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高級軟件工程師或者架構師,你需要掌握這些基本的網絡知識。
1、什么是2層、3層、7層交換機?
2層交換機(也稱為數據鏈路層交換機)
功能:2層交換機工作在OSI模型的數據鏈路層,主要通過mac地址進行數據包的轉發和交換。它們在局域網內部直接轉發數據包,而不需要路由器的參與。
特點:2層交換機具有低延遲、高帶寬的特點,適用于構建簡單的局域網。
3層交換機(也稱為網絡層交換機或路由交換機)
功能:3層交換機工作在OSI模型的網絡層,具備路由功能。它們可以根據IP地址對數據包進行路由轉發,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通信。3層交換機通常具有路由表和路由協議,能夠進行更復雜的網絡管理和控制。
特點:3層交換機能夠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互通,支持網絡的劃分和隔離,提供更高級的網絡管理和安全性。
7層交換機(也稱為應用層交換機)
功能:7層交換機工作在OSI模型的應用層,具備更高級的協議分析和數據處理功能。它們可以根據應用層協議(如HTTP、FTP等)對數據進行處理和過濾,實現更細粒度的網絡控制和優化。
特點:7層交換機可以進行深度數據包分析,支持更精確的流量控制和應用層優化。它們通常應用于大型網絡環境,對網絡流量進行細致的管理和調優。
2、日產工作中,和外部合作伙伴網絡交互,會要求開通網絡,里面會提到單項流量和雙向流量,怎么理解?
單項流量指的是在特定的通信鏈路或通信協議中,數據只能在一個方向上傳輸。這意味著數據的傳輸只能在一個方向上進行,而不能反向進行。
舉個例子來說明,假設有兩個設備A和B之間的通信鏈路,設備A只能發送數據,而設備B只能接收數據。在這種情況下,數據只能從設備A流向設備B,而設備B無法直接向設備A發送數據。
這并不代表設備B無法接收數據。當設備A發送數據時,設備B可以接收并處理這些數據,但是設備B無法通過同樣的通信鏈路向設備A發送數據。
這種單項流量的情況可能會在某些特定的通信場景中出現,例如一些安全控制或限制的網絡環境中,特定的通信鏈路可能只允許數據在一個方向上傳輸。這樣可以實現數據的控制和保護,限制潛在的威脅。
需要注意的是,單項流量并不是普遍的通信方式,而是在特定的通信鏈路或通信協議中的一種限制。在大多數常規的通信場景中,雙向流量是更常見和普遍的情況,允許數據在雙方之間雙向傳輸。
特別注意:
在網絡通信中,單項流量并不意味著只有一方可以發送數據,而另一方只能接收數據。實際上,單項流量是指在特定的通信鏈路或通信協議中,數據只能在一個方向上傳輸,但這并不限制數據的發送和接收。
對于HTTP請求,發送方會將請求數據發送給接收方(通常是服務器),接收方會處理該請求并返回響應數據。這涉及雙向通信,發送方發送請求數據,接收方接收并處理請求,然后再將響應數據發送回發送方。
因此,在發送HTTP請求時,發送方可以發送請求數據并接收響應數據。單項流量并不影響發送方接收響應數據的能力。
單項可以理解成為,只能一方主動發起并接受響應,另外一方不能主動發起,但是可以通過一個TCP連接響應數據。
3、網絡的專線是什么意思?
網絡的專線是指為特定用戶或組織提供的專用通信線路或傳輸通道,用于在兩個或多個地點之間傳輸數據。它是一種物理連接,通常由電信運營商或網絡服務提供商提供。
專線提供了一條獨立的、可靠的、保證帶寬的通信通道,不受其他用戶的影響。與共享網絡(如互聯網)相比,專線具有以下特點:
獨占性:專線是專門為一個用戶或組織提供的,不與其他用戶共享。這意味著用戶可以獨享專線的帶寬和資源,不會受到其他用戶的影響。
可靠性:專線通常具有高可靠性,提供穩定的連接和服務質量。它們通常采用冗余和備份措施,以確保連續的通信,并減少中斷的風險。
帶寬保證:專線提供了可保證的帶寬,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帶寬規格。這意味著用戶可以獲得可靠的高速連接,適用于對帶寬要求較高的應用和數據傳輸。
安全性:由于專線是專用的,不共享與他人,因此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數據在專線上進行傳輸時,相對于公共互聯網來說,更難被截獲或干擾。
專線通常用于需要高帶寬、低延遲、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場景,例如企業的遠程辦公、數據中心之間的互聯、視頻會議、云服務連接等。常見的專線技術包括光纖專線(如以太網專線、光纖通道)、電路交換專線(如T1/E1、T3/E3)、傳輸模式(如MPLS、SDH)等。
4、F5負債均衡是啥?和NG區別
F5負載均衡是指使用F5.NETworks公司提供的負載均衡設備(如F5 BIG-IP系列)來實現網絡流量的分發和負載均衡。F5負載均衡器可以將流量智能地分配到多個后端服務器或服務實例上,以實現高可用性、提高性能和保證資源的均衡利用。
F5負載均衡器:
流量分發:F5負載均衡器可以根據預設的算法和策略,將進入的網絡流量分發到多個后端服務器上,從而平衡服務器的負載,避免單個服務器過載而影響服務的可用性和性能。
健康檢查:F5負載均衡器可以對后端服務器進行健康檢查,以確定服務器的可用性。如果服務器不可用或故障,負載均衡器會自動將流量轉發到其他健康的服務器上,以確保服務的連續性。
會話保持:F5負載均衡器可以通過不同的會話保持機制,確保客戶端請求在整個會話過程中始終被發送到同一臺后端服務器上,從而保持會話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SSL/TLS加速:F5負載均衡器可以提供SSL/TLS卸載和加速功能,將加密和解密的負載從后端服務器上移除,減輕服務器負擔,提高處理能力和性能。
緩存和壓縮:F5負載均衡器可以提供內容緩存和壓縮功能,減少對后端服務器的請求量,加快響應速度,提高用戶體驗。
Nginx:
一個流行的開源Web服務器和反向代理服務器。與F5負載均衡器相比,Nginx也可以提供負載均衡的功能,但有一些區別和特點:
- 功能范圍:Nginx是一個輕量級的服務器軟件,專注于高性能的Web服務和反向代理。它支持HTTP、HTTPS、TCP和UDP等協議,并具有強大的負載均衡功能。而F5負載均衡器是一個專用的負載均衡設備,擁有更廣泛的功能,包括健康檢查、會話保持、SSL/TLS加速、內容緩存等。
- 配置和定制性:Nginx提供了靈活的配置選項,允許管理員根據具體需求進行定制。您可以根據需要配置負載均衡算法、代理規則、緩存策略等。而F5負載均衡器通常提供了更豐富的圖形化管理界面和高級配置選項。
- 性能和可伸縮性:Nginx以其高性能而聞名,能夠處理大量并發連接和高負載。它的事件驅動和異步處理機制使其在處理高流量和大規模部署時表現出色。F5負載均衡器也具有強大的性能和可伸縮性,但在大型企業環境中通常被用于處理更復雜的負載均衡需求。
總體而言,Nginx適用于中小規模的Web應用程序負載均衡和反向代理場景,提供了高性能和靈活的配置。而F5負載均衡器則適用于大型企業環境,提供了更豐富的功能和可擴展性,適用于處理復雜的負載均衡需求和應用交付控制。
5、Web應用程序防火墻(WAF)
它是一種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旨在保護Web應用程序免受常見的網絡攻擊和漏洞利用。
Web應用程序常常面臨各種安全威脅,包括跨站腳本攻擊(XSS)、SQL注入、跨站請求偽造(CSRF)、代碼注入、文件包含等。這些攻擊可能導致數據泄露、拒絕服務、身份盜竊等安全問題。WAF通過在Web應用程序和客戶端之間充當防護層,監測和過濾進入的HTTP/HTTPS流量,以防止這些攻擊和惡意活動。
WAF的主要功能包括:
- 攻擊檢測和防御:WAF能夠分析進入的HTTP請求,檢測其中的惡意代碼、攻擊模式和異常行為。它使用各種技術和規則,如正則表達式、簽名匹配、行為分析等,來識別和阻止可能的攻擊。
- 漏洞防護:WAF能夠檢測并防止常見的Web應用程序漏洞利用,如SQL注入、命令注入、路徑遍歷等。它會對請求進行審查和驗證,確保不會觸發潛在的漏洞。
- 訪問控制:WAF可以實施訪問控制策略,限制對Web應用程序的訪問。它可以根據IP地址、用戶身份、會話狀態等因素來決定是否允許或阻止特定的請求。
- 數據保護:WAF可以監測和阻止對敏感數據的泄露和非法訪問。它可以檢測包含敏感信息的請求,并根據設定的策略進行處理,如刪除敏感數據、加密數據傳輸等。
WAF通常作為網絡安全的一部分,用于加固Web應用程序的防護層。它可以與其他安全措施(如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結合使用,提供綜合的應用安全防護。通過使用WAF,組織和企業能夠加強對Web應用程序的安全性,減少潛在的攻擊風險和數據泄露的可能性。WAF一般是預防應用層的工具,一般的防火墻主要用于預防網絡層(第三層)和傳輸層(第四層)的攻擊。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參考模型中,網絡層對應于OSI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傳輸層對
6、企業網絡分區一般怎么劃分?
企業網絡分區是一種網絡安全架構策略,用于將企業網絡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或區段,以增強網絡安全并控制內部和外部之間的訪問。常見的企業網絡分區包括DMZ(非信任區域)、內部網絡(信任區域)和外部網絡(公共互聯網)。
以下是一般的企業網絡分區劃分:
- DMZ(Demilitarized Zone):DMZ是一個位于企業網絡和公共互聯網之間的中間區域。它用于放置企業對外提供的公共服務,如Web服務器、郵件服務器、FTP服務器等。DMZ允許外部用戶通過公共網絡訪問這些服務,同時通過防火墻和其他安全措施來隔離和保護內部網絡。
- 內部網絡(Intranet):內部網絡是企業內部的信任區域,用于承載組織的內部業務和資源。這包括員工工作站、內部服務器、數據庫、文件共享等。內部網絡通常被視為相對安全的區域,但仍需要安全措施來保護免受內部威脅和惡意行為的影響。
- 外部網絡(Internet):外部網絡是公共互聯網,是企業網絡與外部世界之間的連接點。外部網絡是一個不可信任的區域,包含各種潛在的網絡攻擊和安全威脅。企業需要通過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VPN等安全措施來保護內部網絡免受外部攻擊的影響。
此外,根據組織的需求和安全策略,還可以進行其他分區劃分,例如:
- 業務分區:將企業網絡根據不同的業務功能劃分為多個區域,如財務、人力資源、研發等。這樣可以隔離不同業務之間的流量和訪問,并在需要時提供更精細的訪問控制和審計能力。
- 客戶分區:如果企業提供客戶托管服務或多租戶環境,可以將不同客戶的網絡資源劃分到獨立的區域,以確保客戶之間的隔離和安全性。
- 無線分區:對企業內部的無線網絡進行獨立的分區劃分,以提供額外的安全保護和訪問控制。
了解網絡性能的關鍵指標,如帶寬、延遲、吞吐量、網絡擁塞等及網絡優化
- 帶寬(Bandwidth):帶寬是指網絡傳輸數據的能力,通常以每秒傳輸的數據量(比特或字節)來衡量。較高的帶寬意味著網絡可以更快地傳輸數據,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 延遲(Latency):延遲是指數據從發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時間。它包括發送延遲(數據從發送端發送到網絡中的延遲)和傳播延遲(數據在網絡中傳播的時間)。較低的延遲可以減少數據傳輸的等待時間,提高實時性和響應性。
-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在特定時間內通過網絡傳輸的數據量。它反映了網絡的傳輸能力和效率。較高的吞吐量表示網絡可以支持更大的數據量傳輸。
- 網絡擁塞(Congestion):網絡擁塞指網絡中的數據流量超過網絡資源的處理能力,導致網絡性能下降和傳輸延遲增加。擁塞可以導致數據丟失、重傳和排隊等問題。網絡擁塞的管理和控制是網絡性能優化的關鍵。
針對網絡性能優化,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術:
- CDN(內容分發網絡):CDN通過將內容緩存到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服務器上,提供更快的內容傳輸速度和更低的延遲。它可以減輕源服務器的負載,提高用戶對靜態內容(如圖片、視頻、文件)的訪問速度。
- 負載均衡(Load Balancing):負載均衡將流量分發到多個服務器上,以均衡負載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性能。它可以根據服務器的負載情況、響應時間和可用性等因素來分配流量。
- 緩存(Caching):緩存是將數據臨時存儲在高速存儲介質中,以減少對源服務器的請求和傳輸延遲。常見的緩存技術包括瀏覽器緩存、代理服務器緩存和內容緩存等。
- 壓縮(Compression):壓縮技術可以減小傳輸數據的大小,從而降低網絡帶寬的使用和傳輸延遲。常見的壓縮算法包括GZIP和Deflate等。
- 協議優化:通過優化網絡協議和通信機制,可以減少傳輸數據的大小和延遲。例如,使用HTTP/2代替HTTP/1.1可以提供多路復用和頭部壓縮等特性,提高性能。
- 帶寬管理和流量控制:通過帶寬管理和流量控制技術,可以對網絡流量進行管理和控制,確保關鍵應用的優先傳輸和公平共享網絡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