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授權轉載發(fā)布。
作為擁有十億級用戶的國民APP,微信到底有多少功能,可能除了官方外,應該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如數(shù)家珍。在微信這個大平臺上,許多功能曾華麗登場,但又悄無聲息地下線。這不就在5月28日晚間,微信方面發(fā)布公告稱,因業(yè)務發(fā)展方向調(diào)整,微信圈子功能將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停運。
與其他“關門大吉”的軟件/功能一樣,微信圈子的關閉同樣也是分階段執(zhí)行。6月28日,微信圈子的互動功能與入口將被關閉,用戶將不能發(fā)布新的內(nèi)容,而在這一時間點之后,用戶可以使用 " 導出個人主頁數(shù)據(jù) " 的功能,來保存曾在其中發(fā)布過的內(nèi)容。
不過或許有相當多的朋友看到這則消息時,第一反應會是“微信圈子是什么”,并且也有人將微信圈子當作是微信朋友圈,但事實上微信圈子也曾有一個相當顯赫的過往。2019年12月上線的“微信圈子”,前身是在2019年初上線的“好物圈”,而“好物圈”則來源于微信在2018年夏季推出的“我的購物單”。彼時這一功能的推出,在外界看來是微信布局電商的標志,而好物圈更是在眾多媒體的報道中,據(jù)稱是由馬化騰和張小龍親自組織的項目。
最初,好物圈就是一個非常典型基于社交鏈的種草模塊,只有單純的產(chǎn)品展示、介紹功能,目的是將此前處于微信好友聊天中的商品種草正規(guī)化,"和朋友分享好物 "就是官方給它的標簽。然而最終的情況卻是,完全不同于視頻號的眾星捧月,從好物圈到微信圈子在微信中都顯得過分“低調(diào)”。想要打開微信圈子,需要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搜一搜——圈子”這三道步驟,如此麻煩的操作,想要獲得用戶增量的難度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大量微信用戶不知道有這一功能,也被外界認為是微信圈子失敗的導火索。
微信圈子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或許與其多次改版來嘗試更換方向,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名為“好物圈”的階段,這是一個基于社交關系的商品推薦功能,是微信在社交電商領域的一次嘗試。而改名為“微信圈子”后,則變成了微信版小紅書,開始向內(nèi)容社區(qū)發(fā)展,變成了更加垂直的內(nèi)容社群,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與QQ興趣部落一樣,基于圈層的社交玩法。
定位跨度如此之大的情況下,自然也就意味著用戶群體的不斷洗牌,再加上本身只擁有一個三級入口,微信圈子也就是出現(xiàn)了雖然背靠微信流量,但最終難以成事的情況。在許多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轉型“小紅書”模式的微信圈子失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其屬于“重復造輪子”,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防御型產(chǎn)品,早期或是為了試水社交電商,但后期則是為了對抗小紅書。
小紅書的成功,讓騰訊意識到用戶因為志趣相投而產(chǎn)生內(nèi)容,再由內(nèi)容產(chǎn)生社交與購買是可行的。并且就在2019年,微信小程序大獲成功后,海量開發(fā)者、商家、用戶的涌入繁榮了小程序的生態(tài)圈,小程序也成功取代了好物圈,成為了微信中心化電商分發(fā)的節(jié)點。
基于此,好物圈就變成了微信圈子。然而,興趣社區(qū)想要做得好,強運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例如百度貼吧就用社區(qū)自治來實現(xiàn)了長期運行,但微信方面在運營上的投入?yún)s并并不高。同時,由于微信對于陌生人社交的克制,導致從共同興趣變成好友聊天的轉化被阻斷,進一步的購買轉化也出現(xiàn)了問題。不知是不是因為吸取了微信圈子的這一敗筆,視頻號在這點上也有了明顯的改觀。
更為遺憾的是,小紅書如今遇到了破圈難、轉化難的瓶頸,IPO之路遙遙無期。當對標的對象沒能沖擊自己的情況下,微信圈子也就到了迎來“飛鳥盡良弓藏”的時候。并且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許多用戶第一次知道微信圈子,竟然是在其宣布將要停運的時候,這對于微信而言顯然是一件很奇怪的現(xiàn)象。
要知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騰訊游戲之所以能夠無往而不利,靠的就是QQ和微信這兩大流量工具的引流,讓游戲得以渡過最危險的冷啟動階段。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微信圈子失敗了?就像上文中所說,因為微信方面沒有給出足夠的資源,讓這個只有三級入口的功能,被用戶逐漸遺忘了。
這或許恰恰是問題所在,諸如微信這樣一個大而全的超級APP,也遭遇了邊際效應遞減的現(xiàn)象。而邊際效應遞減所指的,則是新增加的每一個單位帶來的效應,相比上一個單位帶來的效應是遞減的。例如當你非常餓的時候,第一個包子帶給你的需求效應最大,再吃第二個包子時,給你帶來的需求效應就會比第一個包子低,直到邊際效應為零(吃飽了),甚至為負值(吃撐了)。
支付寶、微信、淘寶等超級APP的出現(xiàn),目的都是用在資源整合及信息化服務上的優(yōu)勢,讓用戶盡可能的留在APP里,而這就要求超級APP提供盡可完善的體驗,并形成一個使用場景的閉環(huán)。讓一款APP實現(xiàn)解決不同需求的愿景,就使得這些APP的開發(fā)者需要不斷的堆疊功能。
然而,堆疊功能也是有邊際效應的,因為不僅用戶的注意力資源有限,即便是強如微信,在推廣和運營資源上同樣也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它只能重點推介部分功能,但不斷追求大而全的產(chǎn)品思路,又要求必須緊隨潮流來堆疊功能,并讓用戶流連其中,而功能的堆疊則會讓APP變得臃腫,讓用戶體驗下降,這時就需要開發(fā)者為APP進行瘦身了。
所以當各大超級APP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進入成熟期的當下,重復新增功能——砍掉某一功能的輪回,大概率是會一直持續(xù)到騰訊所謂“全真互聯(lián)網(wǎng)”到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