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可以說,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東西,無論是外出旅游(火車),還是辦理某些業務,都需要用到身份證。
其實想想也很簡單,你出門在外,總得有一個,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不然你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報自己的名字,別人也不認識你啊。
想要讓別人知道你的信息,身份證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用身份證證明自己的身份,簡單快捷,大家都可以節約時間。
現在很多景區,都可以直接刷身份證進入,前提是你得提前在網上購票,刷身份證進入,很好地解決了人員擁堵問題。
身份證這么重要的東西,很多人或許知道一些,其上數字的含義,但是關于這些數字的規范讀法卻不了解,尤其末尾是“X”的人。
事實上身份證上的那一串數字,如果拋開它們所代表的含義,那它們就是單純的數字而已,所以末尾字符“X”代表的也是數字。
其實身份證的最后一個字符,并沒有實際的含義,它所起的作用只是校驗,因此最后一個字符也叫做——校驗碼。
那身份證的最后一位數字,應該怎么去讀呢?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來看看身份證的神奇之處。
演變歷程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身份證是現代人發明的產物,畢竟這么高級的東西,除了用現在的科技能做出來之外,估計也就別無他法了。
事實情況并非如此,身份證這玩意,在新中國剛成立那會是沒有的,當時人們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就是戶口簿。
用戶口簿來證明自己的身份,是有些單薄的,那個時候,戶口簿上也沒有什么照片,想要證明一個人的身份是很難的。
所以當時也就產生了很多的“黑戶”,這些人并沒有給自己上戶口,如此一來就給有關部門很大的壓力了。
畢竟有關部門,需要定期進行人口普查等工作,那些沒有身份證明的“黑戶”,就讓有關部門很頭疼了。
后來國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在1984年頒布了一項法律,這項法律就是為中國公民發放身份證。
起初的時候,只有幾個大城市進行定點實驗,其他的人依舊是沒有身份證的,直到1985年,國家又對這項法律進行了修改。
規定只要年滿16歲的公民,都必須去有關部門辦理,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公民陸續都有身份證了。
這個時候的身份證還只是“一代”,由于制造身份證的技術不夠成熟,加上“一代身份證”過于簡陋,所以當時造假現象也是很嚴重的。
當時很多犯罪分子,為了逃脫有關部門的追查,經常會偽造身份證,以這種瞞天過海的方式,試圖逃脫法律的制裁。
此外也有很多不法分子,為了謀取利益,通過向他人,出售“假證”來獲取錢財,國家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再次對法律進行修改。
到了2003年的時候,未滿16歲的公民,也可以去有關部門辦理了,此外有關部門,開始計劃對身份證進行換發。
當然原來的身份證(一代)也是可以使用的,只是到期之后就不能再用了,2004年的時候,國家開始發行新的身份證。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代”,直到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身份證,依舊是“二代”,所以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二代身份證的特點。
國家新研制的“二代”身份證是具備機讀功能的,說白了就是可以進行“刷卡”了,而“一代”身份證則沒有這樣的功能。
由于這個原因,“一代”身份證,容易被某些不法分子偽造,從而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二代”身份證的問世,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以“二代”身份證,在安全性這些方面表現地極為優越,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假證”的制造難度,確保了社會的穩定。
與“一代”身份證所不同的是,“二代”身份證采用了正反兩面的設計,這樣就讓公民的信息變得更加完整,同時也更方便有關人員的檢驗。
現在出門如果沒有身份證的話,恐怕會寸步難行,許多事情都需要核驗身份之后,才能夠進行,而一旦身份證丟失或是損毀,必須要及時補辦。
在身份證補辦期間,公民可以使用臨時身份證,來證明自己的身份,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問題,但在新的身份證到手之后,臨時身份證就不能使用了。
所以有身份證的話,臨時身份證就不需要了,為了自己外出方便,身份證還是需要妥善保管的,畢竟如果丟了,那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
除了這些之外,“二代”身份證的號碼位數,比“一代”身份證是要多的,具體的位數是18位,而“一代”只有15位。
這增加的位數,主要是體現在年份上,當時“一代”身份證的出生年份,只有兩位數字,而“二代”身份證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兩位。
至此之后,居民身份證上的出生年份,開始采用公元紀年,也就是4位數字,另外增加的一位數字,就是末尾的校驗碼。
神奇的數字
新身份證上增加的這些數字,肯定不是胡亂加上去,這都是經過精密計算之后得來的,尤其是最后一位校驗碼,有著非常復雜的計算公式。
這些我們暫且不論,我們先來看看身份證上這些數字的含義,別看身份證有18個數字,這些數字都可以分成組,每一組都有特殊的含義。
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記不住自己的身份證號,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如果不理解數字含義的話,是很難記憶的。
這就跟你記憶一組無規則的數字一樣,看似沒有規則,實則將數字進行分組后,規則也就出來,身份證號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家在上學的時候,老師肯定已經,給大家講解過身份證號的含義,我們這里主要講一下,能夠快速記憶的身份證號的方式。
在記憶的時候,可以將最后一位數先放一邊,剩下的17位數字,我們分成三組來記。
這三組數字代表了我們的戶口所在地、出生日期,以及我們的性別,這樣就很好理解了,我們給有關人員報自己身份的時候,這些都是必須要說的。
身份證號的目的,就是準確地表達自己的信息,明白了這一點之后,我們就可以快速記憶了,其中戶口所在地包括6位數字。
這6個數字可以兩兩一組,每兩位相鄰的數字,代表的是你所在的省、市、以及縣,所以記憶這些數字的難度并不高,大家只要多看即便既可以記下來了。
而這6位數字是固定的,畢竟省份這些東西又不會改變,所以這就減輕了我們的記憶難度,從第7位開始,到14位結束,這是我們的出生日期。
這就沒什么難度了,畢竟自己的出生日期還是能記住的,以上這些數字都有重復的可能,畢竟出生日期相同的大有人在。
從第15位數字開始,才是決定身份證號不同因素,15位到17位這3個數字,官方名稱叫做順序碼,說白了就是給你排個號。
正確讀法
其中15位和16位,這倆數代表給你頒發證件部門的代碼,這兩個數字就只能硬記了,不過就兩個數字,記憶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另外還得再說一說代表性別的數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男奇女偶”,將奇數分給男士,將偶數分給女士。
這就是身份證號的第17位,反正只有1-9這10個數字,記憶起來也不費什么事,這就是身份證前17位的記憶方法。
根據這樣的方法來記,是可以快速記住的,到時候有關人員讓你報身份證號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脫口而出,不用再把身份證掏出來看了。
這樣既可以節約自己的時間,也可以節省別人的時間,所以身份證號還是很有必要記憶的,我們再來看看最后一位數字。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最后一位字符是沒有什么含義的,它的官方名稱就是校驗碼,具體是怎么計算出來的我們不用管,重點來看看它的讀法。
最后一位字符既然是代表的數字,那肯定也是要讀數字名稱的,所以“X”的讀法就是數字“10”,因為校驗碼一共有10種數字。
用電腦計算的時候,最后一位數字“10”,會用“X”代替,畢竟身份證規定只有18位數字,倘若用“10”的話,就會多出來一位,這是不符合規定的。
結語
所以身份證號的最后一位“X”,正確讀法就是“10”,所以以后在報自己身份證號的時候,要用正確的方式來報。
這就是身份證上數字所代表的特殊含義,只有理解了這些含義,才能更有效地記憶身份證,怎么樣,你會用規范的方式,來讀自己的身份證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