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時代,以容器和K8s作為新一代的底座,讓DevOps、微服務等有了更好的發揮,為了讓企業更好地在云原生道路上前行,青云從2016年就開啟了容器的研發,其中最為核心的是KubeSphere開源容器平臺、QKCP企業級容器平臺、QKE容器引擎三款產品。
對于中小企業容器化應用上云場景,青云近期全新發布了QKE 托管版——簡單、低成本、高可用的特點,讓企業無需管理 Master 節點,而是更多地關注業務開發部署,為云原生轉型提速。
QKE是基于QingCloud云平臺為用戶提供云原生業務底座的容器服務。青云科技推出的QKE容器平臺不僅可以對接、集成青云各類產品和服務,還可以對接第三方服務,為用戶提供更成熟、全面的支持,如對KubeSphere的集成,可以更方便地管理K8s集群,并簡化了KubeSphere的安裝,與云平臺自動伸縮服務的對接,可為用戶提供節點級別的自動增減;此外,與Prometheus的對接,能讓用戶已有的服務無需再做遷移,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可以節省大量工作。
市場的發展趨勢是逐漸屏蔽底層,由云服務商負責底層的運維管理,解放用戶的運維壓力,青云認為把托管版作為向Serverless終極形態的過渡,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但目前國內市場的云服務商所提供的類似托管版容器服務,大多費用較高,不太適合中小微企業,在這個背景下,QKE 托管版應運而生。
對于運維人員較少或沒有運維團隊,希望降低成本、運維省心,且不關心如何管控控制節點的企業而言,QKE 托管版不收取集群管理費用,能夠大幅降低企業使用成本,也無需企業管理集群控制節點,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業務的開發部署上。產品架構設計的高可用,也保障了業務可以穩定運行,加上公有云的能力加持,和承諾99.95%的服務可用性,并支持賠付,讓企業不必為集群異常而擔心。
QKE托管版最核心的價值是“開箱即用”,免除實施周期和人力的消耗,而且還能節省大量的使用成本。
聚焦五大落地場景,加快云原生轉型
為了滿足企業的多種業務需求,保證企業可以自由組合選擇服務,加快云原生轉型,青云QKE聚焦五大落地場景:
第一,CI/CD實踐。容器和微服務化有助于敏捷實踐的落地,QKE提供內置的DevOps插件,實現可視化流水線的配置,可以省去人工操作,提升企業開發和部署環節的效率。
第二,混合多云多集群。QKE多集群管理能力能將不同環境的Kubernetes集群進行統一管理,并通過應用多集群部署實現多活、容災的需求,實現應用跨云、跨集群的高可用。
第三,構建業務中臺。QKE還提供可一鍵安裝的應用管理插件,能夠實現容器化應用完整生命周期的管理,用戶可借助此功能建設一個云原生業務中臺,對容器化應用進行發布、版本控制、擴容和計費等操作。
第四,核心應用微服務化。在應用的部署、運維環節,用戶可通過微服務治理功能進行流量治理與鏈路追蹤,也可執行金絲雀發布、藍綠部署等動作。
第五,構建AI應用。QKE集群不僅支持常見的虛擬機,還可以使用GPU類型的機器作為計算節點,增強云原生下的AI場景使用體驗。
目前,QKE已經被各個行業的用戶使用,涉及了互聯網、建筑、教育、金融等多個行業。未來,青云也將不斷研發推出助力用戶云原生轉型的產品和服務,構建一個完整的云原生生態,以便覆蓋到用戶的每個業務場景中。