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醫藥股持續調整,工銀瑞信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趙蓓的業績也深度回調超30%。如今,趙蓓的代表基金工銀前沿醫療A再度放開大額申購,之前受傷的基民還會買賬嗎?
作者 |韓忠強
來源 |市界投資匯
近日,醫藥股被撞了一下腰。
“藥茅”恒瑞醫藥更是在短短6個交易日,股價一度縮水超21%。
作為工銀瑞信“醫藥女神”趙蓓二季度末第一大重倉,恒瑞醫藥股價的跳水,讓本就飽受醫藥股調整煎熬的趙蓓,壓力再度增加。
截至二季度末,趙蓓旗下基金管理規模共244.79億。Wind數據顯示,恒瑞醫藥占趙蓓在管基金的凈值比例為8.65%。也就是說,二季度末,趙蓓持有的恒瑞醫藥價值超21億元。
截至8月9日,恒瑞醫藥股價較之前小幅反彈,但恒瑞醫藥股價短期內仍有將近20%的回調。如果二季度之后,趙蓓沒有減倉恒瑞醫藥,那么此輪恒瑞醫藥股價下跌或許會讓趙蓓旗下基金在短期內出現較多浮虧。

業績糟糕的兩年

▲(趙蓓從業以來業績走勢情況。數據來源/Wind)
在遭遇恒瑞醫藥“黑天鵝”之前,趙蓓近兩年的整體業績已經回撤了超32%。在管規模也從2021年底高峰的322億,回落到了如今的244億,一年半多縮水了24%。
目前趙蓓管理著4只基金(A類C類合并計算)。

▲(趙蓓旗下基金近兩年業績情況,時間:截至2023年8月9日。數據來源/Wind)
成立于2021年3月的工銀成長精選,由于成立的時間點趕在了行情的高位,這兩年多虧了29.63%,比業績基準多虧了20%,規模也從19.02億,縮水到了14.20億。雖然工銀成長精選的基金名稱里沒有醫藥醫療等字樣,但截至二季度末,這只基金的前10大重倉里有8只醫療保健類股票。
工銀前沿醫療管理規模156億,是規模最大的一只,也是趙蓓的代表基金。近兩年,工銀前沿醫療A的回報為-33.24%,比基準還多虧了1個多點。
工銀養老產業A,工銀醫療保健行業,近兩年的回報也分別為-33.88%、-35.09%,均比基準多虧,其中工銀養老產業A比基準多虧了18%。
可以看出,近兩年趙蓓的四只基金虧損均在30%上下,且跑輸了各自的比較基準,有的甚至跑輸了高達20%。
趙蓓近兩年業績不佳,那醫療保健行業其它基金的業績情況如何呢?

▲(部分醫療保健類基金業績情況,時間:截至2023年8月8日。數據來源/Wind)
「市界」梳理醫療保健行業中主動權益類規模排名前20位(同一只基金只納入A類份額)的基金,發現虧損超50%的4只,虧損40%-50%的5只,虧損30%-40%的5只,虧損20%-30%的3只,虧損20%以下的2只,1只盈利。
其中虧損超50%的分別是:南方醫療保健A、匯添富醫療服務A、廣發醫療保健A、中歐醫療創新A。這4只基金中,吳興武管理的廣發醫療保健A規模最大,為74.81億。
值得一提的是萬民遠管理的融通健康產業A近兩年盈利4.81%,在一眾虧損基金中顯得鶴立雞群。
回到趙蓓的業績,在與同類基金經理的比較中,趙蓓30%多的回撤顯得中規中矩。
目前趙蓓整體持倉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一半是中藥概念股,包括太極集團、華潤三九、同仁堂、健民集團、昆藥集團。

▲(趙蓓整體管理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情況。數據來源/Wind)
醫藥行業自2021年5月見頂以后,中藥板塊整體較為穩健,具有一定的抗跌性。中證中藥指數 (930641)自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9日上漲了16%。
趙蓓的代表基金工銀前沿醫療A,自2022年一季度開始將中藥股華潤三九買入到前十重倉股之后,逐漸買入同仁堂,到2022年四季度片仔癀、昆藥集團也出現在前十大重倉股。
趙蓓對中藥股的逐漸加倉,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基金凈值的回撤幅度。
雖然趙蓓的業績在同類基金里中規中矩,但拉長時間來看,除了成立時間較短的工銀成長精選為虧損狀態,其它三只基金的年化收益均為正,其中工銀前沿醫療A、工銀醫療保健行業分別達到了16%、12%。
而趙蓓從業以來的整體年化回報也比較可觀,達12.35%。

苦熬10年出圈
趙蓓在近兩年業績拉胯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可觀的年化業績,這要歸功于她在工銀瑞信長達10多年的“苦熬”。
在工銀瑞信的產品介紹中,趙蓓擁有著藥學和金融的雙重學歷背景。
在加入工銀瑞信之前,趙蓓曾在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投資經理助理。
2010年,趙蓓加入工銀瑞信擔任醫藥研究員。熬了4年之后,2014年11月,趙蓓首次擔任基金經理,管理工銀瑞信醫療保健行業。
2014年11月,正值2015年大牛市的啟動階段,而作為一名基金經理行業的新人,趙蓓能趕上大牛市,一方面是幸運的。因為,在工銀醫療保健行業成立不久,趙蓓的業績就隨大牛市來了一次讓人心潮澎湃的高開,2015年4月業績直接干到了150%。
要知道,半年飆漲150%,無異于市場送錢。
沉醉于市場的亢奮,無疑會讓人迷失方向,因為一切來得太容易了。
2015年4月,在市場最亢奮的時期,也是接近2015年牛市頂點,趙蓓管理的工銀養老產業成立。
很可惜,這一次,上天沒能再次垂青這位初出茅廬的基金經理。工銀養老產業成立之后,在經歷了14%的業績猛漲之后便一頭栽進虧損的泥潭。
從盈利14%,到虧損40%,趙蓓管理的工銀養老產業只用了短短兩個多月。福兮禍所伏,此前猛漲的工銀醫療保健行業也沒能幸免。

▲(工銀醫療保健行業業績情況。數據來源/Wind)
伴隨著牛市后的慘烈殺跌,工銀醫療保健行業回吐了此前的大部分盈利。直到5年之后的2020年才又沖破2015年的高點。
5年的漫長等待,對于當初站在高位的基民來說又是何其的無奈。
當然,很少有基民能苦熬5年。早在2016年一季度,工銀醫療保健行業就遭遇了2.4億份額的贖回,規模更是縮水了17億。
直到今天,工銀醫療保健行業的規模也沒能突破2015年的高點。
這段牛熊在一年之內強烈轉換的經歷,讓趙蓓意識到,“判斷市場情緒是非常難的,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能夠把握的事情上,比如對于產業趨勢的判斷、公司基本面的把握。”
2016年2月,當上證指數二次探底到2638點附近時,趙蓓管理的工銀前沿醫療踩著上漲指數的大底成立。
在股市大底入場,工銀前沿醫療的業績也沒讓投資人失望,不但規模達156億,成為醫療保健行業第二大的主動權益基金,該基金的A類份額年化回報更是高達16.72%。
曾在兩只基金上兩次跌倒的趙蓓,在工銀前沿醫療這只基金上是怎樣扳回一局的?

▲(工銀前沿醫療A規模變動情況。數據來源/Wind)
「市界」翻看工銀前沿醫療A這只基金發現,成立之初的2016年這只基金也是相當“迷你”,只有區區1.16億元。此后的2017年和2018年,這只基金也是不溫不火,規模分別也只有1.89億元、3.73億元。
3年波瀾不驚之后,工銀前沿醫療A終于在2019年迎來了爆發,這一年規模一下子猛增到了11.4億元。此后更是一發不可收拾,2020年達到68億,2021年更是一下子飆升到了211億。

基民還會買賬嗎?
3年時間,從3.73億到211億,猛漲55倍,趙蓓的成功離不開醫療行業的風口。
2019年,醫療行業終于走出此前帶量采購下的熊市低迷時期,趙蓓敏銳抓住創新藥、消費醫療等風口帶來的巨大機會,先后重倉了邁瑞醫療、藥明康德、通策醫療、恒瑞醫藥、長春高新、泰格醫藥、智飛生物、愛爾眼科、凱萊英等當時的熱門大牛股。

▲(工銀前沿醫療A,2020年一季度重倉股情況。數據來源/Wind)
別看趙蓓是一名女性基金經理,當風口來臨時,趙蓓敢于下重注。比如在2020年一季度,趙蓓就將恒瑞醫藥買進到了工銀前沿醫療A的第一大重倉,且占股票市值的比例高達11.82%。
「市界」翻閱工銀前沿醫療A季報發現,自2016年3季度開始,直到2020年年報,趙蓓重倉持有恒瑞醫藥長達4年半。而這期間,恒瑞醫藥股價從14.60元,漲到了93元,漲了4.3倍。而趙蓓的工銀前沿醫療A也憑著這一只股票賺得盆滿缽滿。
敢于重倉持股的背后,趙蓓認為做投資就是要在有限精力下,持股集中、研究聚焦,另外持股集中的一個首要任務是“把行業趨勢看清,而不是急著抓魚(上市公司)。”
“看準行業,集中持股”,這就是趙蓓從2015年熊市之后再度站起來的一大法寶。
憑借這一法寶,2021年6月25日,工銀前沿醫療A以392.77%的五年期回報領跑股票型基金,趙蓓也成為公募基金史上首位五年期女性基金經理冠軍,而同期易方達張坤、景順長城的劉彥春、中歐基金葛蘭的業績均屈居趙蓓之后。
正是憑借這個冠軍,趙蓓成功出圈,并有了與當時中歐基金葛蘭一較高下的實力。
高光之后,便是落寞。
醫藥行業自2021年5月見頂以來,已經經過了兩年多的深度調整,而趙蓓動輒超30%的回調也讓她壓力倍增。
但目前,事情似乎正在朝著另一面發展。
在恒瑞醫藥股價大幅跳水的第一天(7月31日)之后,8月1日,趙蓓的代表基金工銀前沿醫療,就發布公告,稱在8月2日起,恢復投資者對該基金的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
這也意味著,工銀前沿醫療自從2021年12月1日起,長達1年9個月的每日1萬元的限額宣布終止。
工銀前沿醫療此前公告,當時限額的原因標注為“保護基金持有人利益”。
當市場行情不好、風險聚集的時期,基金公司適度“閉門謝客”確實有利于避免規模過大帶來的管理難度以及規避新入資金高位接盤的風險。
如今,工銀瑞信前沿醫療再度“開門迎客”,受傷的基民還會買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