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裴以多
相比去年底各大廠頻頻爆出的裁員消息和P2P暴雷風波,今年曾被資本普遍看好的少兒編程則經歷了多事之秋,并且一直延續進了寒冬。
11月初,新京報報道,已獲得三輪融資的少兒編程品牌妙小程編程網出現多地網絡課程無故停課,聯系不上老師的情況,學員預付款和員工工資無處討要,上海注冊地辦公室搬空。
而在3個月前剛獲得B輪融資的西瓜創客同樣在11月傳出裁員消息。一時間社交平臺上公司裁掉一半多、裁員100人、裁員200人等各種說法應有盡有,甚囂塵上。后西瓜創客官方回應,裁員比例為15%,且此舉是為了“聚焦業務”。
而業內另一品牌編程貓從9月開始就陷入與加盟商的糾紛泥潭。無特許經營備案,違規加盟操作,導流走線下加盟商生源,致使加盟商血虧的消息在網上不斷發酵,直至12月初 GES 2019未來教育大會上,一位加盟商在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現場發言時突然跳出來質問。
這一“極端”的溝通方式背后,是加盟商利益受損的憤怒和解決無門的無奈,同時也毫不留情地在大眾面前揭開了少兒編程行業亂象的現實一角。
說起少兒編程,就不得不提到2017年,那是少兒編程的“高光時刻”,被業內稱為“少兒編程元年”。在這一年,資本給予這個行業前所未有的狂熱追捧,少兒編程賽道披露23起融資。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1億元,同比增長67.6%,甚至有人將其對標少兒英語培訓市場,信心十足地表示,這是“又一個萬億市場”。2018年披露融資43起,似乎也印證著這一觀點。
然而,少兒編程的光環僅僅維持了不到三年,拐點就這么猝不及防地降臨了。2019年(截止11月10日)少兒編程行業融資披露數量驟降至19起。資本冷卻撤退的同時,原本被狂熱喧囂遮蓋住的質疑聲,還有經過市場淬煉和消費者體驗的真實聲音才逐漸傳了出來。
1、“萬億市場”的幻象
當資本逐漸冷靜后,第一個浮上大眾心頭的疑問是:少兒編程的市場規模和增速真的有預計的這么樂觀嗎?
少兒編程行業崛起,離不開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推廣編程教育,指出要“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于樂的編程教學軟件、游戲的開發和推廣”。教育部也將編程教育納入課堂教學及考試大綱。在政策和資本的推動下,新老玩家爭相進入少兒編程行業賽道,截止2018年8月,快速聚集起超過200家相關企業。
但少兒編程的滲透率和消費者對此的認知,與資本和企業的熱情不成正比。據報道,目前少兒編程滲透率僅有1.5%,且存在嚴重區域不平衡的情況。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少兒編程市場供需格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中可以看到,截止2018年8月,東部地區的少兒編程公司數量為139家,而中西部地區只有5家,不到前者的零頭,占比只有3.5%。部分地區編程加盟商反映招生人數不到10人。2018年12月中新網報道全國少兒編程14歲以下學員人數超過千萬人,但這和K12的2.4億人基數相比,占比甚小。
現階段僧多粥少,招生難成為行業共同的難題。生源的缺乏和對于生源的搶奪,導致行業獲客成本從4000元一路飆升至10000元,大部分企業不得不極度依賴融資才能繼續存活,無法通過市場形成自己的造血機制。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編程貓的加盟商對于生源被品牌導流至線上平臺,自己繳納了加盟費卻淪為品牌“地推”會如此憤怒。
在資本“燒錢”帶來的火熱旺盛下,現階段少兒編程的萬億市場只是資本熱錢催生的虛假繁榮和美好行業想象。
2、資本關心數據,誰來關心教育
在網絡上流傳的一張加盟商與編程貓工作人員對話截圖中,當編程貓被質疑資質時,他們的回答耐人尋味:“這個 很難辦,大家都是打擦邊球”。
這個“大家”指的是少兒編程行業開放加盟操作的多數機構。明知違規,卻依然鋌而走險,背后自然是有更大的利益在誘惑。那就是通過加盟擴大規模,提高市場滲透率,獲得增長和好看的數據,才能夠講述出資本愛聽的“故事”。
肆意追逐資本的青睞,為了迎合資本,他們早就失去了教育者應有的模樣。
少兒編程,其本質是兒童素質教育。2019年頻頻爆發的行業亂象中,我們看到少兒編程行業在教育實力上良莠不齊,有機構淘寶些機器人道具,招聘兩個大學生就能開班,讓人瞠目結舌。而在編程貓與加盟商的撕扯中,被嚴重詬病的一點就是對于加盟商缺少支持教研支持,甚至加盟商只能自己培訓老師。
教育是個慢行業。資本的撤退和亂象的爆發勢必帶來一輪重新洗牌。也許只有資本撤場、風口平靜之后,我們才能看到哪些品牌在教育上發力,真正將少兒編程當做教育事業經營,而不是一個投機生意。一如那句投資界的名言說,只有潮水退去時,你才會知道誰在裸泳。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我們也很欣喜地看到,相關行業協會、高校機構和企業等社會力量開始參與青少年編程等級標準的建立和等級考試,推動編程教育逐步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我們期待經歷陣痛重新洗牌的少兒編程開啟教育長路之旅,在課程研發、師資培訓、服務體系等發面進行投入,展開良性競爭,集全社會之力共同推動中國未來信息化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