,地平線排名第二,市場占有率為15.1%。華為則以3.7%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展示出在跨界領域的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