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自動化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最新《2023愛分析.超自動化廠商全景報告》給出這一預測的同時,也公布了企業超自動化路徑、大模型價值、超自動化廠商圖譜等重磅信息。
藍凌憑借MK數智化工作平臺的BPM流程、低代碼能力,獲評為“2023中國超自動化廠商”,將激勵其不斷創新,為千行百業的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企業超自動化,任務、流程、運營三級跳
當前的超自動化定義主要從技術組合角度闡述超自動化內涵,較難和業務價值建立鏈接。愛分析對超自動化作如下新定義:超自動化指利用 RPA、iPaaS、AI、低代碼、BPM、流程挖掘等自動化技術,實現組織端到端流程自動化以及新業務流程快速編排,幫助組織提升效率、創新能力和客戶體驗的平臺產品或解決方案。
超自動化實現之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經歷由淺入深的三個階段:任務自動化、流程自動化和運營自動化。
1) 第一階段:任務自動化。主要解決開發、審批、集成等單點型問題。任務自動化為甲方運營賦予“神經元”。
2) 第二階段:流程自動化。通過跨業務/部門/系統/平臺,解決企業線條型問題。流程自動化為甲方運營賦予 “局部神經”。
3) 第三階段:運營自動化。構建可組裝的工作流,甲方實現新業務快速編排。運營自動化為甲方運營賦予完整、靈動的“神經系統”。
超自動化第四階段,“大模型”成絕對主角
報告認為:當前大模型推理能力還比較弱,尤其在復雜的垂直場景中,應用能力處于待驗證階段,但想象空間非 常廣闊。
在大模型出現之前,AI 在超自動化屬于解決單點問題的工具之一。大模型出現后,AI 在超自動化中的地位發生重大變化。大模型不是基于既定規則,而是基于主動思考,具備推理和決策能力。大模型與超自動化結合,超自動化向大模型輸送數據,大模型生成分析結論與決策指令,通過超自動化實現。
大模型的出現是一場對超越自動化的革命性升級。大模型或將帶動超自動化進入第四階段——運營自主化。在該階段,AI 由工具升級為超自動化“大腦”,用來控制運營自動化階段的“神經系統”。軟件工程師們的大部分職責由 AI 擔任,AI 決定選擇哪些自動化工具以及如何組裝流程。用戶直接把新流程甚至新業務訴求傳遞給超自動化智能交互機器人,機 器人自動把業務流程按照推理得到的規則進行快速編排,成為 CXO 的高效助手。并且,超自動化可自行對各個業務流程進行運行管理和優化改進,不依賴人工設定規則細節。屆時,企業將同人類一樣靈動,運營方式變革發展,人效顛覆性提升。
2024年中國超自動化市場規模1198億元
超自動化市場口徑為 RPA、BPM、低代碼、iPaaS、流程挖掘、人工智能軟件以及衍生的相關新市場(如超自動化平臺、流程中臺、AutoPaaS 等),該市場規模根據廠商側收入數據進行測算。
市場保持較高增速主要得益于甲方對自動化的持續性需求、利好政策以及由 ChatGPT 引發的大語言模型熱潮等三方面因素。
藍凌——企業BPM流程、低代碼專家
數智化辦公專家:藍凌軟件,憑借行業領先的BPM流程、低代碼能力,獲評為“2023中國超自動化廠商”,這是藍凌服務服務50000家中大型企業的實力體現。
藍凌MK-BPM流程管理平臺,已成功服OPPO、TCL華星、深業集團等企業,能助力實現企業流程“慧管理+慧執行+慧決策”,讓業務與管理更高效。
1、對標國際流程管理標準:遵循國際BPMN2.0規范,對標Gartner融合多種領先技術。
2、覆蓋流程的全周期管理:支持流程規劃、建設、制度、運營、優化等能力,全程高效。
3、支撐企業權責體系落地:流程、制度、崗位、考核等一體化管理,促進管理體系融合。
4、跨系統端到端業務集成:各業務系統使用統一流程中臺服務,BPM助力高效業務協同。
5、智能的流程分析與優化:支持流程挖掘,精準洞察問題,輸出改善報告,持續優化流程。
6、多角色的統一流程門戶:支持領導、員工等多角色流程門戶,讓流程處理更集中更高效。
藍凌MK低代碼平臺,已服務中金公司、湖南五建、中航供應鏈、招商證券等眾多名企,支持企業隨需搭建各類數字化場景應用,具有以下特點:
1、一體化:藍凌MK低代碼不僅是低代碼,而是從零代碼-低代碼-高代碼的一體化平臺;
2、業務化:能提供統一、準確、規范的主數據服務,支撐低代碼平臺實現復雜的業務場景;
3、行業化:豐富的行業最佳實踐復用,規避企業重復造輪子,提升業務創新效率。
藍凌,致力于“讓組織更智慧”,將通過行業領先的BPM流程、低代碼能力,幫助更多企業提效、降本、創新,實現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