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在推動數字產業變革的同時,新的國際形勢和格局也在給當前現代化產業體系帶來嚴峻挑戰。因此,以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為代表的新時代科技創新深刻影響我國的未來科技自強之路。從總體產業情況來看,青云科技認為信創建設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成本高。國產化替代軟硬件成本巨大,核心業務的高可用性要求架構能同時升級,從集中式架構升級到分布式架構,并且實現敏捷迭代實現云原生升級。二是硬件兼容性低。國產產品成熟度不足給客戶帶來兼容性憂慮,行業專屬領域硬件無法滿足極速交易系統產品需求。三是生態不夠完善。上層云應用生態繁榮,云操作系統和底層硬件國產化不高,對及上層應用支持度不足,部分核心系統無法在信創終端運行。四是產品選擇難。評估供應商成熟度的標準缺失,產業鏈供應鏈帶來的風險導致某些硬件出現周期性短缺。 以上挑戰對于深入行業實踐10余年以及打磨信創產品 3年有余的青云科技來說,感觸頗深。面對行業需求和時代使命,青云科技力圖從底層硬件到上層應用的全生態兼容適配,打造全棧全場景的信創云產品,以此構建起數字信創基石。
基于對信創用戶需求的深入分析,青云科技找到了這些用戶的內在需求邏輯。青云科技信創產品負責人丁照波表示,目前能看到所有的行業都是這樣的替換過程——先從一些辦公系統開始,然后到非實時的核心系統,再到實時核心系統。例如,在金融領域,第一階段通常是替換OA、郵箱等辦公系統這些標準IT產品; 在第二階段,由于涉及核心的數據,需要跟其他系統做對接、開發,系統本身的復雜度很高,云原生升級的需求凸顯,因此主要針對自助系統、柜員系統等非實時的交易系統進行替代;到第三階段,企業開始將核心系統轉移到信創云上,對于性能、分布式架構和高可用的需求非常強烈,面向存/貸款、支付、結算等實時交易系統進行替代。
窺一斑而知全豹。與金融行業類似,其他像政企、教育、醫療行業也有著同樣的發展階段。而正是基于對三個發展階段行業需求的精準理解,青云正確把握住了個行業領域信創的發展“脈搏”,從而構建起全棧全場景下對應的信創產品。在第一階段的需求中,合規、穩定、易起步是企業的核心需求。青云科技以信創云+信創桌面云打開局面:在合規方面,青云信創云兼容國內外主流的操作系統,并且通過權威機構認證,如中國軟件測評中心、賽寶實驗室等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品測評;在穩定方面,青云信創云脫胎于企業云的底座,背后是10年的云計算技術積累和數萬客戶的驗證,穩定性無可置疑;易起步方面,辦公桌面的整個平臺是模塊化的,用戶可以隨業務的發展而直接擴展桌面。第二階段主要是成本及彈性可擴展的需求。青云科技對應推出信創容器平臺,可幫助用戶實現快速構建高效安全的DevOps環境,具備應用級的架構彈性伸縮能力,是一個快速發布能力的 PaaS 服務平臺。“容器相當于一套平臺建設同時滿足了國產化和云原生改造兩個需求,所以可以降低總成本。同時,容器平臺可以無縫對接云資源,集群能彈性自動擴容。因此,青云信創容器平臺可以帶來成本及性能優化。”丁照波這樣解釋容器給企業信創帶來的好處。在第三階段,針對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需求,青云科技推出信創分布式存儲和云平臺的整合解決方案。基于信創的分布式存儲能將信創的服務器硬盤作為分布式存儲資源池,為虛擬機、容器提供分布式塊存儲服務。它是可以無限擴展的,沒有單點故障,也不需要專有的硬件。同時,青云科技也不遺余力地擴展生態,青云信創產品穩定地支撐了核心數據庫,目前跟國產的頭部數據庫廠商做了完整的兼容和驗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行業也存在一些特殊要求,例如“一云多芯”需求。青云科技信創行業資深專家李騫介紹:“例如,金融行業由于行業特殊性要求,并不希望被某一種架構綁定。比如早期基于國外的大型機、小型機加上 x86 的混合架構,以及像現在基于原生的 x86 芯片加上ARM 芯片或國產 C86 芯片,組合實現業務系統的構建過程。在構建過程中,大家越來越傾向于頂層代碼可復用性,以及對底層代碼的可兼容性。”
如今,青云信創產品已在金融、保險、公安、電力、能源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助推百行百業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