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不同的行業報告顯示,如今虛擬人類已經逐步走向我們大眾的真實生活,而數字人大爆發的前提是AI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目前很多大公司都在布局AI數字人行業賽道。今天小編強烈建議看看!這十條關于AI數字人直播的行業真相!
1 、2023年高頻聽到的詞語,就是“AI”和“數字人”,每天有大量的新聞產出,都是關于這兩大關鍵詞的。
2 、今年3月,比爾蓋茨發布了關于人工智能的公開信,首先提到了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改變而且應該專注在三個領域,分別是生產力提升,醫療和教育。這次人工智能的革命,不亞于手機和互聯網的誕生,對我們工作和生活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3 、隨著OpenAI 研發,GPT 模型已更新至 GPT-4,像百度、阿里、騰訊、華為,這樣的團隊也發布自研的 AI 大模型,并實現部分應用落地。抖音也在語言和圖像大模型上有所布局,預期將于今年推出自研大模型。
4 、從今年開始,有很多大V和網紅,用數字人形象代替真人出鏡,創作短視頻內容。也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家,在使用AI數字人做直播,大家對于數字人應用有了新的認知度。現在市場已經有逼真程度很高的數字人形象,接下來數字人的形象、語音、內容都可以逐漸做到AI驅動生成。
5 、在AI數字人運用方面,AI數字人直播是一個重要方向。大家用AI技術幫助自己提升文案生產的效率、創作短視頻內容和腳本的同時,還會運行AI數字人直播。
6 、首先,數字人直播可以把運營成本“打下來”。
招聘一個主播的崗位,每月工資成本在1.2萬左右,每天播4小時。再配一個運營崗位的人員,每月工資8000元。兩個人一個小組,基本符合本地生活商家的直播需求,如果需要增加直播時長,或者跨平臺直播,比如視頻號、小紅書、快手,那就需要再擴編團隊。
那么,數字人的使用成本,每月在5000元以下,根據不同供應商的產品能力,價格區間差別很大。再匹配一個數字人直播的中控人員,每月成本3000到4000元。大部分產品支持多平臺同時開播的功能,并且不會增加其他費用。
市場也有很多沒有真人操控的數字人直播間,基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人力和成本。但是涉及到一些平臺風控的要求,以及轉化率的原因,目前暫不推薦使用。
7 、數字人替代不是真人主播,而是同質化的直播內容。
有人說,數字人的直播,會替代掉所有主播,事實上真正有帶貨能力的主播,或者達人,完全不用擔心被替代。目前來看,數字人直播的交易上限,和真人主播的交易上限,還是存在差距的。能帶給我們,充滿情緒價值,堅持原創的優質內容的主播和達人,暫時不會受到影響。
AI數字人在現階段,實際上是替代了模版化創作的短視頻,機械性重復話術的直播間,把一些生產效率不高,低水平重復的直播間,通過標準化的運營,產生更高效的曝光和成交。
個人覺得,不用太長時間,無論是數字人的仿真能力,還是實時互動性上,都會隨著產品和技術的迭代,有大幅度的提升。
所有的力量,都在推動AI和數字人技術的向前,現在我們還想象不到,它最終會給帶來多大的變化。
但是,我們能看到AI正在不眠不休,日日夜夜飛速迭代。這是為什么用“暫時不會受影響”,未來的變化很難預測。
8 、數字人的還有一個重要價值就是提效,在產出效果和效率問題上。
垂直程度較高,專業度更高的行業,面對主播難培養的問題,數字人直播更加靈活,通過貼片+視頻場景的創建,快速整理出直播話術,就可以直接上崗為消費者講解產品了。
可以看到,數字人主播在直播間,觸達、吸引、認知、導入購買的過程效率,同時在直播時長上可以做到6小時、8小時、甚至12小時以上,遠遠大于一個正常直播間的工作時長。
另外一點,你可以通過數字人,做多平臺的嘗試,抖音、視頻號、快手、小紅書等等。過去拓展一個平臺,落地執行難度很大,數字人的直播間能夠輕松實現,把內容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了。
不管技術怎么進展,降本增效,所有商家追求的一個目標,數字人的直播,就是向著這個目標而來的。
所以,在數字人直播這件事情上,不要貪便宜,要相信好的技術方案,無論是穩定性上,還是功能上,都是能帶來正向的價值。
9 、不要追求數字人的轉化超過真人,而是做多平臺開播,多賬號開播的數字人直播。
現階段產品的形態,比如形象、聲音、實時互動能力,和頭部的真人主播還是存在差距的。
所以,在提升的空間上,應該多發揮數字人效能的優勢。
你的產品能跑通一個數字人的直播間,可以考慮多復制幾個數字人直播間,或者多平臺同時開播數字人直播間。
可能你自己培訓的主播,或者邀請達人做主播,效果比數字人略好,但是投入產出比上,數字人顯然更有優勢。
比如,一個穩定的數字人直播賬號,月銷做到了20萬、30萬,甚至50萬的銷量,成本不變,模式固定,每天開播,也不用匹配激勵,所以投產比的優勢就很明顯。
10 、我們必須要更快的方式擁抱AI技術,提升效率,這是一種趨勢,不取決于你看沒看見,相不相信,它正在來臨 ......
很多人可能已經是意識到了,AI對大家來說是一場風暴,但它也許是一場海嘯。
所以,一定要積極擁抱新興的事物,至少可以主動學習,了解趨勢,積極探索,在新的機會到來的時候,確保自己還在臺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