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是一種IT基礎架構構建方式,其核心思想是使用通用硬件,用軟件定義來實現IT基礎架構的各項服務,包括計算、存儲、災備、運維管理等,且這些服務都在統一的平臺上。2013年,超融合概念首次在國內出現。隨后的2016年,市場迎來“超融合元年”的創業浪潮;2019年,超融合開始落地到用戶的具體場景。
2021年,超融合仍然是IT市場中的熱點。中國超融合市場的增長率將達到25%,處于成長期。2022年,中國超融合市場已進入主流應用階段,客戶類型的變化、應用場景的豐富以及本土技術的發展,驅動供應商格局持續演變。
時間來到2023年,超融合的技術的成熟度和市場的接受度都達到一個頂峰,新基建和邊緣計算的興起,給超融合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可以預見超融合市場的爆發期和飛速上升期即將到來。
中國市場進入主流應用階段 國際廠商市場份額縮小
國際權威信息技術研究與咨詢機構Gartner指出,在需求方面,中國的HCI市場已進入主流應用的早期階段,中小型企業(SMB)和大型企業都將HCI作為其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全球市場14%的年復合增長率相比,中國的超融合集成系統(HCIS)(一體機)市場預計將迎來相同甚至更高的增長: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18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約30億美元。
在應用場景方面,Gartner認為超融合應用場景正在從通用場景和桌面云(VDI),擴展至混合云、云原生和邊緣場景中,這也驅動超融合以及廠商向以下方向發展:除了計算和存儲的核心能力之外,超融合還需具備包括容器、網絡、安全、基礎設施管理和云管理在內的多種能力,以提供完整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為支持關鍵任務工作負載,超融合廠商需要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維護性(RAS)能力,并優化特定應用程序的性能,如 Oracle 和 SAP(HANA);邊緣用例的豐富對超融合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如更小的占地面積(兩節點解決方案)、容器管理和擴展到公有云的能力。
在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下,超融合玩家不斷涌現,加大了中國超融合市場競爭。然而,受國產化、自主創新等政策影響,VMware、Nutanix和Dell等國際廠商的市場份額在縮小,也為中國本土供應商提供了發展空間。
本土廠商崛起 國產化是必由之路
的確,在信息技術自主創新全面推廣的浪潮下,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已經意識到超融合將成為大勢所趨,紛紛考慮將超融合架構作為未來IT架構的主流形態。
特別是在國產化替代試點陸續鋪開的背景下,超融合對信創數據中心和私有云的落地有重要意義。這個架構大幅提升了產品的穩定性,并縮短了產品成熟周期,讓產品更快速地從可用變為好用,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中國超融合迎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從市場側看,前有華為、新華三、浪潮等基礎設施廠商受到持續關注,后有深信服、安超云等新生代超融合廠商強勢崛起。
從需求側看,金融、制造、醫療等高度依賴IT的行業,是采用超融合架構較多的行業。政府部門存在國產化替代的需求,使得超融合成為虛擬化的潛在替代品。
從技術側看,作為底層基礎架構,實現自主可控安全是必由之路,超融合既要滿足特定行業的政策要求,更好地支持國產化應用,又要具備更好的開放性和兼容性,能夠與更多第三方的系統集成,同時還要持續提升對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以及現場服務能力。
以安超云為例,安超云一體機(ArcherOS HCl)是基于超融合技術的一體化基礎設施平臺,支持標準X86服務器或國產芯片服務器,融合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以及安全資源等前沿技術為一體,并通過可視化的云管理平臺進行集中化管理,提供豐富的業務資源管理特性。具有開箱即用、軟硬件解耦、面向應用自動感知、支持混合業務負載與業務容災與保護等特點。安超云提供了豐富的X86與國產化一體機,為用戶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成本集約及易于安裝維護的IT基礎設施云平臺,是云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的理想選擇。
如今,超融合正邁入嶄新的發展階段,應用的拓展、技術的變革、市場的洗牌似乎在所難免。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超融合將成為一條新的路徑。未來3-5年,超融合將真正成為市場主流,以應用為核心,企業級的、定制化、國產化的超融合將成為超融合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