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消息,今年8月,大疆發布首款民用運載無人機DJI FlyCart 30。
目前,該運載無人機已在青海、西藏、四川、貴州、安徽黃山等地形、氣象較為復雜的山區,及南京、天津等岸基運輸場景進行了試點應用,完成數千架次的經營物資、生活物資、光伏面板、基建材料、應急物資等的運輸作業,產品的綜合性和應用價值得到了有效驗證。
作為國內山岳型景區典型代表的黃山風景區,為有效解決山地物資運輸難題,率先利用大疆運載無人機開辟了無人機運輸航線。
“黃山歸來不看岳”,作為山岳型景區典型代表的“黃山”,其地貌集奇險、雄偉、陡峭、秀麗于一身。由于地形限制,黃山景區物資運輸成了一大難題。
黃山景區開發公司物資運輸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黃山景區面臨著傳統運輸方式運力不足、勞動強度大且運輸能力難以持續增長等問題,加之疫情結束后,旅游市場逐步復蘇,運輸瓶頸逐步凸顯。
每年4月到11月旅游旺季時,日均物資運輸量(不含工程物資運輸)可達15-20噸,12月到次年3月旅游淡季物資運輸需求最多也將近10噸。
據悉,黃山風景區目前主要運輸物資分為兩大塊,上行物資補給以米、水、油、面、布草為主;下行運輸主要以布草、垃圾運輸為主,物資運輸需求方主要為山上的酒店住所。
目前黃山景區物資運輸主要以“索道+人力二次運輸”為主——即山下物資通過索道運輸到達索道上站,再通過人工運送到山上各賓館酒店等。
在大客流情況下不光物資二次搬運存在挑山工短缺、后繼無人,一些建筑物料的運輸或索道運輸不便的物資,仍需要通過純人力搬運的方式從山下運往山上。純人力運輸,肩運員必須依托游步道搬運,尤其在旅游高峰時段,共用游步道后,降低了游客的游覽體驗。
此外,近年來由于年齡結構老化,加之愿意從事重體力勞動的青壯年日益減少,黃山肩運員人數大幅銳減,在無新生力量補充的情況下,人數嚴重不足,運輸壓力逐年加大。
據悉,目前景區肩運員隊伍平均年齡達57歲,而景區高峰期有300-400個肩運員,目前剩下不到130人,平均每年人數下降10%。
自今年5月起,黃山風景區聯合DJI大疆開始進行無人機運輸常態化試點工作,目前已形成了顯著運力,有效緩解了黃山風景區山上山下物資運輸壓力。據統計,截至目前,無人機共運輸19.315萬余斤,其中雙機吊掛單日最大運輸量突破4000斤,單機單日最大運輸量超2000斤,包含肉類、蔬菜等鮮活物資、礦泉水、大米,及打包垃圾、淤泥等物資,都能通過無人機進行運輸作業,基本涵蓋了景區日常經營物資種類需求。
FC30在黃山景區的落地應用,讓更多山岳型景區及山地場景運輸需求方看到了解決運力短板的全新可能。
隨著應用場景的持續深入,大疆運載無人機將在更多山地、岸基、鄉村運輸及應急運輸等領域發揮其創新優勢,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運輸選擇。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