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指標、指標體系、維度、標簽,這些都是數據分析基礎概念,但經常有同學會搞混淆。搞清楚這些概念的區別,不但做報表更清晰,而且更容易在分析問題的時候找到思路,今天系統講解下:
數據指標 VS 指標體系
比如:有一個小朋友身高150cm,是個男生,長得很強壯。這里150cm就是數據指標。數據指標通常是用數值衡量一個客觀事實。只不過,只用一個指標是難把事情講清楚的,你可能會懷疑“啥小朋友一米五高呀”,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列指標,比如年齡12歲,身高150cm。描述事物的指標多了,就形成指標體系。
在企業里,常見的指標體系有3種形態:
第一種:并列式。經常用于多角度評估某個體的表現,比如評估員工績效、評估供應商表現、評估新產品等等。之所以叫并列式,是因為參與評估的指標是相互獨立,并列存在的(如下圖)。
第二種:總分式。經常用于描述一個整體由若干部分組成。最經典的就是利潤拆解,把利潤按收入/成本來源拆成若干部分,方便分析利潤變化的原因(如下圖)。
在觀察總分式指標體系的時候:
·第一先看主指標大小
·第二再看每個部分大小
這樣更容易看出問題。在多個個體對比的時候也遵循這個原則。
第三種:流程式。經常用于描述一個從開始到結尾的流程。在銷售端,它經常被稱為:漏斗模型。因為在銷售的過程中,每增加一步就會流失一些客戶,形同漏斗。大部分銷售流程都是漏斗式的(如下圖):
在觀察漏斗式指標體系的時候:
·第一先看結果指標大小
·第二再看全流程轉化率
·第三再看過程轉化率
這樣可以對整個流程情況加以了解。有些同學會一上來就陷在細節出不來,結果把自己繞暈了。
當然,流程式也不止漏斗這一種,比如在生產、服務、售后等環節,也是一個完整的流程,但不是逐步遞減的。比如生產任務,是肯定要完成的,但隨著生產工序增加,每一步會增加新的原料、生產費用、人工成本,此時整個流程所消耗的成本、時間是逐級遞增的。
有了數據指標體系,可以詳細了解業務情況,但想促成業務行為,還需要標簽的加持。
數據指標 VS 標簽
比如:有一個小朋友身高150cm,是個男生,長得很強壯。這里“男生”就是一個分類維度,分類維度不是連續型的數值,一般是定性的描述,用來區分個體的。
“強壯”就是一個標簽了。注意,帥也是分類維度,但是它在業務上的含義更明確,更容易讓人們想到做什么業務動作。比如一個男生貼上“強壯”的標簽,那么下次班級大掃除找勞動力的時候,目標就清晰多了:“把咱們班強壯的男生都召集過來!”業務含義清晰,促成業務動作,就是標簽的作用。
有些標簽是可以從數據指標里計算出來的。比如一個小朋友數學滿分100,考了98。我們可以給個規則:考試95以上的都算“數學好”。于是這個98分小朋友就被貼上了:“數學好”的標簽。
下次有數學競賽,我們說:“選數學好的小朋友參加”,就可以直接把這個小朋友拉過來參加比賽。舉辦班會需要采購物資,我們說:“選數學好的小朋友去算賬”,就又可以直接把這個小朋友拉去。可見:好的標簽能提升業務行動效率。
這里會有個問題,經常困擾數據新人:怎么定義95分算“數學好”呢?為什么不可以是98分呢?
在通過指標計算標簽的時候,一般有2種做法,第一種是業務上約定俗成的,比如大家習慣上都認為數學考95分已經很高了,那就這么定。畢竟標簽是給業務用的,他們覺得好用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種,可以根據打標簽的目的,做數據檢驗。比如挑“數學好”的同學,是為了參加數學競賽,那么打了“數學好”標簽的同學,應該競賽得分顯著區別于普通同學。于是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實驗,來看不同得分的同學參加競賽結果差異,從而找到一個合理的分段標準(如下圖)。
標簽+指標體系=高質量數據分析
做分析的時候,經常有同學對著一個指標發呆:到底為啥它就漲了跌了呢?到底它說明了啥呢?這個時候,可以試著:
1、構建指標體系,觀察數據細節
2、增加標簽,量化影響因素,分析問題來源。
可對比的標簽、可分析的指標豐富了,自然結論容易出來。
通過標簽+指標,可以層層深入地看問題。比如分析推廣效果的時候,
1、先看指標:哪些渠道轉化率高?哪些不行?
2、再看標簽:轉化高的渠道,用的素材/商品/折扣是什么水平?
這樣一縱一橫,容易看出問題所在(如下圖)。
通過標簽+指標,能發現不恰當的對比,從而避免判斷錯誤。比如看到兩個團隊業績有差異,不能簡單地就說:誰業績高誰是標桿,大家向他學習——
1、兩個團隊人員結構是否有差異
2、兩個團隊客戶資源是否有差異
3、兩個團隊銷售方法是否有差異
這時候需要對人員素質/客戶資源/銷售方法打標簽,再觀察相應指標差異,就能得出更準確的結論(如下圖)。
總之,要熟練運營標簽和指標體系,才能做出高質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