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唐韌(ID:RyanTang007),作者:唐韌,授權轉載發布。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說「愛回收」準備要赴美上市了。
這款產品我幾年前就關注過,當時也比較看好他們的發展,沒想到幾年過去,馬上就要 IPO 了。
看好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是國內巨大的3C 消費市場,另一個就是移動互聯網用戶分層帶來的二手流通市場。
可能有讀者不知道「愛回收」是啥,如果你在商場或者寫字樓特別留意過,一定發現過類似這樣的自動回收機。
他們的業務模式很簡單,主要回收以手機為主的電子產品,經過平臺檢測和維護后進行二手銷售。
在產品上,很多人都是從線下接觸的他們,然后回流到線上完成交易。
說白了,線下的門店和機器就是他們的獲客渠道。
二手交易都是賺差價,本質上賺的也是信息差的錢。作為平臺方提供品質保障,然后通過自己的服務在二手交易中獲得溢價。
從某種程度上說,二手交易的溢價空間和毛利率可能比新品還要高。
我瞅了眼他們的招股書,其中有幾個數據是比較值得關注的,通過這些數據也能讓我們更好的了解他們的業務和產品。
2020年,「愛回收」母公司的整體營收是48.6億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增速同比提升了135.8%,相比前兩年更是有了大幅的增長。
2020年,中國電子產品交易數量大概是5.3億臺,其中二手電子產品的交易是一個不斷增長的潛力市場。
同時,「愛回收」的定位也很垂直,專門做3C 類產品的二手電商。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二手3C 領域已經做到了垂直第一。注意,是在單品類垂直領域做到第一,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要知道,咸魚在二手電商里可是占據了70% 的市場份額。
所以,市場足夠大、賽道足夠垂直、業務表現足夠好,這是他們有底氣沖擊 IPO 的核心因素。
從用戶需求角度看,這類產品的目標用戶需求有一個特點,分散且低頻,這跟醫療類產品有點類似。
這種特征就意味著需求難以聚集,流量獲取是擺在眼前的難題。就像互聯網醫療產品,獲客永遠是難題,而線下醫院往往是天然的流量聚集地。
同理,愛回收采取了線下策略,他們在全國共有755家門店,每家門店成本7萬元,單月運營成本3萬元。也就是說,一年光線下門店運營成本就將近3個億。
這種重資產的模式在互聯網產品看來不是首選,但確實為愛回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流量,可以說是簡單粗暴且好用。
基于這種需求特征,用戶形成了「用完即走」的特點,也使得他們用戶的生命周期總價值很小。
簡單說,好不容易拉來了一個用戶,成交完就走了,下次什么時候有需求不知道,而且周期足夠長,二次價值挖掘比較費勁。
即便如此,這依然是個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業務。
為什么呢?
2019和2020年,他們的毛利率分別是19.2% 和25.7%,并且還在持續增長。這甚至要高于賣新手機的小米,小米手機2021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只有12.9%。
你可能會好奇,賣二手比賣新機還賺錢么?
是的,原因前面也說了,因為二手市場的信息差比一手市場大,溢價空間大,如果你掌握了絕對的渠道優勢且形成了規模效應,賺錢能力會更強。
一臺新手機的定價是標準的,但一臺二手手機的定價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一手市場是廠家和消費者做生意,二手市場是平臺和兩端消費者做生意。
一種是 B2C,一種是 C2B2C。
如果愛回收持續把垂直領域的市場規模做大,同時又坐著市場快速增長的快車,只要把成本控制好,通過規模效應是可以賺錢的。
但是現在,他們依舊處于虧錢狀態。
從2018年到2020年,營業虧損分別達到了2.3億、5.4億、2億元,這兩年虧損有縮窄,同時毛利率有提升。
換做是你,你會投資這樣的公司么?
目前愛回收的大股東是京東,京東也將旗下的拍拍業務和愛回收進行了整合,有大廠站臺,不慌。
這樣的產品算不上大眾,但它也有自己的獨特性,從數據角度看業務,從業務反觀產品,你會看到除了功能之外的很多東西。
認識和理解一款產品,不要先看它的界面和功能怎么樣,而是要搞清楚它的游戲規則是什么,跟誰玩、賺誰的錢、如何持續玩下去。
規則明白了,再看游戲本身就清晰很多了。
希望對你們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