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大膽一點說,SUSE 未來三年很有機會把業務翻一番。”SUSE 大中華區總裁陳毅威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是:云原生是云計算最主流的發展方向,它不僅是云服務商們在技術上的角力點,更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上云的必經之路。放眼當下,從“上云”向“云原生”演進,全球都在深度參與并見證這樣一場技術變革。
SUSE大中華區總裁 陳毅威
SUSE 恰好處在一個絕佳的位置,并為此做好了準備:在持續完善自身云原生技術版圖的同時,更在中國市場尋求了一位“掌舵人”,以期將自己的云原生戰略更好地落地中國。
在陳毅威看來,加入 SUSE 成為其中的一員,就像是一次命中注定的緣分。加入 SUSE 之前,陳毅威分別在全球領先的存儲、安全以及數據分析企業任職,這些經歷讓他能夠從不同角度更清晰地了解客戶的需求,這也許就是 SUSE 選擇陳毅威的原因:在中國云原生市場這個門派林立的江湖里,SUSE 想要突出重圍,必須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內功心法”:不僅需要更出眾的技術和產品實力、明確而堅定的策略,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對本土市場有清晰的認知,并擁有超強的行動力。以上皆備才能放手一搏。
乘勢而上
陳毅威上任后,就開始了“馬不停蹄”拜訪客戶的日子。
“除了春節假期,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都交給了客戶。”在陳毅威看來,這些“辛苦”是值得的,通過與客戶的深入交流,他更加明確了客戶的需求——“數字創新”和“降本增效”,而解決這兩個難題的答案,正是“開源”和“云原生”。
事實上,云原生的出現,正在重塑整個 IT 行業發展的軌跡:從單一容器技術發展到龐大的云原生技術群,在容器、微服務、DevOps 三大核心技術的推波助瀾下,迅速朝著全棧化技術體系發展,讓應用開發、部署、運維更簡單。這同時也讓云原生的應用從互聯網迅速蔓延到千行百業,其中不乏政府、金融、制造等傳統領域用戶。
據 IDC 預測,到 2025 年,超過一半的中國 500 強企業將成為軟件生產商,超過 90% 的應用程序為云原生應用程序。到 2024 年,由于采用微服務、容器、動態編排等技術,新增的生產級云原生應用在新增應用的占比將從 2020 年的10% 增加到 60%。
這些來自用戶的真實反饋更加堅定了陳毅威的想法:基于 SUSE 在開源和 Linux 領域 30 余年的積淀,賦予客戶更加開放、安全的云原生能力。
謀定而后動
事實上,盡管云原生技術無論在效率和成本方面都極具競爭力,但對于眾多企業而言,它并不是一個“完美計劃”,企業仍然有自己的擔憂。
首先,對于從信息化時代、云計算時代亦步亦趨進階到當今云原生時代的企業而言,其散布在數據中心、私有云、公有云甚至邊緣側的應用,與企業業務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息息相關。因此,一個具有包容性和可擴展性,能夠覆蓋企業以往所有 IT 投入的基礎架構,是企業對云原生平臺的基本要求。
其次,安全仍是企業比較擔心的問題。權威咨詢機構 451 Research 的研究表明,容器安全是企業采用云原生平臺最核心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在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
SUSE 正在帶來新的可能。
作為全球首個企業級 Linux 的發布者,SUSE 為企業用戶提供了一個從數據中心延伸到云端,甚至到邊緣端的操作系統平臺。而隨著對 Rancher 的收購,企業用戶又擁有了一個同樣可以從數據中心延展到云端、邊緣端的容器管理平臺。
“SUSE 的 Linux 可以支持其他任何的 Kubernetes;SUSE 的 Kubernetes 也不綁定自己的產品,可以運行在任何形態的 Linux 產品上,無論是 SLES 還是 RHEL”陳毅威說。
容器安全也是一樣:NeuVector 雖然是 SUSE 的安全產品,但其開源容器鏡像可以安裝在任何主流 Kubernetes 集群上,可以支持包括紅帽 OpenShift、VMWare Tanzu 等在內的眾多企業級容器管理平臺,以及 Google GKE、Amazon EKS、Microsoft Azure AKS 等 K8s 發行版。很顯然,開源、開放的屬性讓 SUSE 安全解決方案擁有了強大的滲透力。
值得一提的是,SUSE 還打造了云原生邊緣管理解決方案 SUSE Edge,可以在分布式邊緣環境中實現對 Kubernetes 和 Linux 操作系統生命周期的簡化、集中和自動化管理,將云原生能力賦能至包括電信、汽車、衛星等在內的邊緣場景。
可以說,SUSE 幫助企業鋪就了一條從數據中心到云端再到邊緣的坦途,賦予了其全棧云原生能力。而所有這些,都是基于 SUSE 基因中的開源、開放屬性——這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的高手,已經掌握了事物本質,無須刻意為之。
聚力合氣
知易行難,在 IT 行業,將技術領先性轉化為市場領導力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過去的大半年,經過反復考量和嘗試,陳毅威最終選擇通過搭建更敏捷的銷售體系和以客戶為中心的合作伙伴體系,來推動 SUSE 中國 3.0 戰略的落地。
在陳毅威的規劃中,有這樣一個銷售體系最終可以幫助 SUSE 實現行業領域的全面突破:從現階段服務的包括運營商在內的核心客戶,拓展到制造、汽車、零售、餐飲、互聯網等行業客戶,為自身構建一個更均衡的業務分布態勢。
在合作伙伴體系方面,SUSE 會通過豐富而完善的合作伙伴培訓和認證考核體系,提高渠道合作伙伴的專業服務能力,使其能夠針對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SUSE 通過云原生的底層架構來支撐客戶各種類型的應用,這就需要借助合作伙伴的能力,以‘B2B2C’的商業模式,服務最終的企業客戶。”陳毅威反復強調,SUSE 所打造的合作伙伴體系,必須是以客戶為中心的。針對合作伙伴的一系列舉措,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幫助客戶實現平穩運行與開拓創新的雙輪驅動”。
除了技術和產品,專業服務同樣是 SUSE 的“拿手絕活”:如果企業尚未理清數字化轉型的路徑,SUSE 首先會提供頂層的咨詢服務;然后幫助客戶規劃具體的實施藍圖;最后,提供具體的實施、部署和售后支持服務。
也就是說,SUSE 有能力為企業客戶提供從 IT 解決方案設計到成功交付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客戶解決實施、管理和維護過程中的困難,快速實現業務增值。
機會正在到來
“創新無處不在”是 SUSE 幾十年來始終堅持如一的信念,也是對客戶的承諾。
“IT 行業變化莫測,越是站在行業前端,越需要持續創新。”2022 年 10 月,業界首款自適應 Linux 平臺的原型橫空出世。這是 SUSE 在持續創新的征程中,不斷突破自我的完美注腳。試想一下,當用戶不再被數據中心、云端、甚至是邊緣的任意場景所束縛,而是通過在云原生環境中演進用例的新方法,從硬件和應用層抽離出來,更加專注于自身的工作負載,這將是怎樣的一副場景?
2023 年上半年,我們聽到了太多有關 AI、ChatGPT 以及英偉達 GPU 的故事。毫無疑問,AI 的飛速發展在重塑和顛覆各個行業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商業機會。
目前,SUSE 已經邁出了 AI 應用的第一步——在 Rancher Prime 上開發了一個AI 助手,為客戶提供自動化、準確和實時的服務。
不過,SUSE 并非止步于此。
“別忘了,硬件和應用的中間,還需要一個更為成熟的操作系統作為支撐。”陳毅威十分肯定,AI 將是 SUSE 非常好的發展契機。
技術不斷迭代,客戶需求也隨之變化,就像時代的步伐,雖難以預測,但總有蛛絲馬跡可循。總有人能在變革到來之前做好準備。陳毅威坦言自己是一個敢于冒險的人,對于 SUSE 當前的選擇,他強調 “我們已經感覺到,屬于云原生的機會、屬于 SUSE 的機會,正在到來。”
關于 SUSE
SUSE 是全球范圍內創新、可靠且安全的企業級開源解決方案領導者,財富 500 強中有 60% 以上的企業依靠 SUSE 為其關鍵任務的工作負載賦能。SUSE 專注于企業級 Linux、企業容器管理和邊緣解決方案,通過與合作伙伴和社區合作,幫助客戶隨時隨地在任意場景進行創新——無論是在數據中心、云端還是邊緣環境。
SUSE 讓“開源”重新“開放”,使客戶能夠靈活地應對當今的創新挑戰,并能夠自由地在未來發展其 IT 戰略和解決方案。SUSE 在全球擁有2000 余名員工,2021 年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監管市場(Prime Standard)上市。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中任何關于公司未來的期望、計劃和前景的聲明,包括含有“目的”、“目標”、“將會”、“相信”、“預期”、“計劃”、“期望”以及旨在表明其為前瞻性聲明的類似表述,應謹慎閱讀。這些聲明僅為預測,由于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這些前瞻性聲明所表示的結果產生巨大差異。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競爭環境、客戶交易的發展、對客戶關系的依賴、增長和收購的管理、未被發現軟件問題的可能性、新冠病毒的流行和經濟衰退影響的風險、定價壓力和互聯網的可行性等。此外,前瞻性聲明僅反映了本新聞稿發布當日的情況,我們不對更新或修正任何前瞻性聲明承擔責任。由于前瞻性聲明可能發生變化,所以本新聞稿發布之日以外的任何時間,都不應以此代表公司觀點。
###
2023 SUSE LLC 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SUSE 和 SUSE 標志是 SUSE LLC 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注冊商標。所有第三方商標均為其各自所有者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