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諾斯韋爾健康中心范斯坦生物電子醫學研究所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最新消息,美國諾斯韋爾健康中心范斯坦生物電子醫學研究所開發的人工智能(AI)大腦植入技術已可幫助癱瘓患者恢復其感覺和運動。
基思·托馬斯在2020年遭遇了一場車禍,這導致他的C4和C5椎骨受傷,胸部以下的感覺和運動能力完全喪失。不過,現在托馬斯現已能隨意移動手臂,并能感覺到他妹妹握著他的手。
研究團隊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用核磁共振成像繪制他的大腦圖,以確定他大腦中負責手臂運動和手部觸覺的確切位點。4個月前,外科醫生對其進行了歷時15個小時的手術,將微芯片植入他的大腦中。在術中,托馬斯的某些部位甚至是有感覺的,當醫生探測器官的某些部位時,他可告知醫生產生什么感覺。
微芯片位于患者體內,但他的頭頂安裝了外部端口并連接到計算機,新開發的算法可以解釋他的想法并將信號發送到脊柱和手部電極貼片,進而轉化為行動。研究人員將這種方法稱為思維驅動療法,通過該技術,托馬斯實現了隨意移動手臂。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需要連接到計算機才能實現這些動作,但即使系統關閉,托馬斯也顯示出了恢復的跡象。自研究開始以來,他的手臂力量增加了一倍多,他的前臂和手腕現在能感受到一些新的刺激。如果一切順利,思維驅動療法或可幫助他恢復更多的觸覺和活動能力。
該技術開發者兼臨床試驗首席研究員查德·布頓表示,這是第一次將癱瘓人類的大腦、身體和脊髓通過電子方式連接在一起,以恢復持久的運動和感覺。當研究參與者想要移動他的手臂或手時,“增壓”他的脊髓并刺激他的大腦和肌肉,可幫助重建聯系、提供感覺反饋并促進康復。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