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閃存顆粒價格不斷下降,固態硬盤成為玩家裝機時不可缺少的硬件產品。在選購固態硬盤的時候,除了考慮品牌、閃存顆粒、主控芯片等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固態硬盤容量的選擇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存儲空間大小。
不同的固態硬盤容量適用于不同的使用需求,市場上銷售的固態硬盤中,512GB、1TB、2TB都是比較主流的選擇。
對于現在買固態硬盤,很多人建議寧可多花一點前買1TB容量的產品,也不建議買512GB的產品,這是為什么呢?
容量更大,更實用
固態硬盤容量直接和存儲能力掛鉤,現在的操作系統、軟件的體積是越來越大,特別是游戲,動輒就是幾十GB,甚至上百GB,512GB的固態硬盤確實裝不下多少。
可能有的用戶會說,等空間不夠了再裝一個不就行了,這又涉及到主板M.2插槽的問題。對于部分入門級的主板來說,很可能只提供了1個M.2插槽,升級新的意味著舊的固態硬盤又不能用了,這就很麻煩。
預期以后去升級,不如裝機的時候一步到位。
性能更強
市面上不少品牌的固態硬盤,一個型號下會有多種容量的產品,不同容量產品的性能是有差別的。以WD Blue SN570為例,500GB產品的讀取速度雖然和1TB產品相同都是3500MB/s,但是寫入速度只有2300MB/s,低于1TB產品的3000MB/s。
三星的980系列產品也是如此,500GB產品的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3100MB/和2600MB/s,1TB產品則為3500MB/s和3000MB/s,明顯更強。
除了直觀的順序讀寫上的區別之外,當前的固態硬盤廣泛地采用了SLC Cache技術來提高性能:通過在閃存顆粒上劃出部分空間作為緩沖區,通過模擬SLC的寫入方式達到提升寫入速度的目的。如果SLC的緩存空間用盡,固態硬盤的寫入速度就會大幅下降。
而容量更高的固態硬盤SLC空間就會越大,在寫入大體積文件時就越不容易出現掉速的情況。
壽命更長
另外,1TB固態硬盤還能帶來更長的壽命。一方面因為閃存顆粒的擦寫次數是有限的,所以主控芯片會將數據優先寫入擦寫次數較低的區域。1TB固態硬盤的容量更大,可用來擦寫的區域也就更多,降低了每個區域的擦寫次數,進而提高了產品的耐用性。
另一方面,固態硬盤全盤寫入的總數據量方面,當前主流512GB產品的耐久度一般為300TBW,而1TB產品則直接翻倍到600TBW,耐用性大幅提升。
性價比更高
在當前固態硬盤價格持續走低的情況下,512GB和1TB產品之間價差已經非常微弱。一般512GB的售價在300多元,而1TB產品也就貴了100多元,相信對于多數用戶來說,這并非不可承受。甚至還有宏碁掠奪者GM7 1TB僅僅比512GB版本貴10元的情況。
顯然就當前的固態硬盤行情來說,1TB容量產品,性價比更高。
從以上4個方面可以看出,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1TB固態硬盤在性能、容量、壽命等方面表現都更加出色。接下來給大家推薦幾款目前市場上口碑和性價比較高的1TB固態硬盤產品,最近有需要購買固態硬盤的朋友也可以參考一下。
在今年618的時候,宏碁掠奪者GM7 2TB以不到500元的價格成為了非常熱門的一款產品。其實當前宏碁掠奪者GM7 1TB的性價比也很不錯,7200MB/s和6300MB/s的讀寫速度,性能出色,300元出頭的價格下競爭力很強。
梵想S790 1TB采用的是長江存儲推出的閃存顆粒,7450MB/s和6600MB/s的性能表現不錯,想要支持國產顆粒的玩家不妨考慮一下。
WD SN570 1TB一直是PCIe 3.0固態硬盤中的熱門產品,其采用的是西部數據自家的閃存顆粒,3500MB/s和3000MB/s的讀寫速度對于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也完全夠用。
三星980 1TB一直口碑不錯,但是價格確實要比其他品牌的產品貴一些。好在三星980 1TB也就貴幾十元,相信對品質有較高追求的玩家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