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你好哇!我是小翔。之前寫了三篇 #Golang 并發編程 的文章了,這次來換換口味,開個 手撕源碼 的新坑!一起來扒一扒 Go 語言高性能 local cache 庫 bigcache,看看能不能把開源大佬們的騷操作帶到項目里去裝一裝(?)
2. 為什么要學習開源項目
個人認為學習開源項目的收益:
- 跟進社區,不做井底之蛙 看到一個開源項目,可以思考下:大佬們最近都在解決哪些問題?他們用到了哪些開源工具?我能拿到項目里用嗎?這玩意有 bug 嗎?要不要提個 issue 或者提個 PR 呢?
- 面向原理編程 我們在實際項目中會用上很多開源庫/框架,你是否好奇過它們的實現機制呢?理解用到的庫的實現機制,能幫我們避開很多坑,堪稱降維打擊
- 學習優秀的設計 優秀的開源項目經過了成千上萬開發者的 review,質量一般會比公司趕進度趕出來的質量高得多得多,從中學習優秀的設計,再在實際項目中多用用,同事會感嘆:
3. bigcache 簡介
3.1 本地緩存與分布式緩存
緩存是系統提升并發能力、降低時延的利器,根據存儲介質和使用場景,我們一般又會使用本地緩存與分布式緩存兩種手段。本地緩存一般是在進程內的,最簡單的,用 go 的 sync.Map 就能實現一個簡單的并發安全的本地緩存了。常見的,將一些靜態的、配置類的數據放置在本地緩存中,能有效降低到下游存儲的壓力。分布式緩存一般會用 redis 或 memcached 等分布式內存數據庫來實現,能做到分布式、無狀態。這次先研究下 bigcache 后續有機會再挖一挖這里。
3.2 bigcache 誕生背景
bigcache 的開發者是 allegro,是波蘭的一個電商網站,參考資料中給出了他們的技術博客的原文,文中詳細描述了他們問題的背景以及思考,值得研究。他們的需求主要是:
- 用 HTTP 協議處理 GET POST 請求,body 不大
- 10k rps(requests per second) 5k 讀 5k 寫
- 緩存至少 10 分鐘
- 低延時:平均 5ms ,P99 < 10ms,P999 < 400ms總結一下,他們需要一個快速、支持過期淘汰、支持 RESTful api 的字典服務
開發團隊經過了一番對比,選擇了 go 語言(高并發度、帶內存管理安全性比 C/C++ 好),拋棄了分布式緩存組件(redis/memcached/couchbase),主要理由是多一跳網絡開銷。這里我表示懷疑,P999 400ms 的時延其實不至于擔心到 redis 網絡那點時間,分布式環境下 local cache 不同機器間的數據不一致帶來的 cache miss 可能更蛋疼。 最終開發團隊選擇了實現一個支持以下特性的內存緩存庫:
- 百萬級緩存項時響應速度也很快
- 并發安全
- 支持設置過期時間
4. 關鍵設計
4.1 并發與 sharding
設計上如何做到并發安全呢?最簡單的思路就是給 map 上一把 sync.RWMutex 即讀寫鎖。然而當緩存項過多時,并發請求會造成鎖沖突,因此需要降低鎖粒度。bigcache 采用了分布式系統里常用的 sharding 思路,即將一個大 map 拆分成 N 個小 map,我們稱為一個 shard(分片)
如 bigcache.go 的聲明,我們初始化得到的 BigCache,核心實際上是一個 []*cacheShard,緩存的寫入、淘汰等核心邏輯都在 cacheShard 中了
type BigCache struct {
shards []*cacheShard
lifeWindow uint64
clock clock
hash Hasher
config Config
shardMask uint64
close chan struct{}
}
那么在寫入一個 key value 緩存時,是如何做分片的呢?
func (c *BigCache) Set(key string, entry []byte) error {
hashedKey := c.hash.Sum64(key)
shard := c.getShard(hashedKey)
return shard.set(key, hashedKey, entry)
}
這里會首先進行一次 hash 操作,將 string key hash 到一個 uint64 類型的 key。再根據這個數字 key 去做 sharding
func (c *BigCache) getShard(hashedKey uint64) (shard *cacheShard) {
return c.shards[hashedKey&c.shardMask]
}
這里把取余的操作用位運算來實現了,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使用 bigcache 的時候需要使用 2 的冪來初始化 shard num 了
cache := &BigCache{
shards: make([]*cacheShard, config.Shards),
lifeWindow: uint64(config.LifeWindow.Seconds()),
clock: clock,
hash: config.Hasher,
config: config,
// config.Shards 必須是 2 的冪
// 減一后得到一個二進制結果全為 1 的 mask
shardMask: uint64(config.Shards - 1),
close: make(chan struct{}),
}
例如使用 1024 作為 shard num 時,mask 值為 1024 - 1 即二進制的 '111111111',使用 num & mask 時,即可獲得 num % mask 的效果
需要注意,這里的 hash 可能是會沖突的,雖然概率極小,當出現 hash 沖突時,bigcache 將直接返回結果不存在:
func (s *cacheShard) get(key string, hashedKey uint64) ([]byte, error) {
s.lock.RLock()
wrAppedEntry, err := s.getWrappedEntry(hashedKey)
if err != nil {
s.lock.RUnlock()
return nil, err
}
// 這里會將二進制 buffer 按順序解開
// 在打包時將 key 打包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 如果這次操作的 key 和打包時的 key 不相同
// 則說明發生了沖突,不會錯誤地返回另一個 key 的緩存結果
if entryKey := readKeyFromEntry(wrappedEntry); key != entryKey {
s.lock.RUnlock()
s.collision()
if s.isVerbose {
s.logger.Printf("Collision detected. Both %q and %q have the same hash %x", key, entryKey, hashedKey)
}
return nil, ErrEntryNotFound
}
entry := readEntry(wrappedEntry)
s.lock.RUnlock()
s.hit(hashedKey)
return entry, nil
}
4.2 cacheShard 與 bytes queue 設計
bigcache 對每個 shard 使用了一個類似 ringbuffer 的 BytesQueue 結構,定義如下:
type cacheShard struct {
// hashed key => bytes queue index
hashmap map[uint64]uint32
entries queue.BytesQueue
lock sync.RWMutex
entryBuffer []byte
onRemove onRemoveCallback
isVerbose bool
statsEnabled bool
logger Logger
clock clock
lifeWindow uint64
hashmapStats map[uint64]uint32
stats Stats
}
下圖很好地解釋了 cacheShard 的底層結構~
圖片來自 https://medium.com/codex/our-go-cache-library-choices-406f2662d6b
在處理完 sharding 后,bigcache 會將整個 value 與 key、hashedKey 等信息序列化后存進一個 byte array,這里的設計是不是有點類似網絡協議里的 header 呢?
// 將整個 entry 打包到當前 shard 的
// byte array 中
w := wrapEntry(currentTimestamp, hashedKey, key, entry, &s.entryBuffer)
func wrapEntry(timestamp uint64, hash uint64, key string, entry []byte, buffer *[]byte) []byte {
keyLength := len(key)
blobLength := len(entry) + headersSizeInBytes + keyLength
if blobLength > len(*buffer) {
*buffer = make([]byte, blobLength)
}
blob := *buffer
// 小端字節序
binary.LittleEndian.PutUint64(blob, timestamp)
binary.LittleEndian.PutUint64(blob[timestampSizeInBytes:], hash)
binary.LittleEndian.PutUint16(blob[timestampSizeInBytes+hashSizeInBytes:], uint16(keyLength))
copy(blob[headersSizeInBytes:], key)
copy(blob[headersSizeInBytes+keyLength:], entry)
return blob[:blobLength]
}
這里存原始的 string key,我理解單純是為了處理 hash 沖突用的。
每一個 cacheShard 底層的緩存數據都會存儲在 bytes queue 中,即一個 FIFO 的 bytes 隊列,新進入的 entry 都會 push 到末尾,如果空間不足,則會產生內存分配的過程,初始的 queue 的大小,是可以在配置中指定的:
func initNewShard(config Config, callback onRemoveCallback, clock clock) *cacheShard {
// 1. 初始化指定好大小可以減少內存分配的次數
bytesQueueInitialCapacity := config.initialShardSize() * config.MaxEntrySize
maximumShardSizeInBytes := config.maximumShardSizeInBytes()
if maximumShardSizeInBytes > 0 && bytesQueueInitialCapacity > maximumShardSizeInBytes {
bytesQueueInitialCapacity = maximumShardSizeInBytes
}
return &cacheShard{
hashmap: make(map[uint64]uint32, config.initialShardSize()),
hashmapStats: make(map[uint64]uint32, config.initialShardSize()),
// 2. 初始化 bytes queue,這里用到了上面讀取的配置
entries: *queue.NewBytesQueue(bytesQueueInitialCapacity, maximumShardSizeInBytes, config.Verbose),
entryBuffer: make([]byte, config.MaxEntrySize+headersSizeInBytes),
onRemove: callback,
isVerbose: config.Verbose,
logger: newLogger(config.Logger),
clock: clock,
lifeWindow: uint64(config.LifeWindow.Seconds()),
statsEnabled: config.StatsEnabled,
}
}
注意到這點,在初始化時使用正確的配置,就能減少重新分配內存的次數了。
4.3 GC 優化
bigcache 本質上就是一個大的哈希表,在 go 里,由于 GC STW(Stop the World) 的存在大的哈希表是非常要命的,看看 bigcache 開發團隊的博客的測試數據:
With an empty cache, this endpoint had maximum responsiveness latency of 10ms for 10k rps. When the cache was filled, it had more than a second latency for 99th percentile. Metric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over 40 mln objects in the heap and GC mark and scan phase took over four seconds.
緩存塞滿后,堆上有 4 千萬個對象,GC 的掃描過程就超過了 4 秒鐘,這就不能忍了。
主要的優化思路有:
- offheap(堆外內存),GC 只會掃描堆上的對象,那就把對象都搞到棧上去,但是這樣這個緩存庫就高度依賴 offheap 的 malloc 和 free 操作了
- 參考 freecache 的思路,用 ringbuffer 存 entry,繞過了 map 里存指針,簡單瞄了一下代碼,后面有空再研究一下(繼續挖坑
- 利用 Go 1.5+ 的特性:
當 map 中的 key 和 value 都是基礎類型時,GC 就不會掃到 map 里的 key 和 value
最終他們采用了 map[uint64]uint32 作為 cacheShard 中的關鍵存儲。key 是 sharding 時得到的 uint64 hashed key,value 則只存 offset ,整體使用 FIFO 的 bytes queue,也符合按照時序淘汰的需求,非常精巧。
經過優化,bigcache 在 2000w 條記錄下 GC 的表現
go version go version go1.13 linux/arm64
go run caches_gc_overhead_comparison.go Number of entries: 20000000GC pause for bigcache: 22.382827msGC pause for freecache: 41.264651msGC pause for map: 72.236853ms
效果挺明顯,但是對于低延時的服務來說,22ms 的 GC 時間還是很致命的,對象數還是盡量能控制住比較好。
5. 小結
認真學完 bigcache 的代碼,我們至少有以下幾點收獲:
- 可以通過 sharding 來降低資源競爭
- 可以用位運算來取余數做 sharding (需要是 2 的整數冪 - 1)
- 避免 map 中出現指針、使用 go 基礎類型可以顯著降低 GC 壓力、提升性能
- bigcache 底層存儲是 bytes queue,初始化時設置合理的配置項可以減少 queue 擴容的次數,提升性能
參考資料
- https://github.com/allegro/bigcache
- 《allegro.tech blog - Writing a very fast cache service with millions of entries in Go》https://blog.allegro.tech/2016/03/writing-fast-cache-service-in-go.html
- 《鳥窩 - 妙到顛毫: bigcache優化技巧》https://colobu.com/2019/11/18/how-is-the-bigcache-is-fast/
- 《Stefanie Lai - Our Go Cache Library Choices》https://medium.com/codex/our-go-cache-library-choices-406f2662d6b
- 《熊喵君的博客 - Golang 高性能 LocalCache:BigCache 設計與分析》https://pandaychen.Github.io/2020/03/03/BIGCACHE-ANALYSIS/
- https://github.com/coocood/freecache
- https://github.com/glycerine/offheap 堆外內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翔叔架構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