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死鎖
SELECT
s.sid "會話ID",
s.lockwAIt "等待鎖",
s.event "等待的資源/事件", -- 最近等待或正在等待的資源/事件
DECODE(lo.locked_mode, 0, '尚未獲得鎖', 1, NULL, 2, '行共享鎖', 3, '行排它鎖', 4, '共享表鎖',
5,'共享行排它鎖',6, '排它表鎖') "鎖模式",
do.object_name "被鎖對象",
s.status "會話狀態",
sq.SQL_TEXT,
sq.SQL_FULLTEXT,
sq.executions "SQL執行次數",
ROUND(sq.elapsed_time/1000000, 2) "SQL執行時間(秒)",
DECODE(sq.executions,0,'-',NULL,'-',ROUND(sq.elapsed_time/1000000/sq.executions, 2)) "SQL平均執行時間(秒)",
DECODE(sq.executions,0,'-',NULL,'-',ROUND(sq.rows_processed/sq.executions, 2)) "平均返回行數",
s.sql_exec_start "SQL開始執行時間",
sq.last_active_time "查詢計劃最后活躍時間",
lo.process "操作系統進程ID",
s.port "進程端口號",
s.program "進程名稱",
lo.os_user_name "操作系統用戶名",
s.machine "操作系統機器名稱",
'ALTER SYSTEM KILL SESSSION '''||s.sid||','||s.serial#||''';' "終止會話操作"
FROM v$sql sq
JOIN v$session s on s.sql_hash_value = sq.hash_value
JOIN v$locked_object lo on lo.session_id = s.sid
JOIN dba_objects do on do.object_id = lo.object_id
WHERE s.username='OPT_WMS_USER' ; -- Oracle用戶名稱,大寫
說明:
- 如果lockwait值不為空(形如0000001F83D6C748),并且status為ACTIVE,則說明存在死鎖
- event 最近等待或正在等待的資源/事件:
- enq: TX - row lock contention :按模式6等待TX:當會話等待另一個會話已持有的行級鎖時發生該事件,即某個用戶正在更新、刪除另一個會話希望更新、刪除的行時,會發生這種情況。這種類型的TX排隊等待對應于等待事件 enq:TX - row lock contention。
- 解決方案:已經持有鎖的第一個會話執行提交或回
查看慢查詢
查詢執行最慢的SQL
SELECT * FROM (
SELECT s.sql_text,
--s.sql_fulltext, 注釋掉該列,可以加快查詢速度(如果需要查詢完整sql文本,可以考慮通過sql_id二次查詢)
s.sql_id,
s.executions "執行次數",
ROUND(s.elapsed_time / 1000000, 2) "總執行時間(秒)",
ROUND(s.elapsed_time / 1000000 / s.executions, 2) "平均執行時間", --單位:秒
s.first_load_time "父游標創建時間",
s.parsing_user_id "用戶id",
u.username "用戶名"
FROM v$sqlarea s
LEFT JOIN all_users u ON s.parsing_user_id = u.user_id
WHERE s.executions > 0
AND u.username = 'OPT_WMS_USER' --注意 用戶名大寫
ORDER BY 平均執行時間 DESC)
WHERE rownum <= 50
說明:為什么不從v$sql統計信息?這是因為即便相同的SQL,每次執行耗時也可能不一樣,所以,考慮求平均值,所以需要對SQL分組統計,SQL_TEXT相同,大概率為同一條SQL,所以考慮從按SQL_TEXT分組統計的v$sqlarea讀取信息。當然,出于嚴謹的考慮,也可以不分組統計,把v$sqlarea替換成v$sql就好了。
查詢SQL執行次數,按次數降序排序
SELECT * FROM (
SELECT s.sql_text,
--s.sql_fulltext,
s.sql_id,
s.executions "執行次數",
s.last_active_time "最后執行時間",
s.first_load_time "父游標創建時間",
s.parsing_user_id "執行用戶id",
u.username "執行用戶",
RANK() OVER(ORDER BY executions DESC) executions_rank
FROM v$sql s
LEFT JOIN all_users u
ON u.user_id = s.parsing_user_id) T
WHERE executions_rank <= 100;
注意:之所以從v$sql獲取統計數據,是因為這里未對SQL_TEXT做GROUP BY(SQL_TEXT是完整SQL文本前1000個字符,存在截斷的可能,按在這個統計可能不準確),就針對每條SQL(不管是否相同)單獨統計,當然,也可以考慮按SQL_TEXT分組統計,把v$sql改成v$sqlarea就好了。
查看存在TABLE ACCESS FULL行為的SQL
SELECT s.sql_text, s.sql_fulltext, sp.sql_id
FROM v$sql_plan sp
LEFT JOIN v$sql s on sp.sql_id = s.sql_id
WHERE sp.operation = 'TABLE ACCESS'
AND sp.options = 'FULL'
AND sp.object_owner = 'OPT_WMS_USER_B' --注意 用戶名大寫 --可選查詢條件
V$SQL
V$SQL列出了關于共享SQL區,不含GROUP BY子句的統計,輸入的原始SQL文本的每個子項各占一行。通常在查詢執行結束時更新V$SQL中展示的統計信息,然而針對長耗時查詢,每5秒更新一次。這樣更容易在運行期間查看長時間運行的SQL語句帶來的影響
Column |
Datatype |
Description |
SQL_TEXT |
VARCHAR2(1000) |
當前游標的SQL文本的前1000個字符 |
SQL_FULLTEXT |
CLOB |
以<CLOB>方式展示的SQL語句全文。可使用該列檢索SQL語句全文,而無需連接V$SQLTEXT動態性能視圖。 |
SQL_ID |
VARCHAR2(13) |
類庫緩存中父游標的SQL標識。 |
SHARABLE_MEM |
NUMBER |
子游標使用的共享內存量(字節為單位) |
PERSISTENT_MEM |
NUMBER |
子游標生存周期內使用的固定內存量(字節為單位) |
RUNTIME_MEM |
NUMBER |
子游標運行期間所需的固定內存量(字節為單位) |
SORTS |
NUMBER |
子游標完成的排序次數 |
LOADED_VERSIONS |
NUMBER |
指示是否已加載上下文堆,1表示已加載,0表示未加載。 |
OPEN_VERSIONS |
NUMBER |
指示子游標是否被鎖定,1表示被鎖定,0表示未被鎖定 |
USERS_OPENING |
NUMBER |
任意子游標打開的用戶數。 |
FETCHES |
NUMBER |
與SQL語句關聯的FETCHES的次數 |
EXECUTIONS |
NUMBER |
自從對象被加載到類庫緩存后,該對象被執行次數。 |
PX_SERVERS_EXECUTIONS |
NUMBER |
并行執行服務器執行的總次數 ( 當語句從未被并行執行時為0) |
END_OF_FETCH_COUNT |
NUMBER |
游標被加載到類庫緩存后,被完整執行的次數。當游標部分執行時,此統計值不會增加,不管是因為在執行過程中失敗,還是在關閉或重新執行游標之前只提取了此游標生成的前幾行。根據定義,END_of_FETCH_COUNT列的值應小于或等于EXECUTIONS列的值。 |
USERS_EXECUTING |
NUMBER |
執行語句的用戶數 |
LOADS |
NUMBER |
對象被加載或者重新加載的次數 |
FIRST_LOAD_TIME |
VARCHAR2(19) |
父游標的創建時間 |
INVALIDATIONS |
NUMBER |
子游標無效的次數 |
PARSE_CALLS |
NUMBER |
子游標的解析調用次數 |
DISK_READS |
NUMBER |
子游標的磁盤讀取次數 |
DIRECT_WRITES |
NUMBER |
子游標的直接寫次數 |
BUFFER_GETS |
NUMBER |
子游標的獲取緩存區次數 |
AppLICATION_WAIT_TIME |
NUMBER |
應用等待時間(微秒為單位) |
CONCURRENCY_WAIT_TIME |
NUMBER |
并發等待時間(微秒為單位) |
CLUSTER_WAIT_TIME |
NUMBER |
集群等待時間(微秒為單位) |
USER_IO_WAIT_TIME |
NUMBER |
用戶I/O等待時間(微秒為單位) |
PLSQL_EXEC_TIME |
NUMBER |
PL/SQL執行時間(微秒為單位) |
JAVA_EXEC_TIME |
NUMBER |
Java執行時間(微秒為單位) |
ROWS_PROCESSED |
NUMBER |
已解析SQL語句返回的總行數 |
COMMAND_TYPE |
NUMBER |
Oracle命令類型定義 |
OPTIMIZER_MODE |
VARCHAR2(10) |
SQL語句執行模式(優化器模型) |
OPTIMIZER_COST |
NUMBER |
優化器給出的查詢成本 |
PARSING_USER_ID |
NUMBER |
最初構建此子游標的用戶ID |
PARSING_SCHEMA_ID |
NUMBER |
最初構建子游標使用的模式ID |
PARSING_SCHEMA_NAME |
VARCHAR2(30) |
最初構建子游標使用的模式名稱 |
SERVICE |
VARCHAR2(64) |
服務名稱 |
SERVICE_HASH |
NUMBER |
SERVICE列展示的服務名稱的哈希值 |
MODULE |
VARCHAR2(64) |
SQL語句第一次被解析時正在執行的模塊名稱,該名稱可通過調用 |
MODULE_HASH |
NUMBER |
MODULE列展示的模塊名稱的哈希值 |
SERIALIZABLE_ABORTS |
NUMBER |
每個游標事務序列化失敗并產生ORA-08177錯誤的次數 |
CPU_TIME |
NUMBER |
此游標用于解析,執行,獲取(fetch)的CPU耗時 (以微秒為單位) |
ELAPSED_TIME |
NUMBER |
此游標用于解析,執行,獲取的占用時間(以微秒為單位)。如果游標采用并行執行,則ELAPSED_TIME 為查詢協調器及所有并行查詢slave進程的累計占用時間。 |
OBJECT_STATUS |
VARCHAR2(19) |
游標的狀態:VALID - 有效,無錯誤授權 VALID_AUTH_ERROR - 有效,有授權錯誤授權。VALID_COMPILE_ERROR - 有效, 有編譯錯誤授權。VALID_UNAUTH - 有效,未授權。INVALID_UNAUTH - 無效,未授權。INVALID - 無效,未授權,但保留時間戳。 |
LAST_LOAD_TIME |
VARCHAR2(19) |
查詢計劃被加載到類庫緩存的時間 |
IS_OBSOLETE |
VARCHAR2(1) |
指示游標是否已過時,是(Y) 或者否(N)。如果子游標的數量太大,則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
LAST_ACTIVE_TIME |
DATE |
查詢計劃最后活躍時間(即完成SQL解析的時間,可以當做SQL最后執行的時間) |
IO_INTERCONNECT_BYTES |
NUMBER |
Oracle 數據庫和存儲系統之間交換的I/O字節數。 |
PHYSICAL_READ_REQUESTS |
NUMBER |
被監控SQL發起的物理讀I/O請求 |
PHYSICAL_READ_BYTES |
NUMBER |
被監控SQL從磁盤讀取的字節數。 |
PHYSICAL_WRITE_REQUESTS |
NUMBER |
被監控SQL發起的物理寫I/O請求。 |
PHYSICAL_WRITE_BYTES |
NUMBER |
被監控SQL寫入磁盤的字節數 |
OPTIMIZED_PHY_READ_REQUESTS |
NUMBER |
被監控SQL從數據庫智能閃存緩存發起的物理讀取I/O請求數 |
LOCKED_TOTAL |
NUMBER |
子游標被鎖定的總次數 |
V$SQLAREA顯示共享SQL區域的統計信息,每條SQL字符串為一行。它提供內存中、已解析并準備執行的SQL語句的統計信息。V$SQLAREA和V$SQL兩個視圖的不同之處在于,V$SQL中為每一條SQL保留一個條目,而V$SQLAREA中根據SQL_TEXT進行GROUP BY,通過VERSION_COUNT計算子指針的個數
V$SESSION
V$SESSION 顯示當前會話的會話信息,常見視圖字段及字段描述說明如下:
列 |
描述 |
SID |
會話ID |
SERIAL# |
會話序列號。用于唯一標識會話的對象。如果會話結束,而另一個會話以相同的會話ID開始,則保證將會話級命令應用于當前會話的對象。 |
USER# |
Oracle用戶ID |
USERNAME |
Oracle用戶名稱 |
COMMAND |
正在執行的命令(解析的最后一條語句)。可以通過運行以下SQL查詢來查找此COMMAND列中返回的任何值 n 的命令名:SELECT Command_name FROM v$sqlcommand WHERE command_type=n COMMAND”列值為 0,則表示該命令未記錄在V$SESSION中。 |
LOCKWAIT |
會話正在等待的鎖的地址。NULL值表示沒有等待鎖。 |
STATUS |
會話狀態:ACTIVE-會話當前正在執行SQL,INACTIVE-處于非活動狀態且沒有配置限制或尚未超過配置的限制的會話。KILLED-標記為被終止的會話。CACHED-為Oracle XA臨時緩存的會話。SNIPED-超出某些配置限制(例如,為資源管理器消費者組指定的資源限制或用戶配置文件中指定的idle_time)的非活動會話。此類會話將不允許再次激活。 |
SCHEMA# |
Schema用戶ID |
SCHEMANAME |
Schema用戶名稱 |
OSUSER |
操作系統客戶端用戶名稱 |
PROCESS |
操作系統客戶端進程ID |
MACHINE |
操作系統機器名稱 |
PORT |
客戶端進程端口號 |
TERMINAL |
操作系統終端名稱 |
PROGRAM |
操作系統進程名稱 |
TYPE |
會話類型 |
SQL_HASH_VALUE |
配合 SQL_HASH_VALUE使用,用于標識當前正在執行的SQL語句。 |
SQL_ID |
當前正在執行的SQL語句的ID |
SQL_EXEC_START |
會話當前執行的SQL開始執行的時間;如果SQL_ID為NULL,則為NULL |
SQL_EXEC_ID |
SQL執行標識。 如果SQL_ID為NULL或者該SQL執行還未啟動,則為NULL |
LAST_CALL_ET |
如果會話STATUS當前為ACTIVE,則該值表示自會話變為活動狀態以來經過的時間(以秒為單位),如果會話STATUS當前為INACTIVE,則該值表示自會話變為非活動狀態以來經過的時間(以秒為單位) |
EVENT |
如果會話當前正在等待,則為會話正在等待的資源或事件。如果會話不在等待中,則為會話最近等待的資源或事件。查閱: "Oracle Wait Events" |
V$LOCKED_OBJECT
V$LOCKED_OBECT列出了系統上每個事務獲取的所有鎖。它顯示了哪些會話在什么對象上以及在什么模式下持有DML鎖(即TM類型的隊列)。視圖常見字段及描述如下:
列 |
描述 |
OBJECT_ID |
正被鎖住的對象ID |
SESSION_ID |
會話ID |
ORACLE_USERNAME |
Oracle用戶名 |
OS_USER_NAME |
操作系統用戶名 |
PROCESS |
操作系統進程ID |
LOCKED_MODE |
鎖模式。此列的數值映射到表鎖的鎖模式的這些文本值:0-無:請求但尚未獲得的鎖;1-NULL;2-ROWS_S(SS):行共享鎖;3-Row_X(SX):行排它鎖;4-Share(S):共享表鎖;5-S/Row-X(SSX):共享行排它鎖;6-獨占(X):排它表鎖。另請參閱:Oracle數據庫概念,以獲取有關表鎖鎖模式的更多信息 |
SELECT object_id "被鎖住的對象ID",
locked_mode "鎖模式",
session_id "會話ID",
oracle_username "Oracle用戶名",
os_user_name "操作系統用戶名",
process "操作系統進程ID"
FROM V$LOCKED_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