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陳出木,授權轉載發布。
公眾號又上新了,這一次的“幸運兒”是圖片消息,還是和變現有關的更新。
打開圖片消息的編輯框,就可以收到微信的更新彈窗——圖片消息支持帶貨功能。
具體規定包括:
1、粉絲數≥100粉可開通返傭商品功能;
2、每張圖片支持添加3個商品;
3、用戶點擊商品可直接在小程序購買商品;
4、添加商品后文底將展示“以上內容包含廣告”標識。
這一波來得突然,但終于讓關于“小綠書”如何變現的問題有了答案。
01#
“小綠書”支持帶貨,好使嗎?
用“小綠書”帶貨的操作非常簡單,粉絲數≥100就可以用起來。
第一步,進入圖片消息編輯頁,點擊圖片下方的功能按鈕“插入返傭商品”。
第二步,選擇要帶貨的商品,接著編輯“標簽名稱”,限制在10個字以內。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標簽名稱會出現在圖片上,并以“白色圓點+標簽名稱”的形式展示給用戶。
第三步,把設置好的標簽名稱放到圖片內,此時的光標在一定范圍內自動默認為標簽,直接移動即可。
不過,如果位置沒有選好或是名稱有誤也沒關系,可以通過長按拖動標簽來改變位置,點擊標簽機會彈出修改標簽名稱和刪除標簽兩個功能按鈕。
三步完成一個返傭商品的插入,還有其他想要插入的返傭商品則重復上述步驟,單張圖片中最多可添加3個商品,添加商品后文底將展示“以上內容包含廣告”標識。
圖片消息推送后,用戶可以在閱讀內容時,點擊圖片上的標簽進入小程序購買商品。
在創作者這邊,新功能的操作算得上便捷。
但在讀者端卻有一個bug——當圖片下方的文字部分是商品詳情,而你試圖下拉查看時,圖片商品標簽隨著下拉消失,只有當你重新上拉至頂部,標簽才會出現。如此一來,文字引導點擊圖片購買的意義失去大半。
可以說,“小綠書”的帶貨功能聊勝于無。但這個形式究竟能否讓公眾號重回巔峰,恐怕還需要努力。
02#
“小綠書”對上「小紅書」,有勝算嗎?
時間回到今年2月,公眾號后臺上線了“圖片消息”的發布入口,內容形式神似小紅書,因此被大家戲稱為“小綠書”。
半年時間過去,肉眼可見用上這種形式的號確實變多了。微信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調整、優化,逐步放寬了圖片數量限制、字數限制,從9張圖到如今的20張圖,從140字到300字再到現在的1000字,甚至能夠加上商品鏈接帶貨,走上商業變現的道路。
2023年2月份出現的功能升級彈窗
從半年時間就實現諸多改進的“小綠書”,不難看出微信的心急。只是這種“心急”放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內容、小紅書筆記、淘寶直播等內容形式已經持續瓜分掉無數用戶使用時長之后,顯得仿佛慢半拍。
畢竟早在2020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就曾被提及,短內容是微信一直要發力的方向,但直到小紅書成為完成用戶種草心智教育的巨獸,“小綠書”才姍姍來遲。
那么,被給予厚望的“小綠書”真的能讓公眾號煥發新生嗎?這個問題或許需要從這種內容形式的表現和影響談起。
單說“小綠書”的表現,半年時間成長迅速,悶頭更新功能的勢頭仿佛要看齊視頻號,后者為微信,甚至可以說是騰訊的內容生態,彌補上短視頻方面被拉開的差距,被馬化騰稱為“全村的希望”。
但“小綠書”的成績顯然還不能媲美視頻號。
比如被反復吐槽的閱讀體驗——主頁和歷史消息的封面圖不適配,影響美觀;配圖和文字割裂,要看明白一件事需要反復上下劃,手動匹配圖文;留言區和“更多內容”連接緊密,分不清是哪個號的信息;下拉的內容過于繁雜,有閱讀壓力了......
說好的對標小紅書,緊趕慢趕的“小綠書”卻仍然難以望其項背。
盡管如此,但“小綠書”的上線還是對公眾號的內容生態產生了影響。
對內,“小綠書”豐富了公眾號的內容形式。
在讀者習慣了碎片化閱讀的當下,公眾號原本的深度長文優勢反而變成了雙刃劍。植根于公眾號里面的“小綠書”形式,能讓愛看短內容的粉絲放下閱讀負擔,吸引更多類型的讀者。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固化多年的公眾號帶來新的活水,增加一處流量洼地。
對外,“小綠書”以防御小紅書的形態出現。
小紅書的影響力已經不比過多贅述,至少在目前于種草這一道上幾乎沒有敵手。更重要的是,小紅書的內容形式兼具了圖文和視頻,其中篇幅短小精悍的小紅書圖文筆記很容易挖到更擅長圖文的公眾號的墻腳。“小綠書”由此應運而生,不管打不打得過,防守的城墻必須先立起來。
而另一方面,“小綠書”也可能起反作用,比如弱化公眾號本身的內容深度優勢。
上限1000字,這個體量要講明白一件比較大的事情已是捉襟見肘,遑論還要發表自己的觀點。若還要深入闡述,就更加難以招架。你看,由小紅書的內容風格就可以預見“小綠書”的未來可能性。
因此,“小綠書”給了號主們更多的內容形式,但也并非處處適用。相對來說,攝影圖集、資訊展示之類原本就是短內容的體裁更適合用“小綠書”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乍一看“小綠書”和小紅書相差無幾,但實際上,兩者的平臺屬性不同。
“小綠書”的平臺氛圍更側重創作者的觀點輸出,而小紅書則是社區出身,用戶之間的討論氛圍更濃厚。所以,是否能簡單對標上還得打個問號。
03#
押寶“小綠書”,微信是認真的
無論號主們適應或不適應,微信對“小綠書”的押寶依然在加注。
近日,微信在“看一看”內測圖文頻道。被內測到的用戶,其微信“看一看”頁面頂部導航欄出現“圖文”模塊名稱。頻道中都是“小綠書”的圖片消息內容。
感謝微果醬群友@八萬 供圖
盡管頻道還在內測,但微信希望給“小綠書”再開一個流量通道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也足以看出微信對這個內容形式的重視。
如今,視頻號已經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共分天下,“小綠書”被寄予了未來和小紅書短兵相接的厚望。但并非只有公眾號一個平臺這樣想,抖音這兩年不斷扶持的圖文內容也在虎視眈眈。
這場圖文之戰將會演變成怎樣的格局,尚未可知。只是在推薦慢慢淘汰訂閱,大數據推薦逐步掌握話語權的今天,上了年紀的公眾號還在掙扎破局,我們或許也還能對這個平臺再延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