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直播觀察(ID:zhibogc),作者:直播觀察,授權轉載發布。
直播短視頻的出現,讓很多人有了新的方式記錄生活。網友們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也通過平臺內容的推送進一步擴散。
就拿摩托車來說,這個在中國很多城市都有禁行條款的交通工具,在抖音里與摩托車相關的話題視頻,播放量高達951億次。
然而,當摩托車與流量掛上鉤,摩托車就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眾多主播達人吸粉、樹立人數的符號。
但就和所有主播漲粉的流量密碼一樣,有的人能用它一飛沖天,有的人卻迷失了自我,很多貼有“機車男孩”“機車女孩”標簽的網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
20歲摩托車網紅車禍身亡
9月18日消息,一名叫“頭哥”的主播不幸發生車禍身亡的消息在網上傳播,而“頭哥”的年齡才20左右,這也是近1年中第8位因騎摩托車去世的主播。
根據網友透露的消息,9月15日下午4點左右,頭哥與男友小謝等人前往重慶參加摩托車展,在重慶一處隧道內騎車時,可能由于超速行駛以及路況不熟悉,撞上了隧道護欄當場死亡。
目擊者表示,頭哥在進入隧道前以極快速度超車,然后很快就聽到隧道內發出巨響。由于隧道彎道較多,頭哥來不及剎車便失控,速度過快最終釀成悲劇。
同行車輛的行車記錄儀畫面也記錄了事發經過。視頻顯示頭哥快速超車進入隧道后,很快傳來撞擊聲音。其他友人趕到時,頭哥已倒在地上無生命跡象。
事情發生后,頭哥的男友小謝發文表達了自責和悔恨,他稱頭哥之所以堅持騎車前往重慶,是自己過分溺愛導致。自己這個行程本不打算參加,但頭哥執意要去。他起初不同意頭哥騎車前往,但后來妥協了。過程中他并未跟在頭哥車后照看,這對她造成了很大壓力。
有網友透露,頭哥和小謝之前就在網上經常發布一些飆車的視頻,而且兩人的騎車風格也比較張揚,不像普通車友那樣只是單純享受騎行樂趣。
事發之后,頭哥的賬號已經轉為私密賬戶。生前她在抖音上只有1萬的關注,也就是說摩托車并沒有給她帶來多少關注。更諷刺的是,在出事故的新聞被報道后,才收獲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流量,只是她再也看不到了。
2
一年內多名機車網紅的“生死時速”
事實上,只要大家關注過短視頻上的摩托車騎手,似乎每隔幾個月就會有慘劇發生:
去年7月,摩托車網紅達人“劉富貴”發生車禍,搶救無效后身亡,年僅21歲;
去年10月,摩托車網紅達人“小魚愛吃魚”,在跑山時操作不當,當場死亡,年僅23歲;
今年1月,摩托車網紅達人“莊慕卿”在隧道內與另一輛逆行的摩托車迎頭相撞,事故相關四人不幸當場死亡。莊慕卿的人生定格在21歲,對面的機車上是兩個16歲的未成年人;
摩托車網紅達人“馬若松”在寧夏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后死亡;
今年2月,27歲的知名摩托車網紅達人云南亮哥(阿亮)于元宵節當天外出跑車,結果不慎遭遇意外,最終葬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今天4月,16歲網紅“小嬌妻”駕駛摩托車發生車禍,車上兩名女子去世......
我們回看下這些去世的起手網紅,可以發現他們都有諸多共同點:年輕、愛飆車、渴望流量。曬車、曬穿搭、或是曬車技,占據了這些摩托車主播90%的視頻內容。而他們的評論區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很多網友都會留言“這樣騎太危險了”“這是違規騎行”。
可惜,面對網友的忠告,這些網紅的回應卻是另一番景象。“小魚愛吃魚”曾經的文案是“趁年輕,騎仿賽,骨頭斷了好得快”,“小嬌妻”則繼續穿著并不適合駕駛摩托車的洛麗塔裙回復網友“我不管,我就要騎”。
現在檢索這些發生事故的主播的抖音賬號大多已經搜索不到,可能已經被封或者注銷。只有“莊慕卿”的賬號仍由其父親繼續運營,會發布一些莊爸爸的日常生活以及莊慕卿生前的一些視頻。
3
別讓流量成了催命符
曾經騎行摩托車被稱為“肉包鐵”,在遭遇車禍時,騎手往往有著更高的傷亡風險。裝備齊全、資歷深厚的摩托車騎手都無法保證能完全避開事故。那為什么這些主播會選擇又不聽網友勸告,又要以身試險呢。
原因很簡單,在流量的裹挾下,如何穿得更吸睛、拍出更炫酷的視頻,才是眾多騎行主播更關注的事情。
在抖音平臺搜索相關話題,其中摩托車的播放量達到了951億次,機車的播放量達到了1661億次。巨大的流量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希望抓住摩托車這個流量密碼,同時也使得機車主播們不斷用更刺激的視頻來吸引更多的關注。
因此我們看到一些網紅憑借著“白瘦幼”與機車對比形成的“反差”收獲大量流量,引得一些人對于這種風格進行跟風模仿。也看到一些摩托車超速飆車,抬頭炫技,高速跑山的事情,被大量分享轉發。
與之相反的是,不少機車安全知識講解、科普的視頻關注往往較少。在這樣一種劣幣逐良幣的效應下,摩托車詞條下的視頻內容逐漸跑偏,就如“小魚愛吃魚”在生前曾說過:“必須是黑絲才能是流量密碼”。
當然,機車沒有原罪,他和網紅主播本身就是孤立的個體。只是希望,平臺、主播在摩托車類內容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能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防護,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為機車文化的傳播創作更好的環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