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技上市成為“中國混合云第一股”,成為 “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案例。青云科技首先是面向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客戶的公有云服務的上線,且是中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研發、完全軟件定義的云;2014-2015年,隨著產業數字化需求,青云科技推出了“公私一致”架構的混合云;2016年,隨著各行各業的云規模越來越大,青云科技的大規模云技術以及管理平臺技術應運而生;2018年,云原生技術崛起,青云科技推出了KubeSphere容器平臺;2019年隨著產業數字化的深入,復雜的業務需求,青云科技推出了 “云、網、邊、端”一體化架構;2020年,云計算、數字化轉型上升到國家戰略,包括國產替代、數字新基建、數字經濟等,青云科技底層核心原創技術的創新,完美地符合了這一需求。
天時---順應行業發展
說到天時,首先要宏觀地看一下云計算的發展史。
2006年,亞馬遜云科技正式發布自家的彈性計算云服務(Elastic Compute Cloud,EC2)和云端可擴展存儲(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云計算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彼時,全球互聯網蓬勃發展,尤以消費互聯網為甚,數據的暴增、低延時的要求等讓傳統的IT架構不堪重負。云計算憑借低廉的成本、無限存儲的容量、持續改進的性能等優勢,完美解決了這些難題,因而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4年左右,云計算的應用從互聯網行業慢慢發展到了一些傳統行業。出于數據、安全、服務質量等因素的考慮,私有云、混合云的部署形式得到了大力發展。2019年,隨著產業數字化的深入,業務需求越來越復雜,IT底層需要“云、網、邊、端”一體化架構的支撐。因此,低延遲、低成本、高可用性,且能高度保護數據隱私的“云、網、邊、端”一體化平臺,才能解決云計算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問題。2020年,云計算、數字化轉型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國產替代”、“數字新基建”、“數字經濟”等都離不開底層核心的原創技術的創新。也就是說,唯有堅持自主研發,才能在未來的十年走的更穩、更遠。
地利---貼合客戶需求
在云計算初期,公有云服務就可以基本滿足客戶高擴展、低成本、高可用的需求。而在產業數字化時代,云計算的使用者由互聯網、中小企業發展到了大型重點行業,他們采購的對象也從單一云產品和服務轉向全棧云產品、一套“公私一致”架構的混合云,以及“云、網、邊、端”一體化架構平臺。而在當今的信創浪潮之下,客戶需要的則是底層核心原創技術的創新,并且符合國家政策變化。
人和---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盡管云計算已經發展有十年之久,但是作為對產業具有革命性變革的新力量,云計算在產品和技術層面一直都在進行迭代和升級,以不斷提升自身滿足企業用戶需求的能力。虛擬化、分布式、開源、容器、Kubernetes……在云計算領域從來都不缺少新概念、新技術。對于云計算廠商來說,如果能做到自身的技術每一項都是業界領先,那必將贏得眾多客戶的青睞。
從技術實力來說,青云科技從最早的“按秒計費”、“秒級交付”,到“公私一致”的混合云架構等都是業界領先,性能、擴展性在競標中也全面勝過行業巨頭。在云原生領域,青云科技推出的KubeSphere容器平臺,已經成為全球受歡迎程度第二的開源容器平臺,且是唯一一個由中國人主導的、擁有全球技術影響力的開源容器平臺
目前,青云科技用中國原創科技服務數字中國,以極高效率、極低成本,支撐全場景數字化創新,向“科技共創美好未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