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只是簡單地把海量數據存起來,其實并沒有發揮這些數據的價值,或者說靜止的數據是沒有多少價值可言的,必須讓數據流動起來”。青云科技表示,“只有讓數據在不同階段為數字化業務產生不同的價值,才能充分挖掘整個數據的價值。”
數字時代,不管是產生數據的終端數量或者產生的數據量級,均出現指數級增長。例如,目前全球物聯網終端設備數量已經達到 100 多億,一家智慧工廠每天可產生 PB 級的數據。此外,還有大量 AR/VR的終端設備、5G基站等,都在不斷采集和產生新的數據。可以說,從數據的產生、處理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都離不開存儲。
據IDC預測,2020年以前全球用戶產生的數據量每兩年翻一倍,到2025年前后這一數據量將突破179.6 ZB,其中超過80%的數據都會是處理難度較大的非結構化數據。當前火熱的自動駕駛、物聯網、AR、5G 場景背后所產生的數據類型,主要以非結構化數據為主,包括圖片、音頻、視頻,以及日志類的數據。
也正是基于此,青云科技推出的非結構化數據統一存儲平臺QingStor U10000,面向私有云場景,以期幫助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
和QingStor NeonSAN 主要面向結構化數據高性能業務場景需求不同,QingStor U10000 主要面向非結構化數據的場景,包括影像數據、音視頻數據、數據湖、大數據、物聯網等場景。“除了之前對象存儲和文件存儲產品力的全面繼承,在實現數據協議的互通,功能和性能的增強,整個算力平臺對接的強化方面有明顯提升。”
數據需要“存”,也需要“算”,數據存力和算力某種程度上是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關系。在青云科技看來,存儲是構成算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或者說算力的一半要靠存儲。“青云的基因是算力,從云而來,向云而去,所以對于軟件定義存儲的思考一定不是孤立的,會把核心聚焦在如何滿足算力對存儲需求的維度上,讓存儲更好地為算力賦能。”
青云作為中國云計算公司,懷揣著中國科技服務數字中國的愿景,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能消除企業對數據安全的顧慮,以真正自研的中國存儲服務于數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