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已公開表示,芯片行業因為較高庫存和較低市場需求很可能會進入衰退周期,花旗銀行甚至表示這可能是近二十多年以來芯片產業最嚴重的下滑。
▲當地時間2022年1月4日,美國拉斯韋加斯,高通在CES 2022期間宣布將與微軟合作設計定制的AR芯片和集成軟件平臺,目的是擴展和加速AR技術發展,為下一代AR眼鏡帶來低功耗、輕量化、沉浸式的設計。圖/IC photo
11月13日,據《金融時報》報道,高通對目前芯片的前景感到悲觀,將本季度的收入預期大幅下調了25%。據高通首席財務官阿卡什·帕爾基瓦拉表示,芯片產業正在“從供應短缺走向需求下降”,這種短時間內劇烈的行業前景變化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在本月早些時候,高通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阿蒙在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中表示,芯片產業正面臨“我們無法幸免”的宏觀經濟逆風。就此,高通宣布實施招聘凍結,并將進一步削減運營費用。
高通并不是唯一感受到這股寒潮的芯片巨頭。
11月初,美國超威半導體宣布本季度營業虧損 6400 萬美元,而一個月前該企業就因為其初步財報給出的較低收入預期,股價一夜跌 13.9%,市值蒸發 151.8 億美元,年內累計跌幅近 60%。美光科技預測該公司今年9月至11月營收同比將下降45%,跌至42.5億美元。英特爾Q3季度的營業額下滑了20%,啟動了裁員20%的計劃,正式開啟了“寒冬模式”。
目前,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已公開表示,芯片行業因為較高庫存和較低市場需求很可能會進入衰退周期,花旗銀行甚至表示這可能是近二十多年以來芯片產業最嚴重的下滑。
然而,芯片產業種類繁多,仔細觀察可發現,美國等地芯片產業實際上表現為一種生產過剩和供應短缺同時并存的狀態。
━━━━━
消費電子領域芯片生產過剩
綜合各大研究機構的分析,目前庫存過剩而導致價格大幅下跌的芯片主要集中在手機、電腦、游戲機等消費電子領域。其主要原因是疫情帶來的隔離等后果,對生產生活造成不便導致人們對于數字服務和產品需求的激增,但是這種需求目前基本到達瓶頸,后繼乏力。
屬于該領域的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擬芯片等類型,大部分在近兩月內跌價超過20%,部分芯片降價超80%。例如,全球臺式機處理器出貨量在今年第二季度跌至近30年來的最低水平;2021年手機系級統芯片SoC出貨量全球第一的聯發科,2022年下半年宣布將砍掉30%的訂單。
另一方面,供應鏈危機帶來的芯片短缺也刺激企業積累庫存,超出正常業務量的規模下單,加劇了這個短期需求激增-生產過剩循環。在此基礎上,據相關研究機構分析,疫情以來芯片市場上出現了大批資金炒作芯片、拉高價格。此類炒作結局注定是崩盤價格的暴跌。2022年3月以來,部分德州儀器模擬芯片的市場價格跌幅高達80%。
短期需求激增和供應鏈危機,這些因素釋放的市場信號讓美光、高通等企業們對行業前景更加樂觀,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市場需求繁榮背后的危機。2021年,美光首席執行官桑杰·梅赫羅特拉公開表示,他判斷因為芯片所處的“行業不同”,同時“美光也非常不同”,因此公司業務并不容易受到產業需求激增-生產過剩周期的影響。
其他相關產業的變化也加劇了部分芯片產能的冗余情況。一直以來,包括以太坊在內的眾多加密貨幣的挖礦過程對于圖形處理芯片GPU在全球范圍內的需求量非常大,據瑞士的數字資產技術公司 White Rock Management分析,大約占GPU產能的20%。然而,2022年初,以太坊宣布其運行協議從工作量證明PoW切換到股權證明協議PoS,即不再需要GPU來維護以太坊區塊鏈的運行了。
根據Cointelegraph的分析,此消息公布之后的兩個月內,因為大型挖礦企業紛紛停止購買GPU,業內龍頭英偉達的GPU銷量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75%。
▲當地時間2022年8月9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簽署《芯片和科學法案》,并發表講話。圖/IC photo
━━━━━
汽車等領域的供應短缺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消費需求減弱的大背景下,芯片產業整體出現了供給過剩的下滑趨勢。然而,作為“現代工業的糧食”的芯片產業,其供給并非全行業“同此涼熱”,而是“東邊日出西邊雨”,在汽車、新能源等領域“芯片荒”的情況依然較為嚴峻。
應用于汽車工業的芯片的短缺最為顯著。根據麥肯錫咨詢的研究,大部分汽車晶圓的需求,會涉及90nm及以上節點的芯片。而這部分產能因為利潤率相對較低,因此在疫情初期,市場投入開發的動機并不強。而全球芯片產能在短期內相對固定,疫情以來由于消費電子產品等其他類型芯片需求的激增,可靠性要求更高、認證周期更長、與消費級芯片存在一定制造壁壘的車規級芯片,其產能也相應受到了影響。
其結果就是汽車行業芯片嚴重短缺。根據投資機構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研究,2022年車規級電源管理部件、微控制器等芯片的交貨周期依然是上漲趨勢,在今年上半年已達到了32周。
今年以來豐田、沃爾沃等車企因為芯片短缺而面臨停產局面,而通用和福特今年已開始出售“不完整汽車”,即因缺少部分芯片而導致相應功能缺失的汽車,并承諾在一年內安裝缺失的芯片。據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統計,芯片短缺造成了2021年全球汽車行業收入減少了1100 億美元。
此外,根據36氪的報道,目前,新能源功率類芯片由于產業處于景氣周期,短期也呈供不應求狀態。特別是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這種產品,由于汽車和新能源上都要用,呈現出“雙輪驅動,量價齊升”的局面。
芯片產業的發展具有典型的景氣-衰退周期的特點,主要是因為其產能的擴張,例如建新廠往往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完成,一旦與當下產能的需求不夠匹配,市場行為將驅使行業進入下一輪經濟周期中。
今年8月,當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價值520億美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宣布將為美國芯片生產提供補貼。同月,美國最大的存儲芯片制造商美光,在投資者會議上承認芯片的全球需求正在減弱。政治力量無疑進一步放大了目前芯片產業的風險。
面對這些風險,經濟學人在今年10月發文表示,自7月以來,美國大約30家最大的芯片公司共同將第三季度的收入預期從990億美元下調至880億美元。今年,美國上市芯片企業的總市值已蒸發超過1.5萬億美元。在此基礎上,美國對于中國的種種限制還可能會使這些企業失去他們最大的市場。芯片產業的前景因此更加暗淡。
目前據多家機構評估,全球芯片產業對于過剩產品的出清階段可能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能完成,屆時其整體疲軟趨勢才可能好轉。
就發展態勢而言,高通首席財務官阿卡什·帕爾基瓦拉、Redlen Technologies的應用總監克里斯·伊涅夫斯基等行業高管一致認為,行業長期前景依然向好,銷售總額在2030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以上。目前全球芯片產業發展已經到了“半決賽階段”,繁榮-蕭條循環是其中的固有因素,企業要圍繞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物聯網設備等產業下一階段的增長極布局,努力在近期困難與長期增長預期之間取得平衡。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