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將裁減近萬名企業員工,臉書母公司Meta宣布裁員1.1萬多人,馬斯克宣布將裁掉推特一半的員工……連日來,“裁員潮”席卷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隨著越來越多的員工抱著紙箱走出公司大門,他們的下一站在哪成為各界關注的新問題。美國媒體表示,在消費低迷、通脹高企的背景下,科技公司的大規模裁員將讓經濟變得更糟糕。但也有分析認為,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有望獲得此前難以招到的相關人才。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部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國際業務部門也有意招攬他們,以加強在海外業務的本土化水平,比如,TikTok在美國已經在面試Meta前員工。
硅谷員工說:“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在美國硅谷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向《環球時報》記者如此形容當地的氣氛。一段時間以來,這一美國的科技行業中心寒流涌動,不斷有企業發布裁員的消息。
據《華爾街日報》15日報道,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公司將裁減近萬名員工,裁員可能最快于本周展開。另據美國媒體報道,以Meta公司上萬人的大規模裁員為代表,2022年以來,科技行業裁員的人數已超過10萬人之多,這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美國的科技企業。
在Meta西雅圖分部上班的亞歷克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裁員消息公布前的那幾天,回到辦公室上班的同事數量空前多,讓他感到不適應,不少部門開會時明顯感受到低氣壓氛圍。直到11月9日創始人扎克伯格官宣,員工們陸續收到通知是否被裁,靴子落地大家才算松了口氣。在職場社交平臺領英網站上,有一個Meta前員工談裁員的專頁,不少這次被裁的員工在那里發表自己的感想。從離職的職位來看,此次裁員波及最為嚴重的是招聘部門。
莉安·布法德是負責Meta技術類員工招聘的人力資源專員,正在休產假的她得知被裁員后心情非常復雜。由于孩子還太小,她決定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再開始找工作。
亞歷克斯透露,Meta的裁員補償比推特要人性許多,包括4個月基本工資加上每工作一年增加兩周的額外工資,還有延長半年的醫療保險和簽證支持。但很多被裁員工還是感覺危機四伏,希望能夠盡快找到新工作。
“很慶幸自己沒有成為那1.1萬同事中的一員,”米歇爾表示,自己是在扎克伯格今年7月宣布將公司更名為“Meta”并著力打造“元宇宙”之后,才加入這家公司的。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科技企業在疫情期間都進行大規模擴張,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基本上各大廠都在搶人,“Meta在當時開出的offer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平均年薪可達到30萬美元左右,甚至堪比谷歌等傳統高薪大廠”。
由于Meta股價近期直線下跌,米歇爾入職時從公司分到的員工股票,目前價值縮水近2/3。雖然因為股票賠錢感到心在滴血,但米歇爾還是慶幸自己沒有被裁。她所在的部門主要負責臉書的基礎設施的搭建和維護,作為比較核心的工程師團隊,這個小組并沒有受到這次裁員的影響,不過米歇爾告訴記者,兄弟部門有些表現很好的團隊頂梁柱也被裁了。
王先生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推特的前員工相對更受歡迎,因為此前有媒體報道稱,Meta此次裁掉了大量被認為“表現不佳”的員工。
TikTok在美面試Meta前員工
采訪中,《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持有工作簽證的不少中國籍員工,因為需要雇主支持簽證的延期,一旦失業恐將面臨被迫離境的問題,所以他們更加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份較為穩定的工作。
部分在美國有業務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在抓住這一時機,從中招聘合適的人才。《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從多名字節跳動員工處了解到,該公司已在美國面試了一些Meta等公司的前員工。相關人士透露,字節旗下短視頻平臺TikTok由于主打海外市場,更需要本土化人才。
據悉,不少在美有業務發展的中企成為被裁中國籍員工的目標。TikTok在這波“裁員潮”到來之前,在搶奪人才方面就跟美國本土科技大廠有著很強的競爭關系。而Meta大幅裁員后,有不少員工給TikTok投簡歷應聘。
此外,騰訊、阿里等國內大廠也在美國有很多開放的職位。很多中國籍員工傾向于選擇中企,認為如果美國這邊發展機會受限,還有機會申請調轉回國內工作。
美國科技媒體Pandaily援引風險投資基金大觀資本負責人的評論稱,“這是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機會。他們非常需要這樣的人才。一方面,這些人才對中美兩國文化有很好的了解。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可以減少對中國技術團隊的依賴。除了字節跳動,很多中國公司都在利用Meta的裁員進行團隊擴張。”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硅谷科技公司裁員的數量多,其中不少是中國籍或華人員工,這些員工對互聯網是有了解的,因此中國互聯網企業吸納他們是正常現象。
不過,多名國內互聯網行業人士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考慮到國內互聯網企業也在減少招聘以及復雜的國際形勢,一些有海外業務的企業也不太可能在美國進行大規模的招聘。
“難得的機會”
此次美國科技公司的裁員不僅涉及美國本土,也影響這些公司在新加坡、英國、印度等地的員工。據英國《泰晤士報》統計,僅Meta公司的裁員就導致650個在英崗位被削減。當地一些企業也開始借此機會網羅人才。報道稱,英國招聘公司Kernel的創始人羅根·奈度認為,該國企業正面臨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招聘稀缺的技術人才。他表示,全球仍然存在系統性技術人才短缺,尤其是在英國,企業不會經常獲得這樣的機會窗口。
企業負責人愛德華·伊斯特也告訴《泰晤士報》,“我知道有10或15個人非常熟悉他們的工作,并且剛剛被Meta 解雇,因為他們的崗位不能產生收入,但他們對我們來說將是很棒的補充”。
有臺灣媒體分析認為,本輪美國科技行業的裁員給三類企業招攬人才提供了機會,例如,迫切需要創新人才的中小企業、以往難以從大企業“挖角”的初創企業以及需要人工智能和數據專業人才的生物技術公司。
盤和林對《環球時報》記者提到,大多數員工是存在路徑依賴的,如果他們習慣了互聯網的運行模式,那么這批科技人才大概率最終的歸宿還是互聯網公司,或者會自己進行互聯網創業。盤和林認為,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對于這些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不能匹配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路徑依賴和思維差異,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和大廠在行事風格上有較大差異,企業文化并不相同;二是收入差異,互聯網公司在過去20年一直是一個熱門就業領域,原因就是互聯網公司工資高,這是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很難負擔的。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