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8月19日消息,中國宇航學會首屆空間科學與試驗學術交流會于今日在北京盛大召開。本次會議以“探索宇宙奧秘,開發太空寶藏”為主題,集聚了眾多航天領域的專家學者,深入研討了太空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景與挑戰。
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提出了備受矚目的“天工開物”計劃倡議,旨在推動我國太空資源開發科技專項的論證研究。他強調,這一計劃將以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為目標,依托地外水冰資源的利用,逐步構建太空資源開發體系,為人類太空探索注入新的活力。
王巍院士的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實現計劃目標的設想。首先,他強調將逐步建設月球、近地小行星、火星、主帶小行星、木衛星等水冰資源開發設施,以此為基礎逐級構建地月L1、日地L1/L2、日火L1/L2、谷神星、日木L1等太空資源補給站體系,實現全太陽系資源的逐步探索與開發。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該計劃還強調了太空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和關鍵技術的發展。計劃中提出擬建設太空資源補給站、太空資源運輸通道、地外天體采礦站、太空資源加工站、太空資源低成本返回通道等,逐步形成從月球資源開發到近地小天體開發,再到火星資源開發以及主帶小行星采礦等一系列太空資源開發體系,具備規模化和商業化的太空資源開發能力。
這一計劃重點突破了太空運輸、太空補給、太空采礦、太空資源加工等關鍵技術,為未來的太空資源開發鋪平道路。而在時間表方面,計劃提出了“勘、采、用”三個階段的目標,并初步規劃了2035年、2050年、2075年以及2100年的四個發展階段,致力于推動我國太空資源開發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為人類太空探索開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