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在銀行買理財,因為覺得銀行理財會比較可靠一些。那么,在銀行買理財,到底有沒有風險呢?會不會讓本金出現損失?
在銀行買理財有風險嗎?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在銀行賣的大部分理財,都是有風險的。不過,有風險不一定就會損失本金。同時也有一小部分產品是保本產品,基本沒有風險。
銀行里賣的理財產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由銀行或其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般統稱為銀行理財。另一類就是非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包括基金、保險理財、私募等等。
如果是由銀行及其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那么都是有風險的,但不同類型的產品風險大小不同。
按照從低到高來分,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可以分為R1、R2、R3、R4、R5五類。其中風險最低的R1級銀行理財,雖然理論上是有風險的,可實際上出現虧損的概率很小,正常來說基本不會損失本金。
如果是R4、R5級的銀行理財,損失本金的概率就比較大的。不過,這兩類理財占銀行理財的比重比很小,平常也不太容易碰到。
另外,有的人可能會把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也視為一種理財產品,而結構性存款是沒有虧本風險的。不過,結構性存款雖然跟銀行理財類似,但它屬于存款產品,而非理財產品。
非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可以保本保息的產品主要是國債和儲蓄保險這兩種。
國債雖然是由財政部發行的,但主要是通過銀行來分銷的。國債因為有固定的利息,違約的風險很小,可視為無風險產品,沒有損失本金的風險。
儲蓄險則是由保險公司推出的,部分銀行也會代銷保險公司的產品。儲蓄險只要不提前退保,也是不會有本金損失的,如果要提前退保,只要現金價值超過了已交保費,也不會有本金的損失。
而其他非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非保本產品了,意味著都是有一定虧損的可能。當然,這些產品同樣也有風險大小的區別。
在銀行里賣的非保本產品中,權重較大的就是公募基金了。而基金根據風險等級的大小,也可以分為低風險、中低風險、中風險、中高風險和高風險五類。
其中低風險的基金,本金虧損的可能性就很小,主要有貨幣基金和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兩種。中高風險和高風險的基金,本金出現損失的概率就比較大了,這兩類主要是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
除了基金外,有些銀行還會代理售賣其他的一些理財產品,比如券商理財、信托、私募等等,這些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風險,但風險大小不一。比如信托的風險相對較低,而私募的風險就比較高。
總而言之,在銀行買理財,是不是有風險,以及虧本的概率大小,還得看具體是買的什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