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頭號AI玩家(ID:AIGCplayer),作者:卷毛,授權轉載發布。
最近B站評論區出現了一種“賽博召喚術”——
前面這些被召喚的賬號接入了生成式AI功能,會總結視頻內容,并在評論區或私信回復。
影視UP主“木魚水心”對電影《奧本海默》的前瞻科普視頻長達16分鐘,發布3分鐘后就有了AI總結,按時間線精準列出了要點,評論獲贊超3000。
美食作家王剛分享了“一雞兩吃”的教學視頻,評論區除了粉絲曬出的作業,還有好幾位AI課代表留下了總結,王剛點了贊并表示感謝。
無論是生活區vlog,還是知識區、科技區的中長視頻,AI都能嘗試總結,其回答甚至被不少UP主置頂,有網友稱“已經不需要省流助手了”。
這些AI賬號從今年5月陸續涌現,獲得了大量關注,其中“AI視頻小助理”人氣較高,自6月上線以來,近3個月漲粉超25萬。
但同時,AI總結功能被濫用的問題突出,有的用戶也不喜歡看到召喚AI和AI生成的評論刷屏。
是誰在B站制造AI賬號?AI真能幫我刷視頻嗎?“頭號AI玩家”測試了各個AI總結助手,并與相關人士聊了聊內容平臺的AIGC應用。
如何在B站召喚AI課代表
今年ChatGPT爆火后,人們見識到大模型強大的文本總結和生成的能力,并迅速將這種能力產品化,應用至各行各業。而在內容平臺開設AI賬號,通過用戶調用來回復評論是近期才出現的新玩法。
如何在B站召喚AI課代表?一般需要關注AI賬號并在視頻評論區@該賬號,比如“@課代表貓 總結一下”,等待幾秒后就可以從消息列表“@我”看到回復的評論了,高峰期可能需要幾分鐘或更久。
部分AI課代表可以通過站內私信分享視頻或bv號進行回復。此外還有相應的網站或瀏覽器插件,比如“AI課代表呀”的插件會在視頻右側顯示總結內容,并支持搜索字幕和提問。
以往B站的人類課代表多出現在干貨較多的實用類視頻下,就像以上提到的知識科普視頻,AI課代表們也從這些視頻著手,幫助用戶提高獲取信息的效率。
甚至視頻中的廣告植入部分AI也能識別定位,比如時尚UP主“天才女友GG”與香奈兒合作的一條廣告視頻,最后介紹了系列珠寶的設計概念,“課代表貓”用一句話總結出它與主題相遇的意義相呼應。
另一種召喚是出于娛樂目的,很多用戶第一次見到AI賬號,覺得很新鮮,在一些娛樂性更強或者信息密度不高的日常視頻下召喚了它們。
比如UP主“飼養員小謝”和老公一起參加了游戲《黑神話:悟空》的線下試玩會,感覺就像媽媽送孩子去考試,所以視頻中兩人以母子相稱打趣,“AI視頻小助理”卻在總結時當真了,UP主見了直呼“離譜”。
經常分享韓國見聞的UP主“知名相聲演員BBBBB大王”會在視頻中加入搞笑的表演,不斷拋梗玩梗,AI雖能準確概括出視頻主題和主要觀點,但其趣味性損失了大半。
綜合多個AI課代表的介紹,“頭號AI玩家”發現,它們大多都使用了GPT等大模型技術,收到用戶調用請求后會將視頻語音或字幕信息轉換為文本再進行總結、回復。
對于同一條視頻的總結效果也有所不同,有的AI采取內容總結和時間線要點概括的形式,風格簡潔;有的AI沒有一大段摘要,而是分段主題和時間線要點的結合,總結更詳細。
“課代表貓”粉絲數達3.6萬,其運營負責人Max告訴我們,“課代表貓”針對不同的內容類型有不同的Prompt和展現形式,整體輸出要求精簡準確,字數控制在500字以內。團隊在自然流量下,7月上線第一天就收到幾百個總結請求,后續持續遞增,目前每天提問次數在800~2000左右,晚上7點到9點是服務高峰期。
“生活、搞笑、鬼畜這類的視頻用戶召喚比較多。但其實針對視頻總結的AI模型大部分是調用字幕或語音來生成的,所以對知識、汽車、科技、美食等有明確觀點的內容總結會相對精準,不太適合去總結內容比較空泛的、以畫面表現為主的視頻,比如舞蹈、鬼畜。”Max說道。
用戶召喚AI總結鬼畜視頻
因此,AI課代表們往往會在公告說明哪些視頻分區適用,哪些分區不會響應。比如“AI視頻小助理”就表示自己只會總結知識/科技/生活/汽車/美食/游戲/運動分區的內容。
AI霸占評論區的爭議
據“頭號AI玩家”觀察,抖音、小紅書等其他平臺暫時沒有類似AI課代表的賬號,為什么AI課代表大規模出現在B站呢?
這與平臺的不同特點有關。首先視頻比圖文承載的信息更豐富,小紅書的筆記以短圖文為主,本身就是壓縮、精簡過的信息了,而抖音、快手上又大多是1分鐘以內的短視頻,省流作用不大,觀眾有召喚AI再看總結的時間不如直接看完視頻。相比之下,B站大量的中長視頻催生出了“課代表”的社區文化。
Max認為,AI課代表在B站是有意義的,能簡化用戶的學習成本,并且以賬號形式植入社區生態,評論召喚或私信分享就能調用各種功能,非常方便,不用再打開網站、APP或安裝插件,進一步降低了使用門檻。
AI能在短短幾秒內生成總結,一條15分鐘的視頻在AI課代表幫助下,用戶可能只需15秒就能迅速了解大意。從獲取信息的效率上來說,的確AI課代表比人類快多了。AI音視頻助理“BiBiGPT”的開發者呂立青認為,AI時代帶來了一種學習的自由,無論是內容創作者還是消費者,學習方式的輸入和輸出是多維的,可以在多模態內容之間轉換。
不過,AI作為工具有自己的局限性。
AI摘要和其他網友的總結一樣是經過壓縮、模糊化的,每個人對重點的理解和需求不同,光看AI總結缺少思考的話也容易遺忘。
同時,大模型的隨機性也會導致生成的內容出差錯,可能是總結不全面,可能是理解錯誤。Max提到,在研發“課代表貓”時團隊設置了一個概念叫做“溫度值”,降低溫度值的參數可以降低AI自由發揮的程度,遇到AI無法理解的內容,就會直接回復說暫時不能總結,這樣通過技術手段去規避AI胡說八道的問題。
除了關注AI總結是否有效,開發者、用戶、UP主目前還面臨著更大的難題——濫用AI。
據B站方面確認,這些AI課代表并不是B站官方推出的,而是由第三方開發者自行接入AI功能的。那么開發者就有責任保證AI生成的內容質量,以及互動方式不會破壞社區生態。
比如內容安全上,開發者需要對敏感信息做出有效的過濾回避。某虛擬UP主曾上線測試視頻評論功能,因為評價視頻的攻擊性太強,現已主動暫停。AI課代表可以有人設,有自己的總結風格,做出賬號特色,但前提是符合平臺要求,為避免爭議,目前已有的AI課代表基本只對視頻做總結,不做主觀評論。
從用戶角度來說,合理使用AI功能是必要的。有的在一條視頻下重復召喚AI課代表,有的明明標題寫了歌名,還要召喚AI來總結內容和聽歌識曲,這些都屬于濫用AI的行為,不僅占用了AI生成的額度,還讓評論區充斥著“圖一樂”的AI內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此前UP主“機器工具人”就支持聽歌識曲功能,粉絲數達55萬,雖然沒有使用GPT技術,但也遇到了類似的濫用情況,他為此開發了防濫用機制,對多次濫用的用戶將移除其調用權限。
圖源“機器工具人”
Max表示“課代表貓”設置了每個用戶每天調用的次數是有限的,實際上大部分人可能一天就用兩三次,少數深度用戶會頻繁一些,后續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會逐步放開限制,但仍然會規范和引導用戶去合理使用這個賬號。
AI課代表是面向C端用戶的功能,那么UP主作為視頻創作者是怎么看待的呢?
結合Max的調研和我們觀察到的UP主反饋來看,本身有課代表總結需求的UP主態度比較開放,尤其知識和科技區UP主會覺得AI課代表簡化了自己的工作。
而不歡迎AI課代表的UP主,其內容類型與上文提到不合適AI總結的多有重合。比如某劇情類UP主表示擔心AI劇透,如果UP主用心制作的視頻被濃縮成一段話,觀眾看了評論就劃走,這可能不利于播放量、完播率等數據,視頻想表達的很多細節也會被錯失。
內容平臺需要什么樣的AI功能
AIGC在內容平臺的應用處于早期探索階段,工具型AI產品多如牛毛,多以降本增效為目標,但能與平臺相結合、發展出新的交互模式的并不多。
在8月財報會上,B站CEO陳睿表示,B站已經開始用AIGC技術來提高用戶體驗和業務能力,比如在內容安全審核上,大語言模型可以代替過去大量的人力投入,極大程度提高審核的效率。陳睿表示,內部非常重視AIGC,“這是B站這樣的內容平臺的一個重大機遇,如果我們能夠有效運用這個技術,它能很好提高用戶和UP主的體驗,提升商業轉化的效率。”
具體來看,AIGC對B站的賦能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搜索體驗的優化,承接更復雜的搜索訴求,幫助用戶快速提取關鍵信息。二是提高創作者的生產力,利用AIGC工具創作更高品質的內容。三是優化B站虛擬UP主形象,讓其更加自動化和人性化。
第一點AI搜索,B站已于7月開啟內測,在搜索框內搜索問句或輸入“?”即可體驗新功能,AI會生成一段文字回答,并附上相關參考視頻。
升級AI搜索助手的前后結果對比
經“頭號AI玩家”測試,可以通過復制bv號要求AI搜索助手總結視頻內容,但有的視頻無法生成,可能涉及敏感詞或不包含音頻人聲信息。
海外內容平臺也上線了類似的功能和產品。上個月谷歌開始在旗下視頻平臺YouTube上測試用AI自動生成視頻概要,顯示在少數英語視頻旁邊,且只有少數用戶能夠看到。根據谷歌發言人Jen Jamie的說法,這些摘要旨在不替換作者原有描述的情況下,為用戶提供一個簡短的視頻內容概覽,幫助用戶決定是否觀看視頻。
當平臺官方加速擁抱AIGC時,中小創業者還有機會嗎?
大模型的開放生態讓創業者不得不思考競爭壁壘的問題。Max表示“課代表貓”是團隊開發的第一個AI產品,希望幫助到有需求的用戶,以此積累知名度,因為在同賽道中做得比較早,相比其他賬號或平臺官方,具備先發優勢;其次要看總結效果能否打動用戶,他認為“課代表貓”真的能做到省流;以及新功能的不斷迭代,后續他們可能會新增AI生成腦圖、深入對話功能,并推出付費模式。
內容平臺推進這些AI功能是相對謹慎的,小團隊和開發者有機會搶先一步,正如Max所說,他們可以針對不同平臺的內容生態特性和用戶痛點做出不同的AI產品,不只有AI課代表這種形態。
如果說AI是顆魔法種子,我想它終究會從原有的內容生態里長出新的枝椏,進而改變整個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