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
進入智能機時代后,除了黑莓依然堅持全尺寸鍵盤,其他廠商的產品紛紛砍掉了鍵盤,減少實體按鍵。如今,常見智能手機一般只有三個按鍵,一個電源鍵,兩個音量調節按鍵。
部分手機會有一些不同,比如 iPhone 多一個可以撥動的靜音鍵,索尼、LG 部分手機會有一個多功能按鍵(可以設定快捷打開 App),游戲手機則一般會有兩個肩鍵,用于游戲中多指操作。
雖然手機廠商不斷減少實體按鍵,但曾經嘗試過無實體按鍵的手機,如魅族、vivo 的概念機,至今沒有一款商用,只是明年這個說法可能就要換了。
今年 10 月份,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就爆料稱,iPhone 15 Pro 系列將取消實體按鍵,音量和電源按鍵全部采用固態按鍵,通過 Taptic Engine 模擬按鍵的感覺,提供觸覺反饋。
圖源:雷科技攝制
日前,蘋果供應商 Cirrus Logic 在給股東的一封信中透露,正在與一位客戶接觸,明年會為這位客戶的智能手機開發 HPMS 組件,HPMS 就是 Cirrus Logic 開發的觸覺驅動器。這么看來,沉穩了許久的蘋果,似乎打算激進一次,領先 Android 廠商砍掉實體按鍵。
可是,固態按鍵體驗真的更好嗎?
對于 Taptic Engine,大家可能了解的不多,但蘋果產品用戶或多或少應該接觸過該功能,它就是 iPhone、Apple Watch 所搭載的振動與觸控反饋模塊。
也就是說,iPhone 15 Pro 的固態按鍵,實際上與 iPhone 7 的 Home 鍵原理相同。
iPhone 7 之前,iPhone 都有一個可以按下去的實體 Home 鍵,iPhone 7、iPhone 8,以及后來的 iPhone SE2 等機型,都采用了基于 Taptic Engine 的固態按鍵,沒有任何鍵程,不能真的按下去。通過 Taptic Engine 的感應與振動,能夠帶來媲美真實按鍵的觸感。
圖源:pixabay
蘋果能夠讓固態按鍵做到這個地步,一方面得益于馬達的調校技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 Taptic Engine 馬達的強悍性能。Android 廠商剛開始普及 X 軸線性馬達之時,不少網友和媒體曾拆機對比各大廠商手機的馬達尺寸,不夸張的說,iPhone 馬達是普通 Android 旗艦的兩三倍。
按照郭明錤的說法,iPhone 15 Pro 為了實現固態按鍵,要增加兩顆 Taptic Engine 馬達,分別位于電源和音量區域,供應商主要來自立訊精密和瑞聲科技。
沒有實體按鍵的 iPhone 15 Pro,體驗真的更好?
小雷使用過按鍵最少的手機,是華為 Mate 30 Pro,僅有一個電源鍵。Mate 30 Pro 通過雙擊手機側邊,上下滑動調節音量,并且會有 X 軸線性馬達提供反饋。說實話,習慣之后體驗還行,而且沒事上下滑動感受 X 軸線性馬達的振動,還有一些減壓,但不方便也是真的,調整音量不夠干脆,步驟更多了。
蘋果的固態按鍵不同,雖然沒有實體按鍵,但依然需要按壓原本屬于音量鍵、電源鍵的區域,才能調節音量,理論上比雙擊 + 上下滑動調節音量方便一些。
iPhone 15 Pro 取消實體按鍵后,最明顯的改變是機身,原本就方方正正的 iPhone,不再有任何凸起,徹底變成了一塊 " 小方磚 "。至于實用性,從 iPhone 7、iPhone 8 等機型的表現來看,與實體鍵差別不會很大。需要注意的是,Android 用戶轉 iPhone,初期可能搞不清按鍵的位置到底在哪里,也許蘋果需要標出來。
小雷還有一點疑惑,iPhone 15 Pro 是不是真的要砍掉靜音鍵。使用 Android 手機時,小雷一度認為靜音鍵沒什么作用,可用慣了 iPhone 之后,感覺靜音鍵真的很有用,睡覺時撥動一下靜音鍵,就可以避免打擾,而且不用反復調整音量,或者設定睡眠模式,自由度更高。
從靜音鍵的角度來看,砍掉實體鍵似乎并不意味著進步,iPhone 15 Pro 的改動,更像是找不到創新方向后的孤注一擲。
1993 年,全球第一臺智能手機 IBMSimon 誕生了,但直到步入 21 世紀 10 年代,智能手機才逐漸普及。智能手機雖非蘋果發明,智能手機的潮流,無疑是蘋果帶動的,那個被奉為神一樣的男人——喬布斯,更是手機行業的前驅,指明了智能手機的發展方向。
在喬布斯的帶領下,蘋果不斷創新,iPhone 更是成為了旗艦機領域唯一的王者。喬布斯去世后,蘋果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創新力,變成了純粹的商業產品,這也導致蘋果現任 CEO 庫克經常被罵。
蘋果,創新力不如從前?
蘋果并不是失去了創新力,而是行業在變化。喬布斯所處的時代,智能手機行業剛剛興起,廠商可以盡情嘗試各種思路,比如說自帶游戲手柄的 Xperia Play、挑戰相機的三星 Galaxy S4 Zoom 等等。
現在情況不同了,各大廠商已經把智能手機發展的道路探索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只有軟件功能的改進與硬件常規升級。那個時代蘋果奠定了軟件開發者 + 應用商店 + 用戶的 App 商業模式(iPhone 3G),開創性地加入了手機語音助手(iPhone 4s),但今天蘋果想要這么大的創新,已經基本不可能了。
更關鍵的是,在小創新方面,蘋果也面臨諸多挑戰,因為智能手機廠商不只蘋果一家,其他廠商也在發展。從小窗模式、自定義鎖屏、桌面小工具等功能就能看到,蘋果不再引領行業的發展,而是與 Android 廠商互相學習和借鑒。
這種情況就導致,蘋果在手機行業的地位不如從前,以至于靈動島成了近幾年 iPhone 最大的更新。
前段時間 iPhone 14 系列正式發布,令人無語的是蘋果 iPhone 14 Pro/14 Pro Max 不再是劉海設計,居然換成了靈動島。考慮到 iPhone 的外觀設計從 iPhone X 開始,基本沒有再變過,因而 iPhone 14 Pro 的靈動島都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但這是市場成熟的表現,并不能說明蘋果失去了創新力,只是無法繼續引領手機行業的發展,甚至 5G、高刷新率屏幕、息屏顯示等都慢 Android 手機一拍。
無實體按鍵 iPhone,事實上是手機邁向無孔化的過渡階段。很早之前,廠商就在探索手機的無孔化設計方向,例如 vivo 的概念機 APEX。屏下攝像頭、屏幕發聲、無線充電、eSIM 等技術,讓無孔化手機得以實現。
只是無孔化升級與改進,并不意味著手機會變得更好用。華為 Mate 30 Pro 的雙擊 + 滑動調節音量,就導致用戶操作時更加繁瑣。如果無孔化手機要以犧牲便捷度為代價,相信用戶絕對不愿意。前車之鑒是汽車行業,前些年許多車企砍掉實體按鍵,調節空調溫度、雨刷等,只能通過虛擬鍵,甚至中控屏才能操作。
此舉讓司機使用某些功能極為麻煩,還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因而上個月大眾汽車官宣,實體按鍵回歸,取消正在設計的虛擬按鍵。
手機行業同理,貿然砍掉實體按鍵,科技感十足,可實用性未必強于實體按鍵。但這是蘋果無奈的選擇,手機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蘋果需要通過激進的方案提升保證自己的影響力。
蘋果,正在失去手機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從手機銷量來看,蘋果年銷量基本能穩定全球第二,僅次于三星。如果只看旗艦機市場,那 iPhone 的地位就更高了,無可爭議的王者,幾乎稱得上壟斷。
蘋果有兩大優勢,第一是品牌價值,喬布斯開創,庫克接力,蘋果的品牌價值毋庸置疑。哪怕有人更喜歡喬布斯,不喜歡庫克,也不能否定庫克在蘋果商業化方面的貢獻。
第二,蘋果擁有更完善的生態。盡管 Android 廠商也在建設自己的生態,但蘋果 iOS、macOS、iPadOS 等都是自己的,Android 和 Windows 分別屬于谷歌和微軟,廠商只能自己縫縫補補,很難做到蘋果那般自由。
憑借這兩大優勢,蘋果在手機行業,尤其是旗艦機市場的地位,Android 廠商依然難以相比。不管有沒有固態按鍵,未來數年內蘋果在手機行業的地位都不會改變。就以靈動島、息屏顯示來說,Android 用戶看不上,蘋果用戶該買照買。
不過蘋果也確實需要一些創新,未來幾年蘋果地位不會改變,并不意味著蘋果的地位永遠不會改變,諾基亞、摩托羅拉就是經驗和教訓,時間是廠商最大的敵人。趁著現在影響力依然強大,有試錯空間,蘋果正應該多嘗試獨特的設計,為未來手機行業變革積累經驗、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