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復制對于構建可靠的大規模分布式系統至關重要。在本期中,我們將探討常見的復制策略以及選擇合適策略的關鍵因素。
在本期中,我們將以數據庫為例進行討論。請注意,復制不僅適用于數據庫,還適用于緩存服務器(如redis)以及用于關鍵內存數據結構的應用程序服務器。
那么,什么是復制?它是一種將數據從一個地方復制到另一個地方的方法。我們使用它來確保我們的數據在需要時何地可用。它幫助我們提高數據的耐久性和可用性,減少延遲,增加帶寬和吞吐量。
但選擇復制策略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有不同的策略,每種策略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某些策略可能更適用于特定用例,而其他策略可能更適用于不同的情況。
在本期中,我們將探討三種主要的復制策略:Leader-Follower、Multi-Leader 和 Leaderless。我們將詳細解釋每種策略是什么,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在哪些情況下最有效。我們將討論每種策略所涉及的權衡,以便我們可以明智地選擇最適合我們系統的策略。
那么,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數據復制的世界吧。
復制簡介
讓我們高層次地考慮一下為什么需要復制。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我們將始終以數據庫為例,但這同樣適用于其他類型的數據源。
提高耐久性
提高耐久性可能是數據復制最重要的原因。當單個數據庫服務器發生故障時,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數據丟失和停機。如果數據復制到其他數據庫服務器,即使一個服務器宕機,數據也會得以保留。某些復制策略,如異步復制,可能仍然會導致小量數據丟失,但總體上耐久性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您可能會想:常規數據備份難道不足以確保耐久性嗎?備份當然可以在硬件故障等災難發生后恢復數據。但僅依靠備份存在耐久性的局限性。備份是定期的,因此在備份周期之間可能會發生一些數據丟失。從備份恢復數據也很慢,會導致停機。與備份相結合,復制通過消除(或大大減少)數據丟失窗口并允許更快的故障切換來提供額外的耐久性。備份和復制共同提供了數據恢復和最小化停機。
提高可用性
復制數據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提高系統的整體可用性和彈性。當一個數據庫服務器下線或負載過高時,保持應用程序平穩運行可能會很具挑戰性。
簡單地將流量重定向到新服務器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新節點需要已經有幾乎相同的數據副本,以便快速接管。在維護連續的應用程序和用戶運行時間的同時,在后臺切換數據庫需要仔細的故障切換編排。
復制通過保持備用服務器具備最新的數據副本來實現無縫故障切換。應用程序可以在出現問題時將流量重定向到副本,最小化停機時間。設計良好的系統通過監控、負載平衡和復制配置自動處理重定向和故障恢復。
當然,復制也有自己的開銷和復雜性。但如果沒有復制,單個服務器故障可能意味著長時間的停機。復制可以在發生故障時保持可用性。
增加吞吐量
在多個數據庫實例之間復制數據還可以通過將負載分布在節點之間來增加整個系統的吞吐量和可伸縮性。
對于單個數據庫服務器,存在性能下降之前它能夠處理的并發讀寫的最大閾值。通過復制到
多個服務器,應用程序請求可以在副本之間分布。更多的副本意味著處理負載的能力更強。
這種請求的分片分發工作負載。它允許整體系統維持比單個服務器更高得多的吞吐量。可以根據需要添加額外的副本來擴展容量。
復制本身會有相關的開銷,如果不妥善管理,可能會成為瓶頸。諸如節點間網絡帶寬、復制滯后和寫協調等因素都應該受到監控。
但適當的復制配置允許橫向擴展讀寫容量。這使得在單個服務器的限制之外實現了大規模的聚合吞吐量和工作負載可伸縮性。
降低延遲
數據復制還可以通過將數據放置在用戶附近來降低延遲。例如,將數據庫復制到多個地理區域將數據副本帶到本地用戶附近。與單一中心化數據庫位置相比,這減少了數據必須傳輸的物理網絡距離。
較短的網絡距離意味著較低的傳輸延遲。因此,當將請求路由到附近的復制實例時,用戶的讀寫請求會看到更快的響應時間,而不是路由到遠處的實例。多區域復制使本地化處理成為可能,避免了跨國或跨洲際網絡路由的高延遲。
請注意,將副本分布在各個區域會引入復雜性,如副本同步、一致性和與并發多地點更新的沖突解決。一致性模型、沖突解決邏輯和復制協議等解決方案有助于管理這種復雜性。
在適用的情況下,多區域復制通過本地化處理為地理分布的用戶和工作負載提供了主要的延遲改進。較低的延遲還提高了用戶體驗和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