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Wi-Fi、基站會產(chǎn)生輻射,危害人體健康?
近日,上述話題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圍觀,業(yè)界專家也是第一時間辟謠。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但大多數(shù)輻射無害,Wi-Fi、基站產(chǎn)生的輻射并不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太多影響。
辨別安全輻射和有害輻射需要看頻率,比紫外線頻率低的,例如可見光、人體發(fā)出的紅外輻射、藍(lán)牙、Wi-Fi信號、手機基站、廣播電臺,都是安全的電磁輻射;比紫外線頻率高的,包括高頻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非正規(guī)來源的家裝石材、所謂的“氡養(yǎng)生”等是有害的電離輻射,一定要遠(yuǎn)離。
任何物體,只要沒冷到絕對零度(-273.15℃),紅外輻射就不會停歇,而絕對零度又永遠(yuǎn)不可能到達(dá)。所以,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身邊的桌椅板凳鍵盤鼠標(biāo)衣帽鞋襪柴米油鹽鍋碗瓢盆,都是永不間斷的輻射源。因此,不用聽到“輻射”就害怕,這并不是說“怕也無用,干脆躺平”,而是生活中大多數(shù)輻射本來就無害,根本用不著躲。
為了給大家一個直觀的量級概念,我們列舉幾個輻射波段的典型頻率(每秒振蕩次數(shù)):
調(diào)頻廣播:100000000
藍(lán)牙:2450000000
5G 手機信號:3500000000
Wi-Fi 信號:5000000000
人體紅外輻射:31200000000000
紅光:430000000000000
紫光:750000000000000
紫外線:830000000000000
X射線:300000000000000000
γ射線:300000000000000000000
我們說過,光量子能量和頻率成正比,所以,比起可見光和人體紅外輻射來,Wi-Fi 和手機信號的光量子能量要弱好幾個數(shù)量級。既然我們不怕走在陽光下,也不怕和親友見面,那就用不著害怕Wi-Fi和手機基站。
有些朋友可能還是擔(dān)心基站“大力出奇跡”造成傷害,那我們就比比功率好了——國家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Wi-Fi 路由器的整體輻射功率至多10毫瓦,5G 基站的每平方厘米輻射功率至多0.047毫瓦。
回頭看看我們自己的身體吧,成年人整體輻射功率至少100000毫瓦,坐在離孩子2米遠(yuǎn)的地方,孩子那里每平方厘米就要承受至少0.2毫瓦的輻射。再考慮前面比較過的光量子能量,從功率角度說,還是我們自己對孩子“下手更重”?。?/p>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