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面對電商和疫情的雙重壓力,以物美為代表的一批中國零售企業,主動學習,積極求變,在做好民生服務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也推動了中國零售向著更高水平發展。
商品力得到極大提升
近期,有不少消費者在物美門店發現,物美的烘焙產品在不斷增加,并且口感也不錯,十分具有性價比。此外,包括進口商品、物美自有品牌每日鮮、良食記、唯本生活等商品都變多了。
眾所周知,麥德龍作為一家外資零售企業,進口商品一直是強項,有著遠超本土零售企業的競爭力,尤其是生鮮、海產品這些對冷鏈運輸要求極高的商品,更是麥德龍的看家本領。最為讓大眾熟知的就是每年在進博會上的藍鰭金槍魚開魚秀,凸顯了麥德龍的商品能力。
借助麥德龍的供應鏈,物美相當于一夜之間擁有了“買全球”的能力。對進口商品采購、豐富品類結構,提升商品品質競爭力等,有莫大的助益。
除此之外,麥德龍自有品牌經營得也一直非常出色,以麥臻選為代表的幾大自有品牌,為麥德龍贏得了良好的消費者口碑。也可以為物美的自有品牌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
共筑中國食品安全高標準
近期,物美推出了“十大必賠”服務,凸顯了對自身食品安全的信心。四年時間,物美借助麥德龍在食品安全領域的豐富經驗,在物美系內廣泛推廣,包括物美、重慶百貨、新華百貨等,可以說,把麥德龍領先的標準推廣至全國。
作為一家德國企業,骨子里一直秉承著嚴謹、“刻板”的文化,麥德龍入華20多年,始終對標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依托于成熟、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堅持為消費者提供可信賴的優質安全食材。目前,麥德龍是中國唯一一家全部商場通過HACCP認證的企業,在食品驗收、存儲、加工和銷售的全過程遵循HACCP體系實行標準化的門店操作。每年進行700次外部審計和1200次清潔檢查,對超過43000人次員工和5000人次的客戶開展現場質量檢查和培訓。
作為食品安全領域領軍企業,麥德龍不但在供應商的選擇、物流配送及商場運營等各個環節嚴控質量管理,更是建立了麥咨達全程追溯系統,監測商品完整的供應鏈。通過手機掃描商品包裝上的追溯碼,麥咨達系統能夠清晰呈現商品的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全程可追溯。迄今為止,麥咨達已累計培訓超過550家企業,20000名食品從業人員,30000戶農戶,審核超過8500次基地和工廠,從產地源頭嚴查用藥用肥,嚴控獸藥和抗生素,累計開發超過4500個可追溯產品。
在物美并購麥德龍的時候,創始人張文中就曾表示過,麥德龍依然會堅持食品安全的高標準,管理、品控等各方面,我們依然會聘用德國人把關。
2021年,時任中國區總裁的康德返回歐洲,出任麥德龍集團首席采購官兼董事會擴大委員會成員,出生于德國的蔡天樂(Tino Zeiske)接替康德(Claude Sarrailh)出任麥德龍中國總裁。此前,蔡天樂在麥德龍烏克蘭擔任首席執行官。
物美踐行了保持麥德龍德企管理“底色”的承諾。不僅如此,物美更是要積極主動去學習這樣的高標準。
食品安全是民生,不僅以麥德龍客群為代表的中高端消費者需要高標準,日常逛物美的普通老百姓同樣需要以高標準對待,物美此舉,可以說直接推動了中國食品安全標準的發展。
取長補短,1+1>2
很多人都會把并購比作婚姻,如果只有一方索取必定無法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物美學到的已經很清晰,那麥德龍又從物美身上汲取了什么養分?
麥德龍自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保持著To B經營的模式,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隨著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變化,麥德龍的業績開始下滑,無奈之下,于2012年開始面向個人消費者,但To C業務一直不見起色。
反觀物美,1994年成立開出第一家門店,可以說是與麥德龍在中國零售市場一起摸爬滾打,不同的是,物美從一開始就立足于C端消費者,對于C端的經營積累了20多年的經驗,分享給麥德龍再合適不過。
除此以外,物美還給麥德龍注入了本土化的經營能力。近一年多,家樂福中國大面積關店,外資零售水土不服的討論也是一波接一波,對比之下,麥德龍中國經營得穩中有進。
物美和麥德龍的變化都充分證明了1+1>2的效果,而且,雙方還攜手努力,共同推動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提高了中國食品安全的標準,并將中國的零售數字化經驗分享到了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