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深圳位于珠三角中心位置,毗鄰香港,不僅近年來在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工業互聯網、AR/VR等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速,還形成了優越的產業集群優勢。
今年5月,深圳政府印發了《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明確提出要重點支持通用大模型的研發及應用,鼓勵大模型插件及相關軟硬件研發,以及在垂直領域領域的布局。
聚焦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技術成果與應用場景,以更具象、更交互、更落實的方式與深圳及周邊地區開發者們相見,打造標桿性行業示范應用,推動產業規?;瘍r值落地,8月29日,訊飛星火TechDay·深圳站硬件終端專場如約舉辦。
現場路演 AI助力工業機器人智能化
2023年訊飛AI開發者大賽聯合優質企業、知名高校、融投資機構,共設置108道賽題。覆蓋大模型、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等人工智能熱門技術,涵蓋了航空、醫療、農業、文娛等多行業領域,總獎金池累計超400萬。
作為人類體力的延伸,工業機器人當下已經代替部分繁瑣的人工勞動,卻受限于智能程度,無法完成一些精細化的作業。
如何最大程度利用智能技術提升工業機器人的安全性與效率?本次活動的AI開發者大賽路演賽題“基于AI的工業機器人在復雜工業場景中的應用”在現場邀請選手們帶來了他們的解答。
(圖為現場頒獎)
經過現場答辯和專業評委點評打分,大族機器人、墨影科技、藍動科技分別獲得賽道前三甲,他們將在今年的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重新集結,和其他賽道三甲團隊共同亮相頒獎之夜。
技術革新 認知大模型帶來類人交互體驗
今年以來,認知大模型的技術躍遷和快速進化,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熱潮。憑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厚積累,科大訊飛于8月15日發布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2.0,發布了代碼和多模態能力,助手全新升級。
基于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多項能力提升,人機交互將會帶來怎樣的變革呢?活動現場,訊飛研究院副院長梅林海從技術角度帶來了深入解讀,并介紹了交互大模型的能力介紹以及未來展望。
(圖為訊飛研究院副院長梅林海)
人機交互作為人類使用計算機的關鍵領域,從上世紀60年代的命令行人機交互方式,到2022年的多模態交互,一直朝著更加高效、舒適、安全的方向演進。在大模型時代,人機交互更是從傳統的復雜、多樣化交互形式,逐步轉變為統一、便捷的自然語言交互。
通過對對話理解、流程控制、回復生成能力技術環節進行統一,交互大模型形成“交互大腦”,帶來了六大核心能力的躍遷。
多輪對話的貫穿理解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讓交互大模型“懂用戶”、更智能;共情閑聊對話能力和多輪對話自主引導回復能力讓交互有溫度、更順暢;新知識快速學習能力和自學習能力讓交互大模型可以快速學習、不斷進化。
依托獨有的兩層1+N交互認知大模型體系和千萬海量數據調優,科大訊飛在交互認知大模型上有著巨大優勢。與此同時,訊飛大模型插件市場開啟合作,支持插件式的外部信源和工具,邀請開發者們共建行業新生態。
產品賦能 智能硬件實現交互躍遷
對于智能硬件來說,交互認知大模型將會是交互躍遷的一大契機,然而在交互產品接入大模型的方式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歷史缺失、效果有限、成本高、響應慢等問題。針對這類難題,訊飛開放平臺研發總監劉可為帶來了訊飛的解決方案。
(圖為訊飛開放平臺研發總監劉可為)
針對交互認知大模型如何更好地應用于智能硬件,AIUI語義系統通過語義規整、深度理解、插件執行、回復語生成四大能力,讓結果輸出更加契合用戶的需求,交互更加順暢高效。
在現代信息社會,人機交互在不同的智能硬件上呈現不同的具體形式,并具備不同的交互需求。面向不同的智能硬件,交互認知大模型“量體裁衣”,讓類型各異的智能硬件都可以享受到交互提升帶來的優化。
在手機領域,交互認知大模型可以重塑語音助手,拓寬應用場景邊界;在機器人領域,多模態結合大模型可以充分提升機器人服務體驗;在智能家居領域,低功耗的離線多語種能力,讓家居硬件揚帆出海。此外,在智能零售、智能穿戴、虛擬人等領域,交互認知大模型都擁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認知大模型技術的發展為人工智能打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擁抱通用人工智能,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共同選擇。在人機交互領域,星火交互大模型以AIUI語義系統為基礎,以智能硬件為載體,賦能千行百業,共建共享星火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