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方凌晨
又有發起式基金將“退場”。8月11日,華潤元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旗下發起式基金于2023年8月11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2家基金公司旗下近40只發起式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陸續發布清算報告。此外,年內還有68只基金將面臨成立滿三年但規模不足2億元的窘境。
受訪人士表示,發起式基金觸發清盤“紅線”,規模不足2億元是主因。接下來,可以從提升投資回報率、加強特色產品的營銷宣傳等方面下功夫,以破解規模過小難題,擺脫清盤困境。
清算多因規模不足2億元
發起式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時,使用公司股東資金、公司固有資金、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基金經理等人員資金認購基金的金額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且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
以8月10日發布清算報告的博遠博銳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為例,該基金已出現了基金合同約定的應當終止的事由:基金合同生效日起三年后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2億元的,基金合同自動終止并按照約定的程序進行清算,且不得通過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延續基金合同期限。該基金基金合同生效日為2020年7月8日。2023年7月9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
另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來,已有博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潤元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弘毅遠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22家機構旗下近40只發起式基金發布清算報告,包括大成興享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嘉合永泰優選三個月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弘毅遠方經濟新動力(2.920, 0.01, 0.34%)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等。
談及發起式基金觸及清盤“紅線”的原因,一位公募基金從業人士表示:“其一,基金規模不足2億元;其二,投資業績不佳,無法達到投資目標或滿足特定的規模要求、業績要求;其三,基金管理人的營銷實力有限,尤其是新成立或者中小型基金公司。”
具體到造成規模不足2億元的因素,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池云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其基金策略不被市場接受;二是機構大量贖回定制產品份額;三是基金業績不如同類等。
《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梳理基金清算報告發現,多數發起式基金是由于在基金合同生效滿三年后基金資產凈值低于2億元,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而遭清盤;另有少數發起式基金則是經“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而清盤。
除了已清盤基金產品,另有部分發起式基金似乎也面臨著成立將滿三年但規模不夠的尷尬境地。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8月13日至年底期間,有107只發起式基金成立將滿三年期限,其中,有68只基金目前規模不足2億元。
需積極提高投資回報率
據池云飛介紹,發起式基金擁有利益共擔、便于定制等特點,非常適合用于設立、推廣市場辨識度相對較低的產品。同時,由于發起式基金的設立要求較普通基金低,對市場募集環境的依賴也更低。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有規模統計的發起式基金超2700只,規模合計約2.65萬億元,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的公募基金規模27.69萬億元來計算,其占比約為9.6%。而今年以來,新成立的發起式基金達402只,可統計規模合計超629億元,約占年內新發基金規模的10%。
“發起式基金較普通產品門檻低,發行這類品種更容易。”華北地區某公募基金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在市場行情偏弱時,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大幅降低,基金公司發行新基金難度提升,發起式基金會更受重視。
“不過,發起式基金也有嚴格的清盤機制,因此基金管理人會根據產品特點對發行方式做慎重選擇。”池云飛說。
發起式基金屬于“寬進嚴出”的產品,其清盤壓力往往會大于普通開放式基金,前述公募基金從業人士表示:“基金管理人可以通過積極的投資策略提升投資回報率,加強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提高投資回報率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針對市場需求,創新產品設計,滿足投資者對多樣化投資的需求,從而吸引更多資金。此外,基金管理人還需加大對潛在投資者的宣傳力度,提高投資者對發起式基金的了解和認可度。”
在池云飛看來,對于一些辨識度不高、業績不亮眼的產品,基金管理人可以通過更換更合適的基金經理等來提高競爭力。當然,對于產品競爭力不足、性價比較低的產品還是可以選擇清盤,以釋放基金管理人的投研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