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張雅婷
2023年8月4日,在第五屆華為開發者大會 (HDC.Together 2023)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余承東宣布,華為宣布發布鴻蒙4,并引入新一代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星閃NearLink。
“星閃NearLink,依托于華為30多年在通信技術方面的積累,把無線通信技術應用在了近距離無線通信領域。”余承東表示,星閃將為鴻蒙萬物互聯提供強大連接能力。
據了解,星閃NearLink對標藍牙、Wi-Fi在內的傳統無線連接技術,在時延、功耗、覆蓋范圍等方面表現更優秀。余承東介紹稱,星閃相比傳統無線連接,功耗降低至60%,數傳速率達到6倍,時延降低至1/30,連接數達到10倍。
“星閃技術是具有一定革命性的。”在8月5日的HarmonyOS Connect伙伴峰會上,星閃聯盟副理事長孫育寧表示,星閃技術把過去幾十毫秒的傳輸速率提升到幾十微秒,并且在可靠性、實時定位等方面能力有大幅提升。
星閃或與藍牙、Wi-Fi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所謂的無線近距離通信,主要指的是局部區域內兩個無線設備間的通信,通常距離保持在10~20m以內,目前廣泛應用的藍牙、Wi-Fi、NFC等均屬于無線近距離通信技術。
“星閃作為新一代近距離無線聯接技術,有望和藍牙、Wi-Fi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搜狐科技了解到,星閃主要是通過構筑差異化的競爭力,去解決當前藍牙、Wi-Fi解決不了的一些行業痛點、應用痛點。
據了解,隨著智能汽車、智能終端、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傳統無線近距離通信技術正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比如,好的投屏體驗要求同步精度小于2毫秒,車載場景下的無鑰匙進入系統要求具備高精定位能力,工業場景下的大規模數據集采要求具備自組網能力,車載無線主動降噪單向通信時延要求小于20微秒.......
這意味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對無線通信技術在時延、可靠性、高精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藍牙和Wi-Fi從1999年發展至今,歷史包袱相對較重,向前兼容需要付出比較大的技術代價,所以往往是兩三年才迭代一次。
在這樣的背景下,工信部等部門于2020年牽頭開啟星閃這一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發。
據了解,星閃分成SLB和SLE兩個模式,低功耗模式SLE對標藍牙,高帶寬模式SLB對標Wi-Fi。通過一標多模的形式,星閃可以滿足多種應用場景的需求,也克服了藍牙和Wi-Fi互相割裂的缺點。
去年11月,星閃1.0標準正式發布。星閃Release 2.0從去年4月啟動首批立項,預計在今年年底發布,將在高精定位、感知、覆蓋增強、Mesh組網以及QoS增強等方向重點增強。
星閃技術的研發布局,依托于華為超30年的無線通信經驗。比如在目前已發布的星閃1.0標準中,引入了華為Polar碼等多種5G關鍵技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星閃做的事情并不是想替代藍牙、Wi-Fi。據了解,星閃相關產品也會兼容藍牙和Wi-Fi,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提供更好的無線連接體驗,也有利于星閃生態的擴大。
鴻蒙引入星閃技術,但星閃并非華為獨有
在超低時延、超低功耗、更強的性能等特點下,星閃技術目前具體的應用場景是什么?
星閃有關技術專家告訴搜狐科技,星閃技術主要承載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終端和智能制造等場景應用。
例如在鍵鼠場景,運用星閃技術后,相對于藍牙來說時延只有原來的1/30;在車鑰匙場景,比藍牙定位精度提升6倍;在耳機場景,速率將達到藍牙的6倍。
而在本次HDC上,華為首次宣布將星閃技術引入鴻蒙生態。余承東表示,星閃將為鴻蒙萬物互聯提供強大連接能力,并且是“遙遙領先”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星閃技術并非華為獨有,而是開放共享的。早在2020年9月,為了將星閃推廣為行業的、更開放的標準,星閃聯盟正式成立。
在星閃聯盟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擔任專家委主任,國際標準化組織原主席張曉剛擔任名譽理事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任副理事長。
發展三年來,已經有326家成員單位已經加入了星閃聯盟,包括華為、OPPO、vivo、中移動、中興、聯想、TCL、紫光展銳、聯發科、北汽集團等多家頭部企業,涉及芯片設計及制造、智能終端、運營商、汽車等多個領域。
作為星閃聯盟中的一員,華為是星閃技術的重要貢獻者,也在和相關廠商協同推進星閃生態的發展,希望能覆蓋用戶的各種場景。
隨著1.0標準的發布,星閃技術相關產品的量產商用已經“蓄勢待發”。華為終端BG OEM生態產品領域總經理楊海松表示,2023年是星閃的商用元年,星閃1.0標準已經在去年11月發布,今年7月三家芯片廠商發布支持星閃技術的系列芯片、模組和開發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星閃是原創的新標準,與藍牙和Wi-Fi根本上屬于完全不同的標準體系,并且需要底層芯片的支持,所以舊設備無法僅通過軟件升級就能支持星閃。
這也意味著,一旦接入星閃技術,相關廠商也可以建立起較高的技術壁壘。與僅支持藍牙、Wi-Fi的產品相比,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近距離通信體驗,從而取得一定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