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一些彎路,也好過原地踏步”
“友情也像杯子一樣,需要碰一碰才不會孤單的。”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
在江小白之前,一般人大概很難想象一個白酒品牌會通過“走心”文案的方式爆紅、出圈,收獲一眾年輕人的芳心。江小白誕生的2012年,傳統的白酒市場競爭依然十分激烈,無論是老酒客還是酒業從業者都篤信“姜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盡管有層出不窮的新白酒品牌一頭扎進白酒的大市場里,但真正存活下來的卻鳳毛麟角,江小白正是其中之一。
江小白走了一條與其他白酒品牌都不一樣的路,江小白的創立者陶石泉將白酒市場的目光放到了年輕人身上,他們不喜歡老一輩的酒桌文化,也抗拒喝很烈的酒,因此“做一款口味清爽的年輕人會喜歡的白酒”,就成了江小白的目標。
跳脫白酒大市場的桎梏,圍繞年輕人打造清純不沖的低度白酒,是江小白的突圍之道。此后,樸素簡裝、小瓶小飲、走心文案、情緒情懷,讓江小白的網絡傳播度高漲,年輕人紛紛感懷于江小白的“理解”,也讓這個初生的年輕白酒品牌迅速火遍全國。
聚焦“小”生意:年輕人到底愛喝什么酒?
談及江小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是“年輕人,到底還喝不喝白酒?”許多酒業人士認為,年輕人并不懂白酒,因此,對于江小白的口感總是頗多爭議,度數不夠高、酒味不夠濃。對此陶石泉做過回應,“喝酒這件事,年齡越大的越喜歡重口味,年齡越輕的越喜歡輕口味。”所以,年輕人更喜歡低度酒嗎?
根據2021京東吃貨嘉年華期間分享的《2021食品行業消費新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低度酒以口味、包裝和微醺感獲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過去一年低度酒在社交媒體中的討論聲量翻了3倍。年輕消費者關注酒水產品的口味和飲用場景更甚以往,吃火鍋、過年、和朋友一起飲用等飲用場景常被提及。
顯然,無論是作為佐餐飲品還是自我排解的方式,濃烈都不是年輕人的優選,酒類低度化帶來的微醺自由和自我愉悅才是年輕人所鐘愛的。在此大趨勢下,白酒、果酒、米酒、精釀啤酒,各種低度化的“花式酒水”瞄準了年輕人市場。
對于這個新興賽道,江小白如同當初打入年輕白酒市場一樣,依然是早期入局者。梅見青梅酒、江小白果立方等契合酒類新趨勢的新產品應運而生,在大家還紛紛感嘆江小白“網紅”光環不在的時候,它已經走在前面用新產品贏得了消費者。據媒體報道,京東618開門紅當天,梅見成為酒類品牌成交額增速Top3之一。
江小白果立方是水果風味的白酒品牌,這款是按照用戶口感和用戶一起共創的產品,其中典型的口味如蜜桃味、葡萄為等都是在用戶中好評度較高的口味。與啤酒、葡萄酒等發酵酒不同,白酒軟飲化的本質是利口化和低醇化,果立方系列產品酒精度數在15-23度之間,果汁含量超過30%,酸酸甜甜的口感與高粱酒的花果香相得益彰,正適合聚會微醺的年輕人。
經濟學認為,人們往往愿意多花少量的錢,購買能帶來更好體驗感的非生活必需品。年輕人買酒也是同理,或許他們才剛剛開始飲酒,對口味也無條條框框的要求,只在意飲下那一刻快樂或是疲憊的釋放,那么精致的外觀,多元的選擇甚至會講故事的文案則更能讓人有購買愿望。果立方,恰好如此。
專注“新”生意的江小白找到“搭伙人”:聯合京東精耕酒市場
作為一款面向年輕人,好而不貴的產品,線下餐館酒柜都能看到江小白的身影,但年輕消費者自飲的需求更依賴網購來完成。年輕消費者對新事物有空前的接納度,江小白需要更直接、更高效的渠道來探索用戶和市場的變化,因此,江小白于2016年入駐京東超市,通過京東完整的體系快速打通品牌全渠道鋪設,獲取快速成長的新力量。
與京東超市的合作,一方面幫助江小白實現了線上線下全渠道的布局,用戶可以在京東超市上更方便的地篩選商品,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需求且適合自己口味的產品,大大縮短線下酒飲購買決策的流程;另一方面,江小白可以將產品賣點和品牌內涵更直接的傳達給年輕的消費者,并且和他們展開更多的互動溝通。
如何通過京東超市助力江小白品牌更好地觸達消費者?江小白和京東超市進行了諸多探索,比如聯合打造了多種跨界營銷活動,比如攜手京東超市的大牌風暴、AR瓶、京東金融、超級盒子等推動創新消費體驗項目——很多都是白酒行業營銷探索的第一次,目的在于能夠讓年輕群體對白酒這個傳統行業有更多認知和嘗試。過去一年中,江小白JOY-YOUTH整箱裝產品,成為了品牌熱賣爆品,更成為品牌銷售top1的產品。
在今年京東超市吃貨嘉年華上,京東超市推出“萬物新生計劃”“新銳品牌超級新探計劃”等解決方案,旨在幫助品牌在氪“新品”的消費趨勢下,找到品牌新的增長機會。而在此之前,江小白已與京東超市在探索C2M(反向定制)產品。此外,江小白還計劃與京東超市合作“小酒館”項目,希望能夠借助京東超市帶來持續的創新增長。
立足年輕消費市場,把大事做“小”,聚焦低度化酒類趨勢,認真打磨年輕人更愛喝的酒產品是江小白從傳統白酒市場突圍出來的關鍵。渠道在變化,市場在升級,消費者的訴求更是瞬息萬變,隨著京東618的火熱,京東超市也將與更多的“江小白們”,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不斷尋找品類和品牌增長的新機會點,看到更多可能性,收獲持續性創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