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
早在 2021 年末,工信部就發布了《關于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
其中第二大項“重點任務”中的第一子項第 5 點里明確提到:在同一網絡條件下,向免費用戶提供的上傳和下載的最低速率應確保滿足基本的下載需求。
然而,各大平臺網盤對“基本的下載需求”理解不同。
本期文章,測試、整理、收集資料十分不易,甚至還可能觸及某些網盤的利益,如果對你有幫助,還請多多點贊轉發。
網盤平臺
我們體驗的是這九款主流網盤應用。
(中國移動云盤、115 網盤、天翼云盤、堅果云、阿里云盤、迅雷、夸克網盤、百度網盤、城通網盤)
提前說明,由于體驗軟件較多,如有遺漏或錯誤,請多多指正補充~
首先,它們都支持移動端的 IOS、Android/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安卓。電腦端的 windows 和 mac。
9 款中除了城通網盤外也都支持 TV 版,保存喜歡的影片下載后即可在電視上觀看,這個還是挺方便的。
如果你是 linux 系統的專業用戶,115、百度網盤、堅果云也有相應客戶端下載。
如果你只想臨時查看文件,這些網盤里除迅雷外也都提供網頁端。
總的來說,移動用戶需要同步備份、PC 用戶需要下載學習資料和收發工作文件。這些巨頭旗下的網盤都能不錯的滿足不同設備的使用需求。
中國移動云盤需要單獨夸夸,它是這里唯一提供關懷版的,作為官方通信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移動對適老化關注更多且積極推動。
新用戶存儲空間
網盤的存儲空間就像薛定諤的貓,你不看,就永遠不知道它的容量大小。
注冊時間不同、參與活動不同,都會影響到手的空間容量。
比如 7 月 30 日我們測試的這個時間節點,阿里云盤和中國移動云盤正在分別進行贈送 500GB 和 1TB 的任務活動。
夸克會送 500GB 容量大小,但有效期 3 個月。
但這些活動說不準什么時候就關閉。
所以我們這里僅用新號注冊后的初始空間大小做排名,如圖所示。
可以肯定的是,空間越大安全感越足。
相關數據表示,有 61.6% 的受訪用戶希望網盤企業能提供無限存儲空間。
所以僅對新用戶空間而言的話,百度的 5GB 和堅果云的 3GB 顯然不夠用。
作為坐擁國內搜索引擎用戶量第一的百度,財力不缺,但為何贈送空間如此“寒酸”?
其實,百度網盤早年也闊過,和其他網盤打得火熱時曾豪送 2 個 T,說白就是砸錢博用戶基數。
但后來“戰局穩定”,百度漸漸一家獨大,動了收回空間的心思,畢竟地主家也沒余糧~
按照傳統印象,業務客戶越多,邊際成本越低,但這個理論在網盤業務不適用。
網盤用戶越多,意味存儲成本越高。這也是為什么許多網盤開局送你 2 個 T,沒過多久就倒閉。
除了“縮衣節食”,網盤們還會“開源節流”
以你美的不可方物的自拍來說吧,這類資源屬于獨一無二,所以會實打實占用企業存儲空間。
但如果你存的是別人分享的學習資料,實際上可能就占幾字節大小,空間數值只是限額。
空間小,我們可以勤刪文件湊合過啊,但 5G 時代體驗 2G 網速,就真的很讓人抓狂了。
說到這,你應該思路明了,網盤最重要無非兩條路,賣空間(比如蘋果的icloud)or 賣網速。
那么,這些網盤速度怎么樣?
上傳/下載/在線預覽
由于我們公司上班看視頻的看視頻,打游戲的打游戲(娛樂效果,實際上大家工作都很認真)。為了測試環境穩定,負責的小伙伴特意申請居家辦公一天來做數據統計~
需要申明的是,由于測試樣本不多,所以數據僅供參考。
先說測試條件,下載 281Mbps,上傳 29Mbps。網盤版本最新,上傳和下載的文件統一,大小 437MB。
先看上傳,絕大多數網盤都能接近帶寬上限,耗時普遍 2 分鐘出頭,慢一點的也只要 3 分 0 幾秒,可以接受。
其中堅果云最慢,0.8Mb/s 的速度上傳總耗時 9 分 15 秒,但作為賣空間的代表,它的下載速度很不錯。
阿里云盤的上傳情況比較有趣,它是測試中唯一支持“秒上傳”功能的,但也要視情況而定。
可以看到,阿里云盤會在上傳前先檢測文件的哈希值,會用到 sha1 技術和云服務器對暗號,如果你上傳的文件比較大眾,服務器本身就有,那么就無需二次上傳,省去用戶的帶寬和時間,這也是前面提到的網盤節省空間的方法之一。
而如果即便是極小眾資源,阿里依然提供平均 3.6Mb/s 的上傳速度。
總的來說在上傳這塊,除了堅果云較慢,其他網盤基本沒什么問題。
當然,上傳易,下載可能就要變難了。
先看圖,中國移動云盤、天翼云盤、堅果云名列前茅。奪得頭籌的中國移動云盤幾乎能跑滿帶寬,堅果云也有至少 8Mb/s,這三款均不限速,雖然之間會有速度差異,但更多的是對資源解析方式及服務器擁堵情況所造成的。
阿里云盤、115 網盤,1 分 44 秒,3 分 31 秒也不差。問題出在迅雷、夸克、百度、城通四哥們。
迅雷每個月有 5GB 優先使用的高速下載空間,空間內你下載速度很快,單文件至少 3MB/s,多文件可達 25Mb/s。
而在高速空間外,迅雷也有 0.45MB/s 的速度。
夸克的常規速度是 0.5Mb/s,水管小,但可以細水長流。
百度的常規速度只有 0.1Mb/s,即便是下載速度倒數第二的城通,也是它的 1.7 倍。
盡管百度有 30s 極速通道試用,但面對動輒幾十 G 的大文件時,也如同“蜉蝣撼樹”。最后你還是得以 0.1Mb/s 的速度龜速前行。
5G 再快,終究快不過百度。
如果你運氣不好,搞不好還會中途文件下載失敗,或者下載好后打開顯示損壞,更惡趣味的是掛好幾天下載后發現是葫蘆娃全集...
總之就是,龜速的體驗加上不佳的運氣,真讓人有一種百度正在“以一己之力拖垮整個網盤界體驗”的錯覺。
有人會說,百度也提供單次付費功能,但幾元的售價,快趕上隔壁網盤月會員的三分之一,真的值嗎?
除上傳下載,文件上傳的規則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
比如,城通網盤每次只能上傳單個文件;迅雷 Mac 客戶端無法上傳文件夾,只能單選。
還有不同網盤的上傳大小也有所限制,多則 5G,少則 1G,你經常同步大文件,就需要選擇富裕空間的網盤,或者學會使用分卷壓縮。
另外,在線預覽也是打工人及宅家青年的關注焦點。
9 款網盤中,堅果云不支持在線預覽;115 需要開通 VIP;百度網盤只提供一次給免費用戶倍速播放功能;天翼云不支持倍速。
其余網盤,均支持在線播放和自定速度。它們拖動進度條時的響應都很快,這里面體驗更好的是迅雷和中國移動云盤,在線播放也給了你 720P。
總的來說,針對免費用戶,中國移動云盤、天翼云網盤、阿里云盤做的更好,空間大、上傳下載速度佳,移動和電信號碼的用戶、使用中國移動云盤和天翼云網盤還有 BUFF 加成,當個人云盤很不錯。
阿里云盤雖然三者中速度最慢,但夠用,常用資源相對來說三者中更豐富。
堅果云主打同步服務,上傳下載不限速,但空間小,是用戶入坑的最大壁壘,它的用戶普遍會開通包月服務,所以不太適合免費用戶。
對免費用戶而言,迅雷、百度、夸克、城通主打一個速度不快,由于許多影視、軟件資源只有這些平臺有,所以用的人最多,愿意充錢,體驗更好。
資費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有 59.0% 的受訪用戶付費的主要原因是提升下載速度,其次是存儲空間擴容和極速傳輸。
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更多是把網盤當下載軟件,開 VIP,主要為了下個東西。
如果這些網盤開通會員后只提供加速下載,那開通時的價格就可以橫向比較,哪家良心,哪家圖利?
但網盤 SVIP 往往附加數十種功能:比如同步備份、在線解壓、大文件分享等等。
當然,這些功能你未必需要,總有人需要。但無法否認的是,VIP的整體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目前,9 大網盤還沒有一家提供純粹的包月制加速服務。
除此之外,網盤會員也有“三六九等”。
有的開通會員不會贈送額外空間,把容量拎出來單賣。
有的套餐花里胡哨,比如百度,推出了娛樂套餐、備份套餐、工作套餐,劃分明確,目標精準,且不支持最重要的“極速下載”。
目前 9 款中,只有阿里云盤的會員機制更加簡單。
當然,吐槽歸吐槽,賺錢理所應當,這是企業生存的必要標準。
畢竟,當數以億計的用戶將個人和家庭數字資產遷移至云端時,網盤就要承擔起個人和家庭的工作、生活回憶。
而一旦系統崩壞,數據丟失,勢必會對用戶數據資產造成巨大影響,所以投入的人力物力、穩定的運營開支、后續的維護措施、都是無法避免的高昂成本。
有專家說過,只有在最大限度地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基礎上,保持企業盈虧平衡和持續發展,才能保持企業的價值和前途。
也有人質疑,如果滿足基本下載需求,就沒人開會員了。
但實際上,合理的速度,既能讓會員用戶感受充值的便利,又能讓免費用戶不會經歷幾 GB 的小文件短則半天,幾十 GB 的大文件長則三四天的等待。
這樣一來,付費用戶的優勢還在,甲方通過網盤分享的大文件仍然需要我們第一時間打開,這才是比較理想的局面。
結語
05 年,網易推出個人文件功能,成為個人網盤的雛形。自此網盤經歷萌芽期,快速發展期,以及加強監管回歸理性的調整期,再到現在的局面。
18 年的風云變幻,網盤市場從百家入局的藍海,變成只剩鳳毛麟角的紅海。
和網盤不同的是,用戶基數在不斷增加。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個人云存儲的用戶規模已達 4.41 億人。
隨著 5G、AI 和大數據的蓬勃發展,使用人數遲早會達到微信用戶基數的半壁江山(12.6 億)。而這,已經是一塊很大的市場了。
隨著資源高度集中,網盤也有了虹吸效應。客戶用網盤發的文件,你收還是不收?翻譯組用網盤上傳的劇集,你看還是不看?當少數資源只有這個平臺有的時候,最后你也不得不去用。
有了話語權,網盤大戰中活下來的勝者就搞起了各種騷操作。回收空間、降低速率、用閑置網絡后臺上傳的例子不勝枚舉。
最近我們還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你用百度引擎搜索網盤二字,翻到第五頁才能看到其他競品的下載地址。當普通用戶沒有太多選擇權利的時候,這似乎也是一件可怕的事。
縱觀現有網盤歷史來說,好像沒有什么海誓山盟,唯一不變的真理是事物時時刻刻都在改變。
作為用戶,我們不想看到一家獨大,也不想因為網盤競爭過于激烈而導致突然關停,從而讓辛苦積攢的資源一望皆空。
可能只有 5G、AI、大數據井噴的時代,才會引來新的變局,讓個人云服務迎來全新發展,多元化場景提供新的收入方式。
如果能實現良性商業循環,逃離“帶寬提速,網盤降速”的魔咒,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才是雙方愿意看到的共贏局面。
參考資料:
新周刊:百度網盤:二線巨頭的三流生意
艾媒咨詢:2022 年中國個人網盤市場研究
圖源網絡
編輯:輝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