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現刺激了無人配送行業的爆發,無人配送概念及相關技術依托配送機器人迎來行業制高點。隨著無人配送企業的技術研發水平不斷提高,無人配送行業市場規模已從2014年的212.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548.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4.5%,未來五年,預計中國無人配送行業市場規模將以12.8%的增長率持續增長,并于2023年達到829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雖然無人配送行業未來市場規模巨大,但目前活躍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快遞小哥”們基本還是依靠人力配送,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驅動下,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也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今已有越來越多行業開始嘗試使用配送機器人來完成送餐送物等工作,這將顯著刺激無人配送機器人行業的市場發展。
驅動配送機器人行業發展因素
除了疫情爆發對無人配送行業產生的巨大影響,以下幾個行業問題也是驅動配送機器人發展的關鍵。
1.人力資源下降,勞動力成本增加
從2010年開始,我國勞動力市場就已經逐漸從“供大于求“轉為”供不應求“。目前,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太愿意從事服務行業或者勞動性的工作,尤其是90后00后都比較排斥枯燥乏味且辛苦的體力勞動,這就導致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逐漸減少。這不僅僅是配送行業問題,也是服務、制造業等多個行業面臨的問題。
2.末端配送的高昂成本
從快遞、外賣小哥口中得知,“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中,有40%左右的時間用在了小區內配送上門的過程中。 另外60%則是用在站點裝貨及取貨下車中,對于餐飲行業的配送問題也同樣如此。如果能低成本高效率解決末端配送的難題,那么在配送上的效率能提升將近一半。
3.餐飲派送時間集中問題
外賣配送行業在高峰期面臨配送員與訂單不匹配的問題,配送員為了送更多訂單,常常忽視交通規則,帶來很多交通事故。如何提高配送效率成為解決餐飲行業的必修課。
4.快遞柜及驛站無法解決上門問題
雖然快遞柜及驛站的出現能夠緩解一部分配送壓力,但卻無法解決配送上門的問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如果自己在家,顯然是不愿意接受物品的存放,再加上超時要付費取件的情況下,是大家更不愿意接受的服務。
配送機器人推廣過程中遇見的技術瓶頸
以上問題的解決更多的是看未來機器人以及自動化行業的發展,通過機器代替人工完成簡單、重復性勞動。從國外到國內,從室內到室外配送,從餐飲、快遞配送到設備零部件配送。初創機器人企業、電商、食品甚至是一些老牌機械公司都開始競相爭逐無人配送機器人這一尚未完全開啟的市場。
從長遠來看,配送機器人的面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各行業的配送難題,對于酒店、餐飲等行業來說,也能減少用人成本。但配送機器人在推廣過程中也遇見了一些技術瓶頸,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應用場景的拓展,包括送餐過程中循跡路線偏差及人機交互等功能不夠智能化等問題。配送機器人在實現自主配送過程中,需要解決導航定位以及乘坐電梯等諸多問題。
目前市場上配送機器人的制造企業呈“百花齊放”的態勢,然而,因行業產品的同質化以及仍未實現一定規模的商業化運營,企業實現自力更生相對較難。盡管如此,在該階段企業產品的研發及技術更新仍然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因此,部分企業在該階段是否具備暢通的融資渠道以及充足的現金流也是其能否在激烈的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的重要考量因素。
思嵐科技一站式無人配送解決方案
針對無人配送領域,目前市面上已有能提供一站式配送機器人解決方案的企業,思嵐科技就是其中方案商之一。由于技術的研發及融合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成本及資金流,對于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機器人企業來說,選擇已有的成熟方案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一家以機器人定位導航領域切入的企業,思嵐科技在實現無人配送機器人解決方案中具有先天優勢。對于配送機器人來說,自主行走是其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而在機器人底盤上的研發就占據了整機的大部分成本。思嵐科技憑借在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機器人底盤及電梯控制技術的基礎上,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化的幫助機器人企業實現機身硬件設計及制作。并可同時選擇語音交互、無人值守及業務使用流程等功能的定制。
憑借在機器人定位導航的領先優勢,思嵐科技在實現配送機器人自主移動過程中已有大量成熟的商業化落地案例。采用思嵐科技自主研發的激光SLAM及視覺SLAM雙重導航,除激光雷達 外,還融合了超聲波、深度攝像頭、防碰撞、防跌落等多種傳感器,保證了機器人能在各類復雜商用場景中穩定運行。并能與市面上絕大部分電梯適配與多樓層定位系統,支持市面上絕大多數電梯系統,能做到自主上下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