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稱,私營公司令巨額成本的分擔得以實現,并且讓NASA可以利用“私營領域企業家的創造力”。
·在SpaceX等大公司吸引媒體關注的同時,NASA的支出在經濟領域觸及的范圍要更深遠得多。“我們開支的四分之一都會流向小型企業。”納爾遜說。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近日稱,美國正“與中國處在重返月球的太空競賽中”。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9月26日報道,納爾遜在接受采訪時說,他想要確保“我們率先到達那里”。其言論喚起了人們對1960和1970年代的回憶,當時NASA與蘇聯展開太空競賽。但是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NASA有很多工作已經通過雇用私營企業來完成。
對于美國頻繁提及的“太空競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已明確表示,外空不是各國角力的競技場,而是合作共贏的重要領域。探索與和平利用外空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應為全人類謀福利。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中國一貫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維護外空安全,與各國廣泛開展合作。中方也歡迎更多國家在這方面取得進展。
納爾遜在采訪中稱,在重返月球的競賽中,私營公司至關重要,因為它們令巨額成本的分擔得以實現,并且讓NASA可以利用“私營領域企業家的創造力”。
納爾遜提到特斯拉聯合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該公司在2021年獲得了價值30億美元的合同,用以建造月球登陸器,而且也開發了迄今為止最強大的火箭。
此外,今年早些時候,NASA與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簽署了一項價值34億美元的協議,同樣是要建造登陸器,但是將用于后續的月球登陸。
這家英國媒體評論稱,花費這些資金,美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試圖領先中國。8月末,印度成為第四個在月球實現軟著陸的國家。盡管印度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NASA最密切關注的還是中國的太空計劃。
在SpaceX等大公司吸引媒體關注的同時,NASA的支出在經濟領域觸及的范圍要更深遠得多。“我們開支的四分之一都會流向小型企業。”納爾遜說。
美國太空總署前工程師、哈佛商學院現任航天經濟學家西尼德·奧沙利文(Sinead O'Sullivan)表示,這些資金能夠加速小型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初創企業。政府經常會作為初創企業的首個客戶,而這些合同又能夠讓它們接觸到私人投資者,進一步籌集到更多的資金。“我們經常談論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但是政府同樣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奧沙利文表示。
投資公司“太空資本”(Space Capital)的創始人查德·安德森(Chad Anderson)將過去十年的產業發展歸功于SpaceX。“我們現在將太空作為一種投資類別來談論,唯一的原因就是SpaceX。”他說,“10多年前,在它們第一次商業飛行之前 ,整個市場都是由政府統領的。”
重返月球也已經幫助帶動了其他一些利潤高得多的太空活動的爆炸式增長。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稱,現在有超過10500顆衛星繞地球運行。根據分析公司“布萊斯科技”(BryceTech)的數據,處在運行軌道上的衛星中,有大約一半是在過去3年中發射的。
“太空經濟遠比火箭和衛星硬件廣泛得多。它是我們全球經濟看不見的支柱。”安德森解釋說,隨著進入軌道運行的衛星數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發現衛星提供數據的新用途,包括農業、保險和海事產業。
“發射是一個價值100億美元的機會。然后有基礎設施,比如建造衛星,這是一個價值約300億美元的機會。然后又有應用,這是一個價值8300億美元的機會。”總部位于新西蘭的火箭實驗室公司(RocketLab)的創始人彼得·貝克(Peter Beck)說。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算,全球太空產業到2040年可能增長至每年超過1萬億美元。
【來源: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