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I換臉技術日漸成熟,不少開發平臺抓住這一機遇,推出各類AI換臉小程序和應用,掀起了一股“換臉”熱潮。
其中一款名為“45AI”的小程序無需用戶親臨照相館,花費9.9元,就能獲得一組經過AI換臉處理的芭比風格寫真照片,其生成的照片有著粉色照片背景、皇冠發飾以及精致的芭比妝容,讓消費者體驗一把當真人芭比的感覺。
據深晚記者了解,“45AI”的使用者多為女性,有些用戶甚至不惜排隊等候數天。大量用戶擠入,一度導致服務器癱瘓。小紅書用戶劉女士表示,她出于好奇心也用自己的照片生成了一張芭比照,雖然照片中的表情有些生硬,但照片中芭比公主的妝容,讓她覺得很驚艷,仿佛自己就置身于芭比世界中。
市場上涌出10余款AI生成式圖片應用
在芭比換臉爆火之前,市面上已陸續出現了與AI相關的圖片工具,比如消費者熟悉的App美圖秀秀,其中也存在AI相關功能,但由于AI生成技術的不完善,會出現人臉不真實、畫面不夠清晰、和本人不相似等情況。目前隨著AI技術成熟,美圖秀秀也上線了7款AI方向產品,可以進行AI繪畫、AI擴圖等。
目前AI大模型技術的成熟,涌現了超過十款AI生成式圖片應用。這些軟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妙鴨相機、“45AI”為代表的AI換臉工具,另一類是以Midjourney為代表的AI繪畫、繪圖工具。
“我需要上傳至少20張不同表情和發型的照片,花費9.9元再等候6個多小時就可以看到照片了。”使用過妙鴨AI的自媒體博主高女士向深晚記者介紹,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其他朋友用妙鴨小程序生成的照片,她便抱著好奇的心態嘗試使用。高女士比較滿意妙鴨相機生成的照片效果,認為這些照片和本人很像。“不過還是有點AI感,沒有真人靈動。”
為了測試這些AI生成式圖片應用的水平,深晚記者采訪了一位使用過多種AI換臉工具的用戶杜女士,她一共測評過四款可以支持AI換臉的工具,分別是Midjourney、Faceplay、B612、妙鴨小程序。
杜女士介紹,不同的AI換臉工具所提供的服務和風格效果不同,價格不一。這是因為這些應用底層AI模型不同,參數量不同,訓練數據集也有較大差異,所以各個應用生成的照片特點也有所不同。例如Midjourney,用于訓練的數據集來自各個種族,所以可能并未針對亞洲面孔做出特殊微調,故而性價比可能相對不高。
AI大模型相關技術的進化催生換臉行業
AI人臉出圖的速度與對抗訓練時長、服務器承載量相關。而衡量一張換臉照片是否逼真、自然的關鍵因素,就是是否能夠找到對抗訓練中合適的判別函數,因此AI換臉應用往往需要用戶提供大量真實人臉照片,才能找到合適的判別函數保證圖片精美度。
用戶應增加對AI換臉工具的警惕性
AI換臉相關應用火爆的商業邏輯是消費者對個性化服務的追求。“個性化服務已然成為了當今的消費趨勢,而AI的推廣與應用正好就滿足了這種強烈的個性化需求。”鄭海濤說。
以往傳統的商業消費模式,都是先生產后匹配需求,先生產后售賣,然而這種模式就容易出現浪費和丟棄。目前無論是爆紅的AI繪畫還是ChatGPT應用,都是采用AI技術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定位,然后去匹配和滿足用戶,更加精確、更加個性化。
在AI換臉爆火的背后,仍需警惕肖像權的濫用。據深晚記者了解,妙鴨要求用戶上傳大量個人照片,包括五官清晰的正面照,但最初的用戶協議卻規定“您特此授權我方在全世界(包括元宇宙等虛擬空間)范圍內享有永久的、不可撤銷的、可轉讓的、可轉授權的、免費的和非獨家的許可”。對用戶人臉信息數據儲存和使用提出了強勢要求,而后雖然妙鴨自動刪除了上述信息,但也證明目前AI換臉應用的用戶協議仍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的規定及漏洞。
目前,認真閱讀用戶協議的用戶占比較少。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156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9%受訪者很少或從沒閱讀過App用戶協議/隱私協議,但這些用戶協議可能會存在第三方應用利用用戶肖像進行濫用、售賣或進行欺騙勒索的條款,需要用戶謹慎對待。
另一方面,AI換臉技術也有風險引起社會倫理問題,比如利用AI換臉技術,惡意用戶可以偽造他人面部表情和言行,制造虛假視頻或圖片,導致虛假信息的傳播。近期,就有不法分子使用AI換臉工具制作虛假色情視頻內容,此類現象也引發了大量用戶對于AI換臉工具的警惕性。
鄭海濤表示,AI換臉技術帶來了許多創新和便利,但也存在一系列風險和挑戰。加強技術研發和監管,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公眾對于AI換臉技術的認知和警惕才是成為規避風險最好的利刃。
(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用一張照片輕松擁有無數“分身” 專家解密AI換臉技術原理 滿足個性化需求但也暗藏風險》)
(作者:深圳晚報記者 白 雪 實習生 劉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